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文藝的詩句或者句子一直讓你念念不忘?

阿璃落


1.去年海棠鎖朱樓,花下卿舞袖,如今,人空瘦,海棠落瓊眸。

2.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3.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4.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5.君如雲中月,時圓時半缺,遙似天上星,追則無路行。

6.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7.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8.橋上少年橋下水,小棹歸時,不語牽紅袂。  解釋:願你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9.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10.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11.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滿座衣冠似雪。

12.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13.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14.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15.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是tuzi吖


相思了無益,悔當初相見。

——朱彝尊《憶少年·飛花時節》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佚名《留別妻》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晏殊《玉樓春·春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關雎》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泌《寄人》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袁枚《馬嵬》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曹植《明月上高樓》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天天報料


倉央嘉措的詩總是讓人流連忘返,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小部分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矇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為什麼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這首詩,總之我感覺倉央嘉措的詩讀完讓人感覺一股莫名的清爽,又夾雜著一點淡淡的憂傷。

倉央嘉措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詩人,他的故事也非常的具有傳奇色彩,

據說倉央嘉措年滿20歲,五世班禪從後藏來拉薩為他授比丘戒,但已經投入愛神懷抱的年輕達賴,回絕了班禪的授戒。

不僅沒有接受比丘戒,連過去的沙彌戒也不願遵守。他穿上俗裝在拉薩的公園和居民中游玩,接觸了許多歌手和女友。

在這些所謂的“下流社會”來往,生活變得豐富起來。

即位活佛期間,倉央嘉措寫下了大量優美動人的愛情詩歌,比如著名的《見與不見》

等等,但是他去世的時候才24歲,實在讓人痛惜。

最後我們以他的兩句詩作為結尾吧

第一最好是不相見,如此便可不至相戀,第二最好是不相識,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好書之家


文藝包含文學與藝術,範圍很大。相信很多人儲存在大腦的詩句都有很多,勵志的,情感的等等。我幫你選了以下這些,供你慢慢品讀,每句我都寫上的作者和出處。

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魏⊙曹操《短歌行》。

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魏⊙曹操《龜雖壽》。

3.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思。隋⊙無名氏《作蠶詩》。

4.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頭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5.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近酒》。

6.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夜思》。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8.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9.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10.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1.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白居易《長恨歌》。

1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抒懷》。

1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瞑》。

1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草》。

1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唐⊙李商隱《無題》。

16.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登樂遊源》。

17.獨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8.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1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20.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梅娜


1、花開城南望君歸,望君無恙歸城南

聽到那首沒有歌詞的曲子《城南花已開》 ,覺得很好聽,於是在一個無聊的下午單曲循環了起來。聽著聽著就點開了評論,沒想到這首曲子是為一位喜歡作曲者的骨癌患者寫的。他們在評論區裡面有那麼兩段對話。很多人在鼓勵他,很多人反覆地追問他是否安好。我翻了很久很久,終於是找到了那個時隔一年多的答案,他不在了。

很多時候,我們一生都在追尋著內心想象中的那個自己,隨著擁有得越來越多,我們追尋的那個自己也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深不可測,然後終有一天,我們迷茫了,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不知道自己應該往哪走。但是,也終有一天,有那麼一個人、一件事、一句話,讓你幡然醒悟,原來我要的,不過是平淡生活,不過是安心陪伴,不過是健健康康地看著這個世界罷了。

2. 我想所謂孤獨,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他的情緒和你自己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

世間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此。當你的歡喜我感受不到,當你的痛楚我茫然未覺,讓我們的關係漸行漸遠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愛情中害怕這樣的狀態出現,婚姻更是在這種狀態下慢慢麻木。如果你還沒有另一半,請一定去找到那個同頻的人吧。否則年深日久,如何才能白首不分離呢?


