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下的新能源車迎來風口

3月3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為促進汽車消費,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

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從2017年開始退坡,而2019年過渡期後的退坡幅度最大,致使下半年銷量首次出現大幅滑坡,2017-2019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74%、84%、1%,其中2019年下半年銷量同比增速為-30%。2019年下半年行業銷量下滑主因車企短期成本降幅難以抵消退坡影響,面臨賣車虧錢或終端漲價致銷量下滑的兩難選擇,而同時補貼政策在2020年繼續退坡且2021年取消疊加雙積分政策2020年底面臨考核期,帶給車企較大壓力。而此次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將極大提振對行業發展的信心,進一步刺激銷量回暖,有利於行業發展重回快軌道。

政策支持下的新能源車迎來風口

供給端:補貼延長將直接緩解車企盈利壓力,給予車企多兩年的降本緩衝期。19年下半年行業銷量大幅下滑主要因過渡期後補貼大幅降低(國補+地補平均70%),導致終端在售車型若價格不變,收入難以覆蓋成本,尤其在10萬以內低價車型,致使車企紛紛推出升級版車型,終端價格大幅提升導致銷量大幅下滑,歸根結底在於電動汽車三電系統成本較高且降幅跟不上所致,而補貼延長兩年則有給予車企多兩年的降本緩衝期,有利於緩解盈利壓力。需求端:補貼延長有利於行業銷量復甦,利於頭部車企推出更具性價比的“爆款”車,帶動需求崛起。根據測算,新能源乘用車ToB業務可滲透市場存量約400-500萬規模(出租車+網約車),預計ToB業務年銷量峰值能達到60-70萬臺,目前仍有滲透空間,而補貼政策延續有利於ToB業務持續放量。同時,我們認為,特斯拉帶動高端車型放量邏輯已經得到驗證,但中低端新能源車型現在面臨與燃油車的競爭,而此區間消費者更關注車型性價比,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的延續有利於車企推出更具性價比的車型,結合三電系統的成本下降,有利於提前帶動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平價,從而電動車真實需求放量。

我們認為補貼政策的延長,一方面延續了中央最近持續表態支持汽車消費的精神,表明了對於新能源車產業發展堅定的支持態度,另一方面政策的連續性將降低行業波動的風險及保障產業鏈盈利穩定性。短期看,前期疫情導致行業發展預期降低,已到預期相對冰點;預計隨著補貼政策的落地和疫情高峰的過去,行業預期得到修復。從中長期來看,新能源車行業目前處於新的三年向上週期的開始階段,是良好的投資窗口期,此次政策變化將很好地護航行業未來三年向上週期。

相關標的:

億緯鋰能:2019年末公司月產能400萬隻,2020年預計出貨量在5000萬到1億隻。公司產品專利壁壘高,產品獨立性較好,在積極與跟其他國內國際大客戶積極接觸認證,實際出貨量和盈利有望超預期。另外公司在小電池方面具備5G物聯時代全場景的電池解決方案和優秀的快速定製與響應能力,隨著場景的不斷突破,募資擴充1.6億隻產能,解決產能瓶頸問題,成為又一重要增長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