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化垃圾分類 成都企業已先行


無人化垃圾分類 成都企業已先行

成都一處奧北自助投放點,社區居民正在掃碼準備將垃圾分類投放到回收點

城市是財富與智慧的聚集地,也是各種新產品、新服務、新生活方式的匯聚之處。當創造性的產品日益增多,伴隨人類生活所產生的廢棄物也隨之增加。於是,能否有規劃、有方法地處理不斷增加的廢棄物,是現代城市的必備功能,也成了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標尺。近年來,不少成都新經濟企業對此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有益嘗試,成為垃圾分類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在3月31日舉行的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佈會現場,一項關於無人化垃圾分類的“成都經驗”引發關注。“讓更少垃圾被送去焚燒填埋、更多垃圾得到資源化處理,小到保潔員用的清潔劑,城市垃圾桶的設計,大到下游的垃圾處理產業鏈,都有廣闊的商業機會。”成都奧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介紹了奧北垃圾分類解決方案。公司CEO汪劍超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用科技賦能一個傳統的行業,可以給整個生態體系帶來價值。


創新模式

“袋子模式”幫所有人都行動起來


城市管理者也許可以確保焚燒爐的環保水準,可以購買足夠多的垃圾桶和垃圾車,甚至可以用罰款來威懾。但它沒法讓每個人像程序一樣,一夜之間切換自己的生活習慣。成都奧北環保希望通過新模式,讓人們行動起來。“一說到垃圾分類,其實大多數人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為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說’垃圾分類是新時尚’,但真正去做的時候,很多人在面對小區樓下的4個垃圾桶時還是會大腦一片空白,不清楚如何具體分類。”汪劍超表示,人們不知道垃圾分類怎樣做才是對的,更不知道怎麼參與,奧北的目標就是幫助所有人行動起來。

“公司取名奧北(aobag),其實是因為我們是全國首創用‘袋子模式’做垃圾分類的企業。我們的服務核心就是一個回收袋,用戶只要將可回收物全部放進去,拿到投放點,以滿袋換空袋即可,很簡單。”汪劍超介紹道,這款可以循環使用的回收袋,可以用在任何地方,比如居民家中、辦公室、教室等。產生垃圾時,用戶只需要稍微評估一下,手裡的垃圾是不是可以丟進回收袋就行了。通過掃描袋子上的二維碼,公司就可以知道誰丟了垃圾,並且通過微信/支付寶及時與用戶互動。

此外,用戶也可以在微信、支付寶裡看到自己的袋子什麼時候被收走,裡面產生了多少價值(包括返現,以及節省了多少資源、碳排放等)。當然,回收袋只是表面,背後其實是複雜的運營體系。整個系統會有互聯網技術、物流運輸系統、分揀銷售系統的支撐。除了袋子,公司還推出了14分類原則,幫助不知道怎麼做垃圾分類的人行動起來。“在微信裡我們還有分類問答機器人,及時回覆大家各種分類問題。用戶把可回收物交給我們後,我們會按照市場價返現到用戶賬戶。”


科技賦能

“芯片回收袋”讓垃圾分類更高效


據介紹,這一無人化垃圾分類解決方案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網站和投放點,連接居民、社區、物流體系和回收再生系統,從而降低整體的回收成本,讓可回收物得到規範專業回收,並進入再生循環體系,產生銷售收入,讓企業自身可以真正達到可持續運營。“我們把垃圾分類的知識進行專業梳理,經過非常嚴格的求證以後搬上了手機平臺,用戶通過手機就可以快速瞭解到怎麼樣進行準確的垃圾分類。”汪劍超說。

發佈會現場,汪劍超向記者展示了來自奧北的垃圾分類回收袋,袋子上有二維碼和RFID芯片,藉助物聯網技術應用,可以有效引導用戶完成垃圾分類投放。汪劍超介紹,藉助車輛上的GPS和RFID技術,每一袋垃圾都能夠像快遞一樣進行追蹤溯源。同時,由奧北自主開發的智能稱重設備還可以完成快速稱重和結算,“這些數據被記錄下來,成為未來指導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有效數據,並且用戶參與垃圾分類的收益可以直接提現到錢包,如果分錯了就會收到一條提醒告訴他怎麼樣分才正確。”

數據顯示,自2017年6月在成都試運行開始,截至2020年3月,33個月內奧北已在成都、西安、北京累計發展58343名個人會員、397個機構會員。“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汪劍超表示,奧北模式去年已在北京落地,今年還將在上海以及更多的地方推廣。“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收到了來自迪拜世博會的邀請,成為受邀參加迪拜世博會創新項目展的科技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