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專家:3個細節需重視

據相關報道:“3月30日當天晚上20時28分許,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艘“島風”號導彈驅逐艦在東海公海海域與一艘中國籍漁船相撞”,事件發生後日本防衛省很快做出回應稱“此次事故未造成雙方人員傷亡”。

雖然沒有傷亡值得慶幸,但是在這個關鍵時期,特別是發生在中國和日本之間的一些事,媒體自然都不會放過任何“細節”,一時間東海風雲再現的報道在熒屏上屢見不鮮。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此次“撞船事件”中存在的3個疑點。

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專家:3個細節需重視

(資料圖)“島風”號驅逐艦

1、撞船發生的地點

按照日本東方新報援引防衛省的消息,撞船的地點是鹿兒島縣屋久島以西約650公里處,但是打開地圖看一下就會很清楚,日本所說的這個地點其實就在我國浙江舟山群島以東約130公里,說白了就是上海外海,屬於咱們“自家門口”,因為從理論上說12海里以內是領海,200海里(370.4公里)內為經濟專屬區,事件就發生在我國經濟專屬區內。

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專家:3個細節需重視

示意圖


很顯然日方的這種說法非常狡猾,耐人尋味。不過好在這裡距離我國的釣魚島尚有400多公里,不完全算得上是東海敏感海域。試想一下,如果撞擊地點往南偏200餘公里,那麼信息體量將會呈幾何倍增吧!

2、兩船相撞的具體時間

按照日本防衛省給出的時間,撞船的時間大概在當天晚上8點半左右,我們都知道,通常情況下官方通報的某事件發生時間一般是以本國的區時作為參考時間的,而對於此次中日兩船相撞,日本所說的這個撞擊時間應該是東京時間20時28分許。

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專家:3個細節需重視

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紫色線以內)

由於地球是自西向東繞著地軸旋轉,因此東邊時區時間要比西邊時區的早一些,結合現在剛剛過了春分日不久,全球晝夜長短差距不算太大,我們以東經120度地方時(東八區北京時間)為例,要比東九區的東京時間晚1小時,而此次的這個撞擊地點就位於120度經線以東,其地方時要略早於東經120度經線的時間,換算一下大概是當地時間19點30分~19點50分之間,這個時間天色應該比較黑暗了,特別是水天一色的海上。

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專家:3個細節需重視

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舷號172

儘管月黑風高,視線受阻,但這次撞擊仍然有許多的疑點,一是這個點已經是晚上了,但日本防衛省這艘驅逐艦還在我國專屬經濟區內“加班”,二是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長150米、16.4米、滿載排水量達5500噸,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而且還是比較先進的“大鐵疙瘩”能夠被撞上也是沒誰了,其中原因值得思考。

3、雙方傷亡及艦船損傷情況

同樣按照日本防衛省的說法,日本這艘“島風”號導彈驅逐艦左舷後方被撞出一個長約1米、寬約0.2米的洞,而漁船損傷情況沒有說明,但慶幸的是雙方沒有發生人員傷亡和失蹤等情況,並且日本這艘驅逐艦和中國這艘漁船都可以憑著自身的動力繼續航行,這一點也得到了日本驅逐艦船員的確認。

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專家:3個細節需重視

圖片與本文無關

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於1988年3月服役,主機採用4臺柴-燃聯合動力裝置,總功率達72000馬力、航速30節,同時配備艦員260名,搭載127毫米炮、6管20毫米炮、四聯“捕鯨叉”對艦導彈裝置各2座以及“標準”對空導彈裝置、八聯“阿斯洛克”反潛導彈裝置各1座,是當時日本海上自衛隊響噹噹的最先進的導彈驅逐艦。

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專家:3個細節需重視

日本驅逐艦,舷號172

綜合相關報道,日本“島風”號曾多次被美國授意在東海執行對朝鮮海上禁運的所謂“監視任務”,此次在我國家門口出現的撞擊事件不得不引起重視。

眾所周知,中日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近年來雙方關係有所改善,特別是自今年1月份中國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日本積極出手支援中國抗擊疫情,一時間上演了一曲“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佳話,並且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親自組織400多名內閣議員向中國捐款,每人工資中扣除5000日元(約合330.75元人民幣),共籌集到了約合13.23萬元人民幣的善款,此舉被認為是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表達了中日兩國友好的情誼。

日本“島風”號導彈驅逐艦與中國漁船相撞,專家:3個細節需重視

中日相互捐獻物資

當前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的主流,但是地區爭端、貿易保護主義等仍然存在,我們仍需要高度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