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出現糧食危機嗎?數據告訴你|「農業觀察」第3期

隨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近期已有越南、泰國、哈薩克斯坦、埃及、塞爾維亞和柬埔寨等6國相繼宣佈禁止糧食出口。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呼籲各方努力保障糧食貿易的自由流通,以確保疫情下全球糧食安全。在此背景下,中國會出現糧食危機嗎?本期《農業觀察》用一組數據為您呈現我國糧食的一些情況。

今年夏糧豐收“很有基礎”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夏糧產量佔全年糧食生產超過1/5,奪取夏糧豐收對保障糧食的穩產保供、提振全社會的信心至關重要。

據今年農業農村部調度的情況,目前小麥的苗情長勢好於上年也好於常年。總體來看,今年夏糧情況可以概括為四句話:土壤墒情充足,苗情總體較好,豐收很有基礎,田管切勿放鬆。

今年農業農村部調度一二類苗比例87.2%,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

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数据告诉你|「农业观察」第3期

截至3月26日,全國春播糧食7480多萬畝,完成意向種植的8%,進度同比快了0.6個百分點。早稻育秧已近七成,栽插1600多萬畝,育秧進度快了1.6個百分點,栽插進度快2.9個百分點。

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数据告诉你|「农业观察」第3期

穀物能自給 糧倉有儲備

2019年10月發佈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指出,近幾年,稻穀和小麥產需有餘,完全能夠自給,進出口主要是品種調劑,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糧食佔有量——

中國糧食總產量2018年產量近6.6億噸,比1996年的5億噸增產30%以上。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70公斤左右,比1996年的414公斤增長了14%,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数据告诉你|「农业观察」第3期

我國穀物基本實現自給——

2018年,穀物產量6.1億噸,佔糧食總產量的90%以上,比1996年的4.5億噸增加1.6億噸。目前,我國穀物自給率超過95%。

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数据告诉你|「农业观察」第3期

糧食儲備情況——

政府糧食儲備數量充足,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在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建立了10-15天的應急成品糧儲備。

2018年全國共有標準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有效倉容總量比1996年增長31.9%。食用油罐總罐容2800萬噸,比1996年增長7倍。

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数据告诉你|「农业观察」第3期

大豆價格短期上漲“是有可能的”

2019年《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表明,2001年至2018年年均進口的糧食總量中,大豆佔比為75.4%。大豆、油菜籽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近1500萬公頃,我國加強建設高蛋白大豆規模生產優勢區。

據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中國2019年大豆進口總量8551.1萬噸,為歷史第二高峰。其中,巴西、美國、阿根廷是中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

中国会出现粮食危机吗?数据告诉你|「农业观察」第3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大豆對國際市場依賴性較高,進口大豆價格短期上漲是有可能的。從長期看,中國可選擇的大豆進口國家是比較多的,國內大豆還有一定的儲備,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衝國際大豆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嚴防糧食供應鏈斷檔

對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關注的糧食安全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日前發文表示,截至目前,儘管有傳聞稱超市出現了搶購潮,但新冠疫情並未對糧食安全構成衝擊。我們無需恐慌,因為全球糧食供應量足以養活每一個人;但同時我們必須直面挑戰:在缺糧的地方可能會出現供應斷檔的巨大風險。

屈冬玉指出,出口國為增加國內糧食供應而限制出口,可能導致世界糧食市場出現嚴重混亂,進而引發價格飆升和波動加劇。2007-2008年期間,上述措施證明極具破壞性,特別不利於低收入缺糧國和那些需要採購食品物資以援助飢餓和脆弱群體的人道主義組織。我們都應該總結尚在眼前的經驗教訓,絕不能重蹈覆轍。

目前全球有1.13億人正在遭受嚴重飢餓;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四分之一的人口食物不足。對糧食供應鏈的任何破壞都將加劇人類的痛苦,讓減輕全球飢餓的挑戰變得更為嚴峻。

屈冬玉呼籲,必須確保糧食市場正常運轉,向所有人提供有關價格、生產、消費和庫存的實時信息。全球市場對於緩和各國、各區域的供需衝擊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攜手努力,確保將糧食供應鏈的破壞降至最低。

製圖:姚宇琛

欄目策劃:魏博 王靜

欄目定位:農業是天下之根本。古今中外,各國政府都高度重視農業問題。針對當下農業領域的重要政策以及熱點話題,中國網《農業觀察》欄目通過國際視野、專家視角為您深度解析,挖掘產業機遇,與世界共享農業發展,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貢獻智慧。

往期回顧:

縣市長直播帶貨 農產品能"飛"多久?做好"特"字|【農業觀察】第2期

【農業觀察】第1期:疫情下的春耕 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