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新好萊塢電影?

型男東海Terry


新好萊塢電影

我們常開玩笑說,一個畢業生和兩個強盜開啟了新好萊塢的大門。《畢業生》是邁克•尼科爾斯執導的,兩個強盜就是那一對雌雄大盜,也翻譯為邦妮與克萊德。為什麼說是他們開啟了新好萊塢的大門呢?

就在上個世紀的前半葉,好萊塢的電影工業經歷了一個很輝煌的製片廠大製片時代,八大製片公司最終群雄逐鹿,逐漸穩固了他們的地位。

那麼由大製片人所控制的類型電影,好萊塢情節劇也逐步趨於完善,我們在舊好萊塢時代可以看到非常成熟的類型片,比如說西部片、戰爭題材的電影、家庭倫理片。

但是在上個世紀中葉,60年代前後,電視這個偉大的發明出現了,以前好萊塢的那些情節劇,那些劇情非常完整,敘事非常工整的電影,人們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家裡,從電視上的相關電影的頻道收看這些影片,那麼電影院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電影播放的終端,他是不是會走向衰落呢?該用什麼樣的辦法把人們從沙發土豆的狀態,帶回到電影院當中去呢?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好萊塢電影應運而生。

新好萊塢電影兩個趨勢

第一個趨勢,電影運用高投資、大製作、全明星的陣容,以這種重磅炸彈的電影把人們從沙發上吸引到電影院。電影題材由三維時空開始走向外太空,走向宇宙深處,比如說有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

再比如斯皮爾伯格的《第三類接觸》、《ET外星人》等等。

有些評論家批評說:盧卡斯、斯皮爾伯格這些導演除了電影鏡頭,關於生活是一無所知,他們除了電影鏡頭之外,什麼都不會,但是他們會把玩具做的越來越大。批評歸批評,像這些類型的電影,驚人的視覺震撼是非常能夠吸引觀眾的,即使在現在,這類電影也是如同重磅炸彈,吸引著觀眾去電影院。

第二個趨勢,關注人這個主體。如果說單純依靠視覺震撼吸引觀眾,依靠特效拍攝電影,那麼電影勢必會走向衰弱,電影一定還要走向人類的靈魂深處,走向人類的精神深處。所以六七十年代在美國好萊塢時代新起的一批新電影,稱他們新好萊塢電影,稱他們為好萊塢電影的一次文藝復興。比如邁克•尼科爾斯的《畢業生》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文藝復興,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關注人,中世紀黑暗的800年,這個時間過去,人類重新走上了歷史文化的舞臺,不再僅僅屈從於神權,而是翻回到黑暗中世紀之前奧林波斯山諸神的時代

那個時候的人們,有著蓬勃旺盛的生氣,是人類的童年時期,對人的關注是文藝復興的一個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主題,那麼電影的這次文藝復興呢,也有這個傾向。新好萊塢電影保留了很多舊好萊塢電影的特點,同時也開始嘗試去探索人的那種夢想。


樺樺說電影


精神動亂不堪的年代往往是文藝創作的黃金年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反越戰、搖滾樂、可卡因、嬉皮士、性解放、暗殺,世道在變,人的理想也在變。

一批青年開始對好萊塢大製片時代的電影發起挑戰,他們要表達自己真切的感受,要在生活的軀幹上進行解剖實驗,寧可擁抱醜惡的真實,也不崇拜唯美的虛假。他們不願意在電影中看到一個女人睡覺前不卸妝,睡了一夜髮型竟然沒有亂。

於是,新好萊塢運動開始了,我們看到了一批離經叛道之作,幽默風趣,玩世不恭,痛楚與迷惘,死亡與罪惡,勾引與浮誇。這是嶄新的影像,是垮掉的一代並沒有垮掉的宣言。

自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電影發生大爆炸式的藝術創新後,這樣的時代便永遠過去了,而今的電影只能從技術入手進行前進。所有偉大的片都已經被大師們拍過了,我們所做的只是重複和續貂,靈魂的至高境界始終難以企及。但這用不著悲觀,在文明的循環進程中,下一個偉大時代或許已從現在開始了。