3.在我21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

霍金的這句話,讓人禁不住感嘆歲月可貴,也禁不住惋惜造化弄人。可以去設想假如沒有這一場劫難,霍金是否會如此偉大或者更加偉大,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換位思考,同樣的磨難降臨到自己身上,是否真的會看得這麼輕鬆愉快。

對事物的期望,是很多人活著的動力。當失去了所有期望,很多人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把生命中到來的一切都看作獎勵,感恩和喜悅來到我們手中的所有東西。這,就是人生的大智慧了。


芭菲小鹿


我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文學佳作汗牛充棟,不勝枚舉,自然有很多文藝的詩句讓人念念不忘。

最讓我念念不忘的有三句。

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都知道“花未開時,月未圓,正是人間好時節”,卻不知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也是兩個人最美好的時候。初見時,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未知的,神秘魅惑,如痴如醉,要是天下所有有情人都能保持初見的狀態,那就不會有“秋風悲畫扇”了吧?

納蘭容若,最後的詞大家,他的詞,唯美淒涼,悲悲切切,冷冷清清,讓人讀來悄然泣淚,只可惜納蘭容若英年早逝,世間再無好詞!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在這個陰盛陽衰的時代,像這樣陽剛霸氣的詩句才顯得如此亮眼,就好像電影《戰狼2》裡說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一樣振聾發聵!

這句詩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湯顯祖《牡丹亭》


禾小皮


最喜歡李清照的這麼一首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作於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 ”,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之物 ,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象 ,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徵;枕蓆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淒涼獨處的內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雲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後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 ,上西樓,望雲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誰”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嘆。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 ,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於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淒涼無奈之恨。

下片自此轉為直接抒情,用內心獨自的方式展開。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閒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閒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雲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儘管天長水遠 ,錦書未來 ,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閒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其深化 ,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此情封鎖計可消除,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三句最為世人所稱道。這裡 ,“眉頭”與“心頭”相對應 ,“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然,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並非一枝獨秀。它有賴於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前後襯映,而相得益彰。

於現代一些文人墨客,有情男女,多以此詩詞佳句表達愛慕之情。

筆者也是從青春年華到不惑之年,始終喜歡,念念不忘。



Forest祥子醫生


何當共剪西窗獨,卻話巴山夜雨時。這句詩讓我想老婆。


新洲文苑


梧桐特別喜歡這句話——“很多人之所以順從的過完一生,是因為他們一直做著理所當然的事。”這是我曾經從《安妮寶貝》上看見的,然後,我久久的盯著這一行字發呆,我在思考,我是否就是那個“順從”的人。

關於這句話,不禁讓我聯想到了“安妮寶貝”筆下的“七月”,那的確是一個乖巧順從的女孩子,而安生卻剛好是她性格對立面的那種女生,血液裡充滿了不安分的因子。

七月有溫暖而健全的家庭,從小沐浴在親情中長大,學習成績好,人也恬靜美麗,後來又結交了優秀帥氣的男朋友。而安生呢?童年以“留守兒童”的模式開啟,除了骨子裡的古靈精怪,別的或許樣樣都比不上七月,但這並不妨礙兩人成為行影不離的好朋友。

但後來,終究是安生搶走了七月的男朋友——家明。家明第一次見安生以後,便對七月說,安生像一株有毒的植物,會開出帶有毒液的花。善良天真的七月卻不以為然,每次和家明一起出遊都會帶上安生,她潛意識裡可憐著安生,不知道自己可以分點什麼給她,她擁有的東西是那樣貧瘠。

七月未來要走的路,她爸媽早就為她規劃好了,大學畢業就去家附近的銀行櫃檯上班,然後準備和家明結婚,從此,兩個相愛的人彼此廝守一生。

正當七月獨自沉浸在對未來的遐想中時,那廂安生和家明早就擁抱在一起了,她們是那麼的要好,喜好又是如此的雷同,會愛上同一個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但直到最後,我都不明白家明如何會喜歡上安生。

