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甲递补名额判而不宣、悬而不决,是个大昏招

从1月10日到4月初,快3个月了,中超中甲中乙的准入资格审核还没结束。虽然有疫情的因素,但中国足协的效率未免太低了,低得让人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堂堂国家职能部门的效率。

有些俱乐部非常复杂,需要联合专业部门来审计,这可以理解。比如天津天海,既要转让,又要审核新东家的资质和运营资本,审慎一点没有错。但是你对辽宁沈阳宏运,至今审核没有明确说法,就是不负责任了。

中甲递补名额判而不宣、悬而不决,是个大昏招

天津天海,正在急切地等待足协的裁定

巨额的欠税,长年的工资拖欠,沈阳有关部门的放弃态度,宏运集团的自暴自弃,都是辽足解散的正当说辞。可惜,足协至今没有官宣。研究来研究去,从1月到2月,从2月到3月,再到4月,是不是国家体育总局不允许联赛开战之前,都要一直拖延下去?

辽足的球员望眼欲穿,已经对辽足还能活下去不抱希望。但足协一天不官宣辽足准入资格不符,球员就一天不能获得自由身,不能去找新的踢球的工作。等等等,何时才是头呢!

反过来说,四川FC和广东华南虎就死得太冤了。

中甲递补名额判而不宣、悬而不决,是个大昏招

1月10日的期限来临,这两队完全可以伪造球员签名,把工资确认表交上去再说。等这一关过了,再去找新的赞助商。何必自己宣布俱乐部解散呢?即使你伪造了签名,即使你发不出工资,即使你有巨额欠税,足协会宣布你没有中甲准入资格吗?

你看辽足,到现在也还没有死呢!

你自己宣布玩不起了解散,那就真的没法玩了。

除了辽足很着急,另外几支等待递补的球队也很着急。四川优必选,江西联盛,比较稳当,只要资金充裕、确实有实力踢中甲,那就耐心等待就好。虽然预定外援不能官宣,但是先合练起来没问题。啊,不对,现在外援来不了国内了。即使是去年在中超中甲联赛中出场的,没有特别的护照还来不了。

如果足协早早地官宣这两队递补升级,那还用担心外援吗?

另外几支队就比较困难了。

中甲递补名额判而不宣、悬而不决,是个大昏招

本来按照递补顺序,排在第一顺位的苏州东吴是妥妥的。想不到,足协抓住去年东吴欠薪事件不放,一定要严查东吴的运营资金。

足协这样做错了吗?

没错。

那为什么东吴俱乐部和球迷反应这么强烈呢?

这是因为在去年的工资结清之后,东吴已经不存在欠薪问题了。今年的资金会怎么样调拨,要看母公司的经营情况。今年疫情特殊,东吴的母公司协鑫集团会不会碰到困难?就如同说其他球队的母公司一样,会不会出现困难谁能说得准呢?

不按去年的成绩来定递补的标准,反而以资金的多寡来定名额,那岂不是说以后不用比赛了,直接比钱的多少就行了吗?这样的足球还有意义吗?

这几天,协鑫集团大发雷霆,声称假如苏州东吴不能递补升甲,那就不再投资足球。这虽然有意气用事、赌气抬杠的嫌疑,但足协的做法确实不厚道。

中甲递补名额判而不宣、悬而不决,是个大昏招

而球迷组织也发文质问足协,一时之间,足协再一次成为了众矢之的。

其实不管能不能递补,足协都应该当断则断,因为俱乐部后面的工作没法拖延。中乙有中乙的打算,中甲有中甲的考虑。但是悬而不决,那是最无能的表现了。这是要把俱乐部活活地拖累拖死啊。

苏州另一支中乙球队——昆山FC的处境很微妙。

按照现在的形势,假如苏州东吴无缘递补,那么昆山FC就递补上去了。这成了二选一的局面。

但是假如真的昆山FC上去,苏州东吴不能上,那么苏州市政府在下发三年足球发展规划之后,弃东吴,保昆山的做法必然被广大球迷诟病。亚洲杯场地落户昆山,而不是苏州,已经引发了苏州球迷的不满。现在厚此薄彼,舍弃苏州东吴,显然对稳定大大不利。

中甲递补名额判而不宣、悬而不决,是个大昏招

当然最好是这两队都能上,这样可以为接下去冲超做好准备了。

怎么说呢,现在很多球队都在等足协的裁定。犹豫不决,虽说事出有因,但秘而不宣,舆论对足协会越来越不利。

是时候做决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