下面我舉幾部新經典的好萊塢電影:

亞瑟·潘《邦妮與克萊德》

影片開頭,裸體女郎躺在床上,滿臉焦躁,用手捶打床欄,對著窗戶梳妝,性感得一塌糊塗。克萊德嘴裡叼著一根火柴棒,從懷裡掏出一把手槍讓邦妮看,邦妮撫摸著槍管,挑逗克萊德:“我敢說你沒膽用它。”克萊德說:“那你睜大眼睛看好了。”說完,他穿過街道,進了一家商鋪,三秒鐘後,拿著一疊鈔票走了出來。於是,邦妮跟著克萊德走了,在這之前他們絲毫不認識。

不需要前戲,不需要內心的糾結,相見之時便是相愛之時,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性別差異在那個年代蕩然無存,一切都是平等與自由的。邦妮與克萊德的浪漫是充滿火藥味的,他們的結合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騎士與唐朝姑娘的結合,一個風流,一個性感,江湖上關於他們的傳說一直在延續。儘管最後他們的身體被子彈打成了篩子,但他們曾經豐盛地活過。

丹尼斯·霍珀《逍遙騎士》

夜晚,三個人睡在山野裡,周圍是啾啾的蟲鳴,尼克爾森說:“這個國家以前是個好國家,我不明白哪兒出了錯。”遠處傳來雞鳴聲,丹尼斯說:“人人都養雞了,就這麼回事。我們現在連二流旅館都進不去,他們覺得我們會割斷他們的喉嚨。”尼克爾森說:“他們不是怕你,而是怕你代表的東西。”丹尼斯說:“我們代表的只不過是人人都需要的,一個個性的髮型。”尼克爾森說:“不,你們代表的是自由。”

這句話道出了嬉皮士運動的真諦——逍遙與自由。直到今天,我們再回頭看這部影片,依然會精神沸騰和眼眶溼潤。存在主義並沒有過時,只要是深處時代洪流中的人還有精神和信仰的困惑,那麼流浪與遠方就會成為文藝青年永恆的追求。

鮑勃·拉菲爾森《五首歌》

女人,千萬不要為他們生孩子,因為你不知道,明天的他們是在監獄還是在地獄。因為他們是浪蕩子。

羅伯推著輪椅來到海邊,他蹲在地上對父親說:“這麼多年我居無定所,並不是因為追尋什麼,而是在逃避,免得事情越來越糟,希望新的開始能帶來好兆頭。”汽車加油站,羅伯停車,把錢包遞給女友,讓她去買咖啡。他下了車,走進廁所,脫下外套,對著鏡子凝視自己,然後走了出來,搭上停在加油站的一輛卡車,走了,沒有穿他的外套。

女友從咖啡館出來,四處觀望找不見羅伯。她再也不會看到羅伯了,因為他是一個浪蕩子。

一部美國的無厘頭影片,用幽默和諷刺來解構戰爭,這裡沒有炮火,只有炮火城牆外的歡樂。女護士長“性感紅唇”和篤信基督的少校正在床上忙活,一個醫生偷偷將話筒放在床下,一群醫生躲在屋子裡偷聽,一個人建議這麼勁爆的廣播劇應該讓所有的戰友分享。於是,他們把線路接在了高音喇叭上。於是,整個戰場都聽到了“性感紅唇”性感的呻吟聲。

影片的中文譯名為“風流醫生俏護士”,非常符合故事內容,電影講的就是無所事事的醫生以調戲護士為樂。發生在戰地醫院的鬧劇其實是整個戰爭的縮影,影片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嘲諷和挖苦了當時正在進行的越南戰爭。