最後,家明還是回到了七月身邊和她如期完婚,但七月後來還是忍不住問他,到底是安生讓他回來的,還是他自願回來的?但家明沒有具體回答。

沒多久,安生來信了,她告訴七月,自己懷孕了,那個老男人不要她了,這個孩子是家明的,她要飛回來了,希望七月去機場接她。

從此,安生又像小時候那樣住在了七月家混吃混喝,七月的母親被矇在鼓裡,對安生照顧的格外細緻周到。

故事的最後,安生難產而死,七月和家明一起撫養著這個孩子,再沒有生育。七月一直就是那樣傻傻的、順從的孩子,從來都是不爭不搶的乖孩子。

也不能說“順從”是一種錯,只是每個人都是天性使然,各自的活法不同罷了。


梧桐兮兮雨


哈哈,我自己寫的文藝的句子,總是讓我念念不忘:

01

可後來年歲越來越大,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每個人心裡都明白生活中有諸多的不如意。有人說拒絕長大的深層原因是“人們普遍認為成年就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希望和夢想”。

是的,我們要時刻管控自己的情緒,要懂得平衡現實和夢想,要學會平靜的忍受很多的無奈和生活的捉弄,要體味“酸甜苦辣”以及各種說不上來的滋味兒。

02

很久之前,做過一場很奇怪的夢。

是在一艘船上的一間屋子中,只有我一個人。趴在窗邊,看遠方無盡的冰雪地,坑坑窪窪,像是雪山崩塌後的境況。起伏的冰川不斷上漲,越來越靠近窗子,緊張的閉塞感一點點迫近,瞬間有一種被吞噬的感覺。

冰川上升,船身不斷的前進,緊張中終於有一點慰藉,行進中,看到一片蔚藍色的冰地,窗外一片蔚藍,像是一面鏡子,但是卻看到任何倒影;突然間,船身周圍出現了高高的牆壁,銅牆鐵壁一般,被壓迫的感覺;又突然間,船駛入一片海水中,安穩。

朋友說“一場很有趣的夢,大多數人的夢是有故事的,但是場景沒有那麼清晰,而你恰恰相反。你可能比較喜歡一些精妙的隱喻”。

或許是生活的隱喻。

它好像是一副情緒的解剖畫,情緒的空間堆疊。末世的荒蕪感、一個人的緊張感、情緒的壓迫感,一點點吞噬夢中的自己,最終又迴歸安然。

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失落情緒的堆疊”。

03

以前的煩悶會和好友傾訴,可現在更願意自己消化,因為現在的我們心裡都存儲著大量的“負能量”,遇到可以傾訴的人,很大概率是“兩個負能量的相遇”,結果是誰也無法協助治癒對方,徒增一些煩惱。

不順利的生活狀態是一種常態,遭遇的頻次多了,我們便也知曉將計就計,順遂它直達內心,挖掘出內心的“黑暗”,平靜的對待自己的懦弱、自卑、無趣、不優秀等,明白自己的缺陷,方可知道如何沉澱。

......

在我低落的時候,常常會關注星座,常以為那是一種指引和教誨。當7月份的水逆到來時,它說要懂得忍耐和遠慮。

面對低落,要懂得它內蘊的突破自我的力量,要不斷咀嚼這種艱難的感覺,一點一點的剝開它,像抽線一樣抽出使自己難過的原因。

何為耐心?咀嚼此時的不安,回憶彼時的難堪。有時候會翻看下自己的日記,通常是在最難受的時刻寫下的,一點點剖析自己的心,每當看到那時困頓不安的自己時,會有一點難過,為什麼如今還是如此,一點長進都沒有;同時也會有一種釋然的感覺,因為知曉這段路艱難,只關乎自己,走著走著就開闊了,以往就是那樣過來的。

不假。不急。

04

人生的很多階段,可以分為自在和彆扭,而這幾年以來,彆扭的感覺時不時的越來越多。很多事與願違,很多晦澀難猜,很多荒蕪頹唐。
總之心情會失落一些。而我恰恰是那種失落並不說出來的女孩。喜歡將各種事情藏在心裡,自己消化,有弊有利,對自己而言,最好的莫過於在咀嚼這些失落時,會發現很多生活的隱秘。
得到一點點與眾不同的東西,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且欣喜的。不要重複的事情,不要重複的禮物,不要重複的心意。要一些偏見也要一些偏執。

