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工具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文|若杉


人不是万能的,但总有人抱着这样的执念:我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于是,他活成了一个工具箱。


朋友说缺钱,他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从信用卡借贷都要把钱给朋友凑齐。


同事说有个技术困难解决不了,他宁愿动用关系找外援,也要设法把问题解决。

亲戚说要来北京看病,他提供吃住,帮着挂专家号,把自己的家整得像个旅馆。


……


朋友们都说,他是个好人,像多啦A梦,可以变身,解决所有问题。


只有他,听着别人的夸赞,却不知道,自己是谁。


当然,这个人,是他,也有可能,是你。


01

为什么你执意想要活成工具箱?


做工具箱是会上瘾的。这个瘾,来自别人的认可,来自刹那间的自我满足。


你不是工具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曾经有个来访者,走进咨询室,单刀直入的问我:


“老师,我总是忍不住的对别人好,怎么办?”


那个时候,他原本不低的薪水被朋友、同事、亲戚借的七七八八,每个月靠着信用卡的最低还款勉强度日。


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借钱给别人。


他说,因为别人需要。


我追问,朋友也有别人可以借,不一定非是你。


他说:“你知道明星有人设吧,其实我也有。我的人设就是好人,有求必应。

如果我之前借给他两次、三次,这次不借了,那么,我的人设就崩塌了。”


他说到这里,我觉得有趣,便继续问他:“明星人设崩塌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名誉的损失,你的人设崩塌会带来什么?”


他答:“损失就是我之前苦苦经营的好名声没了,做错一次,之前做对的99次就没有了意义。你继续做好人,换来的是别人的感激和夸奖;你拒绝,别人会说,之前他那么好原来都是假的。”


听他一解释,觉得做别人的工具箱这件事,竟也跟喝酒、吸毒一样,是会上瘾的。往左是感激,往右是之前所有的付出可能归零。算算成本,还是往左,继续做好人,做工具箱好了。


别说明星打破人设不容易,原来普通人,想要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是障碍重重,并不轻松。


你不是工具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02

“做个好人”,真得那么重要吗?


很多人想要“做个好人”,但为了做好人,变得来者不拒的人,并不多。拥有“好人”执念的人,大体有三个原因:


第一,童年太缺认可,缺什么补什么。


听另外一个来访者讲过一个故事。小时候,因为姐姐聪明漂亮成绩好,她活在姐姐的阴影下,鲜少获得夸奖。


偶尔的一次,妈妈的同事带着孩子来玩,她把手里的糖果塞到那个孩子手里。


阿姨说:“这孩子真懂事,懂得分享。”


妈妈也附和说:“可不,这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自私,有好东西不自己藏着。”


那是记忆里,妈妈第一次夸她 。从那以后,她学会了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会获得表扬。


同样的文具盒,姐姐喜欢粉色,她就把粉色让给姐姐。


同样的项链,姐姐喜欢有小熊吊坠的那一个,她就赶紧让出来。


别人家都是姐姐让着妹妹,只有她们家,是她一直让着姐姐。因为,她知道,这样会被夸奖。


这样的习惯随着她长大,她已经忘了自己喜欢什么,只要觉得别人喜欢,就拱手让人。连部门职位升迁,也因为同事说,家里经济压力大,需要这个机会,她就主动连竞岗的机会都放弃了。


他们喜欢做“好人”,因为只有做好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夸奖。这里留在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记忆。


你不是工具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第二,完美主义倾向严重,不仅追求“好”人,还追求一切的“好”。


有些人,是为了获得夸奖。而有些人,是为了完美。


你一定见过独揽部门大权的领导,他希望自己从生产到营销样样精通,在下属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豪气地指点江山。他享受别人说:领导,你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他什么都想做好,自然,也不会放弃那个做好人的机会。


下属A要买房子,他发去大红包。



下属C跟媳妇闹矛盾,他还能帮着忙去调解。


遇上这样的领导,这样的朋友,自然是一大幸事。


但是出于咨询师的本能,我只想问一句:累吗?


第三,认知偏差,以为“好人”就意味着不拒绝,照单全收。


我们对“好人”这个词不仅有执念,还有误解。似乎只要贴上了好人的标签,就要说话温和,做事体贴,孝敬长辈,尊重师长,不能发火,不能抱怨,不能疲惫……


“好人”真是一副沉重的枷锁。


“好人”好得不像人。


当人们内心给“好人”加上了如此之多的负累,就会对于“拒绝”、“否定”“发火”这些词敬而远之。就像我的来访者,之所有活成工具箱,来者不拒,是因为害怕一旦拒绝,别人就会觉得他之前种种的好都是伪装。所以,为了不让自己“人设崩溃”,他违背着自己的心意,也要继续做个好人。


可是,是谁给了“好人”,如此之高的标准呢?


你不是工具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03

别盲目的做个好人,别轻易活成工具箱


闲来翻到几米的一首小诗:


终于明白,
一个人是无法抵挡所有事情的。
有时候一朵白云的阴影,也会令人窒息。
风轻柔地吹散阴影,小鸟轻松地衔走白云。
微风可以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
小鸟可以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
你能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


我们无法满足所有的期待,更无力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候,越简单的道理,越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领悟。


或许因为原生家庭的伤,或许因为完美主义的执念,或许因为对于“好人”的误解。


你不小心活成了工具箱,被别人随取随用,固执地想要满足所有人。


很想告诉你:你能力有限、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


哪怕是工具箱,都有力不能及的地方,又何况是你。


想给你两个小小的建议:


1、放下自我。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没有你,别人的问题自会有他们的解决方式。


2、学会合作。正因为你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才需要合作。把目光从“我”投向“我们”,问题还是问题,只不过它多了无数种解决办法。


“我”没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们”可以。


“我”要把拼命做工具箱的时间省下来,留给真正的我。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