陳令孤


新好萊塢電影時期一般指的是1967——1976年。

新好萊塢電影產生的背景和原因

二戰後,美國出現了一股“反共”的潮流,以美國國會會員麥卡錫為代表的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自1947年開始在好萊塢引發了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長達10年之久的內亂不僅在政治上打擊了好萊塢,還給好萊塢帶來了人才危機和藝術危機。

六七十年代的美國社會正處在動盪不安中:肯尼迪被刺;越南戰爭爆發;種族衝突加劇,黑人運動風起雲湧;尼克松因水門事件的醜聞而被迫提前下臺;婦女運動高漲;經濟衰退、政治危機……

反壟斷法在經濟上對好萊塢對好萊塢進行了沉重的打擊,也為後來獨立製片的興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美國電影與電視的競爭以電影的失敗而告終,電視的衝擊使得電影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生存和發展道路。

好萊塢的海斯法典在1966年完全垮臺被一個更為靈活的分級制度所代替。一批新的觀眾群形成了,他們是60年代的青少年觀眾群,被加拿大傳播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稱作“用眼睛思維的一代”。這一代的見識更廣,思維更活躍,對傳統的道德採取不信任和批判的態度。這個時期一批深受歐洲影片影響的年輕人走上了社會,他們接受了作者觀念的影響,試圖像歐洲的導演們一樣用電影講述自己的故事。

新好萊塢電影的特點

由舊好萊塢到新好萊塢是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以1967年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萊德》和邁克·尼克爾斯的《畢業生》為新舊分界線。

新好萊塢的一個重大變化是對影片內容真實性的追求,用實景拍攝來增加可信度。在塑造人物時的價值觀上產生了變化,不再擁護中產階級傳統的生活方式,出現了一系列反叛的主人公形象。在電影語言上打破了傳統的類型電影的敘事方法,自由地處理時間和空間。慢鏡頭、定格、跳接、黑白與彩色畫面交織等都是常用的手法。

雖然新好萊塢電影打破了傳統好萊塢的許多刻板公式,但並沒有完全反叛傳統好萊塢,而是充分利用傳統好萊塢的各種技法,並吸納歐洲藝術電影所長,給好萊塢注入新的生命。

代表影片:

阿瑟·佩恩 《邦妮和克萊德》

邁克·尼克爾斯 《畢業生》

丹尼斯·霍佩爾 《逍遙騎士》

馬丁·斯科賽斯 《出租車司機》

弗朗西斯·科波拉 《教父》


肖堯Aaron


好萊塢電影一直在傳播美國人的主流價值觀及個人英雄主義。經常都是一個救世主拯救了整個地球。

這麼多年來,好萊塢電影在工業化產業化方面,一直走在全球前端。一部經典大片,可以風靡全球。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好萊塢電影在思考人類未來,而且以人類共通的情感來打動人。

好萊塢商業片的套路是色情與暴力。所以,好萊塢大片裡都會有類似“黑寡婦”那樣的性感角色,然後再來個“英雄救美”。色情與暴力模式就體現為英雄愛美人與英雄拯救世界的畫面。

根據影視美學的理論,太高格的文藝片很難獲取大眾,就如同純文學一樣,永遠是小眾的。而大眾最喜愛的就是色情與暴力情節。所以好萊塢商業片加入色情與暴力就是為了贏取大眾,獲得票房,畢竟商業片只是為了賺錢!

羅志淵原創問答:分享知識,傳播價值!


羅志淵


好萊塢電影從這幾個方面去理解:

一,經歷外部國家的影響。從1967年一1976年,好萊塢電影在經歷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和民族電影興起的影響。這個時期主要為受他國的影響。



二,自身經歷衰落後開始進行的反思。在經歷了法國新浪潮的衝擊之後,在經歷了自身從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業影片製作的衰退與電視對電影製作的衝擊之後,於60年代後半期和70年代,開始對類型電影從形式到主題進行反思。



三,影響因素。美國社會的動盪與政治的危機以及電影舊體制與舊觀念的危機,都成為這時期電影革命與演變的主要背景及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