05

很喜歡“古靈精怪”這四個字,認為它是對於一個女孩子最斑斕的評價。

很幸運,在很多很多的日子裡,我被評價最多的是“靈氣”。這種評價,讓我感覺頭頂上彷彿被蒙上了一層霧霧的光,再墊墊腳尖抬頭就可以看到更遠的地方。
導師、師兄還有他等很多人都曾提及“靈氣”,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好像是“再看透一點點”“再深刻一點點”“角度再偏一點點”,總能看到事物最亮或者最暗的地方。

06

面對日復一日的生活,我也感覺迷茫和蒼白,希望做些事情。像看久了一面白色牆壁,總希望哪怕是有一點蚊子血也是很好看的。

如何定義深度快樂?沁人心脾。

偶然間在一款app-Artand上看到一位年輕的畫家的畫作,她是林瓏,感覺她的畫作有一種陰鬱的熱烈,內斂又咕嘟咕嘟冒著一些生氣。當時看到就很興奮,好像在看自己的內心,有時候會有一種若有若無的匱乏感,有時候會有一種對於人生的疑慮和矛盾,可是每一副畫中的向日葵都是開了花的。畫畫,從一種單純的愛好到成為她自我解決問題,消解情緒的一種方式。很Nice。


07

我經常會做一些很奇特的夢,縹緲異常的虛擬的意識流,在我日復一日的生命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是我最寶貴的記憶之一。當然會有一點私心和貪念,那可是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無法言傳”的自在美妙,無論是誰也無法竊走的記憶。
總是這樣,想要“霸佔”記憶。
為什麼會很珍視虛擬意識?
或許是庸常的現實生活大多時候會比較扁平,一維的時間和空間中,每天要承受雜亂的忙碌,日子一天一天的越來越不清晰,一片混沌,沒有秩序。日常生活中、處理瑣事的間隙中發酵著厭煩和失落。而當身體安靜,意識逐漸平息後,自己的思想終於能夠在一片寂靜的時間和空間中去自我行走。夢中是自我意識非常清醒的時候,可以到達無盡的遼闊,可以深入探索很細微的感覺。
總覺得,它是帶自己在尋找一種完整性和秩序感。

08

熱戀時的心花怒放是藏不住的,它時刻住在你看對方的眼睛中,而空窗期時的嫌棄挑剔也是忍不住的,它更加的外露,甚至是言語的放肆,傷害對方。


持續而反覆的彆扭。雙方在某些時刻總會有幾場偏執的內心戰爭。
原因是什麼呢?兩個人的磁場為什麼會對彼此短暫失效?為什麼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為什麼愛的最深說的話最難聽?

09

無論如何,還是心疼。

面對無常的事,我總會去感知和挖掘。可以很清晰的感知到“平靜的難過”是什麼感覺,一種非常普通的感受,早上走在路上,風是舒服的,太陽也剛剛好,穿的也很暖和,可是看太陽的眼睛是眯著的,睜不開,身體是疼痛的,胃是空空的,左心房是沉重的,走路也是緩慢的。

一種被消耗和被浪費、被稀釋和被屏蔽的生命的愉悅感,到底有多少人漸漸的不知道了,或者說有多少人已經沒有辦法非常開心和快樂了。有人說,我仔細看了會,馬路上沒有一個開心的人。

10

看著男男女女種種分手後的難過和貪戀,自己也是一樣的,有人說“不要去想著要留住那些消散的,或者沉溺在已經預料到已經失去的;如果覺得自己在進退維谷中,那這裡就不是屬於你的地方,就是要走到前面走到高處去。”在失去和獲得的辯論中,這種想法是一種解脫。可是,對於很多人而言,逃離不是最好的辦法,重建才是勇敢的面對。

在想了很久之後,有時候的感情是需要決絕的,原因是已經不想再去付出愛,或者不能再獲得;而有些卻不是要狠心決絕的離開,而是要看著滿眼的混亂,理出它坍塌的原因,想象另一份美好,重建一個新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