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我不是燈絲,鬼吹燈系列也不曾看過。盜墓題材本是小眾,就像科幻迷、動漫迷之類,大抵點對點才能找到共鳴。門外漢Get不到要領,難免誤了精髓。可是打開這部4月1日首播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突然感覺這部劇就像寶藏一樣在眼前六集連播尚覺少,驚險刺激、逗趣打貧、現實與非現實的碰撞、怪力靈力交融、年代感還原重現等等,一直拉昇興趣值。我估計看過這部《龍嶺迷窟》,或許會惡補一下之前的系列。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今天上網一查,原來許多人和我一樣,本以為盜墓類題材不是自己的菜,哪知態度的轉變就在於是否打開過視頻。據原著作者本人說“《鬼吹燈》“探險”二字可以概括精髓,但絕非單純的盜墓,古墓只是故事中探險的憑藉,真正講述的是一系列利用中國傳統手藝和理論來進行的冒險旅程。”看來,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有所依託,這才能避免出現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虛浮空洞。也就找到了為什麼這個系列有如此龐大的受眾群體。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故事一開始,直接用遠古《詩經》中的“旱魃為虐,如惔如焚”的記載引出了一大幫子村民,黑燈瞎火“挖墳啟棺”的原因。原來陝西省古藍縣連年大旱,村長帶領村民一起打旱魃求雨。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那一段極好,虛實結合,特別刺激。棺中出現會飛的怪物,直接升級靈異感。而缺乏科學知識又被貧窮逼瘋的村民,那種即敬畏迷信又敢衝撞神靈的行為,瞬間又讓劇情落了地。

所以馬大膽對棺內陪葬品有貪念,而慫貨春來也想偷拿那麼一兩樣換錢娶媳婦,完全把村長說遭報應那碼事拋在腦後。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這是一種唯心論學說,但就是到了如今的網絡時代,“報應”這件事也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但只要有自我約束,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報應”完全可以放到一邊。

從烏七八黑的陝西夜打旱魃到七八十年代特徵明顯的北京,完成只在一個鏡頭轉換的瞬間。

不管是胖成土肥圓的胡八一(潘粵明飾),還是京味專治聽不懂笑料的王胖子(姜超飾),包括極不養眼的大金牙(佟磊飾),這個組合神奇詮釋各司其職的角色功能。至於這些主角、配角們的演技已經無需盛讚,他們都是真正演戲、入戲的人。女主張雨綺,人美戲也好。可以讓觀眾滿心歡喜地看到粗糲中獨有的亮彩與柔色。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被春來一箱子寶貝吸引到陝西去的三人探險隊一路上可是比人在囧途的經歷艱險的多,黃河之中戰怪魚、小店裡面躲偷襲、算命先生神點路、高山險嶺墜古墓。蝙蝠、機關、洞穴、迷路,好一折騰。吸引眼球滿分、強烈緊迫感滿分、欲知後事如何的好奇心調動滿分。以至於看著看著,才發現原來演到第五集,胡八一他們一路逃亡遇一山間窯洞的農戶主人才納入正題,切入到龍嶺迷窟。和著先前全是培養感情了,但完全沒有絲毫不爽。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終於到了想說的年代感。

像看大片一樣,通過長鏡頭、俯瞰式表現令人震撼的西北山勢地貌,萬壑千屻後,古藍縣的“土味”堪稱一絕,破舊中山裝、夾克衫配以灰頭土臉的村民,地域特徵明顯。他們大多因為氣侯條件的“飛沙走石”使皮膚古銅發亮,嘴唇乾裂。又因交通閉塞、文明有限,大多數人的眼中流露“荒蠻感”,而到處都能看到的“為人民服務”、“無產階級”字樣標語彰顯那個時代我們都還窮著吶。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胡八一他們與小鎮地痞火併那一段尤其點出年代特徵。七十年代左右,許多小青年都參與或親眼看到過這類巷戰。

胡八一他們跑啊跑啊,小流氓們追啊追啊。赤手空拳打得煞有介事。沒有馳騁沙場的狼煙四起,只有窮追爛打怎麼也停不下來狂奔速逃。這場巷戰八成跑遍了古藍縣的街頭巷尾,配以奇妙的歡樂音樂,突然有種致敬那個年代的感覺。有荒誕、有熟悉,還有戲謔。劇中的他們,一派要追,一派要跑。而劇外,當年的巷戰英雄們,估計如今想起來只記得打架的酣暢淋漓,全然忘了怎樣的禍起。而那樣的經歷,只屬於那個年代。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這部網劇很應景,只有十八集,每集也僅35分鐘。短小精悍,全是乾貨。這對於視頻網站搶佔市場份額、內容為王、速戰速決大有裨益。

小眾題材獲大眾認同,《龍嶺迷窟》用年代感襯托古墓驚奇是為絕妙

昨日劇情剛播,豆瓣就在一萬多網友評論下喜開8.4高分。精彩的劇就是這樣,看過以後還會心心念念。等待更新日,接著往下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