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现在教她背古诗、《三字经》好吗?

骏泽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近期正好关注到3岁宝宝应该怎么早教。

孩子3岁前真的适合背古诗吗?孩子3岁前背古诗好吗?让3岁以下的孩子背古诗,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位麻麻非常苦恼地跟我说:“我们小区里有个孩子,真的跟电视节目上的神童一样,才不到3岁就已经能背一两百首古诗词了,而且还是那种长、难度高的。

因为孩子妈妈经常会有意无意炫耀下,加上我们也亲眼见过这孩子,小区里很多麻麻都不淡定了,慢慢形成一种让小宝宝们背诗词的风气。偶尔出去溜娃,好几个丁点大的宝宝居然都能当众背诗了。再看看我女儿,已经2岁半了,每天除了吃喝玩乐就是睡觉;想想现在的社会竞争,真的是恨铁不成钢啊。”

不得不承认,虽然现在的社会竞争确实很激烈,都希望自己孩子赢在“起跑线”。但问题是——让不到3岁的孩子背古诗词真的靠谱吗?那些从小能认很多字、古诗词倒背如流的孩子,真的就智商超群、赢在起跑线吗?

实际上,让3岁以内的孩子背太多古诗词,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得不偿失,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赢在起跑线上不一定就赢了。

曾有专家大力倡导“让幼儿背古诗”,理由是“这个时候背诵的东西,会刻进脑子里,内化成孩子的智慧财富”。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让3岁以下的孩子背古诗,是对孩子想象力的扼杀,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了解过孩子的「记忆机能」发展规律的都知道:3岁以内孩子的大脑发育程度,还不具备长期记忆的能力,也没有对古诗词有足够的理解。

三岁前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这种记忆的特征是:不带有目的性、也无需刻意努力,记忆内容大多是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像妈妈的声音、桌上的玩具。这种情况下背诵古诗词,孩子也只能是花费了很多时间背诵,但只会留下短期记忆。而强制给孩子灌输式的训练,就算能倒背如流,这种既缺乏理解、又没有美感的空洞背诵,只会让孩子「思维僵化」,严重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不利于孩子和母亲正常依恋关系的建立。

大家都知道3岁前,是孩子依恋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他和妈妈的「依恋关系」,将会根深蒂固的影响孩子的人格心理,母亲紧张了,孩子就会焦虑;母亲抑郁了,孩子可能会无助;母亲愉悦了,孩子才会快乐……

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说过:“孩子出生的前几年,依然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还不具备区分‘自我’和‘非自我’的能力;他的自我就是抱着妈妈的那个自我。”

总结出来就是:妈妈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小镜子,他通过妈妈的反应来理解自己,换句话说,孩子自我意识是在和妈妈的经常性的互动中构筑起来的。

所以,虽然有些孩子说话很早、记忆力看起来很超群的样子,很早就开始有模有样的背诵古诗词了,还真不如多给孩子一些笑容。前者给孩子的「心理投射」是冷漠,是淡漠的,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和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还是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吧



我是孔小二


我觉得特别好![灵光一闪]

首先我也是位宝妈,两个孩子,大的3周岁零5个月,小的2周岁零3个月。从我家大的2岁多点开始我就开始教他被诗,背三字经,唱儿歌…

小孩子的记忆力真的好的惊人,很多古诗都是我说一句,他跟着念一句,我一遍一遍的说,他一遍一遍的跟着念。当然你别把小孩子想的太听话,我是在一个很轻松的氛围下教他念的。比如说在去逛超市的路上,再去游乐场的路上,在卫生间洗澡的时候…很多类似的场景,而并不是像在课堂里那样端端正正坐好学。

现在我家大女儿大概会20几首古诗,三字经会被很长很长的一段,儿歌更是会好多…每次听他用稚气的童声背这些诗的时候我真的都特别开心,不停的给他点赞,孩子受到鼓舞,背的也很开心…

意想不到的是,我家小儿子在姐姐的带领下每首诗给他起个头他也能接下去,三字经没他姐姐背的多但也能冒几句了,儿歌就更多了…小儿子我还没有着手教,因为耐心已经被大的用完了[偷笑]人家不是都说大的用心养,小的靠天养…

现在我家两孩子都挺棒的,我跟欣慰也很骄傲,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在我们做妈妈的看来都是最棒吧![强][来看我]


曲水流觞gyp


可以的,三岁小孩的吐字归音已经可以标准化了。发现有问题及时纠正,以免造成肌肉记忆后难更改。简单的古诗,三字经都适合学习。教学的时候建议配合动作教学。诗歌《咏鹅》锻炼开口音、《咏柳》锻炼孩子想象力。放心去教学吧~接下来,我会在账号中更新我的示范视频。


猫妈妈讲故事小猫老师


当然好啦,最关键的是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家宝宝快两岁了,我从他一岁开始给他用手指操读歌谣,背古诗,孩子特别喜欢,每次都说:妈妈再来。直到他记住这首儿歌或者古诗为止。

现在会背《静夜思》《鹅》《春晓》《咏柳》《登鹳雀楼》,歌谣会几十首。

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一岁半左右的一天早上起床,他让我把他的玩偶小猪拿过来。

自己嘴里哼着儿歌《打电话》的调调,唱:两只小猪猪呀,正在吃白菜呀,喂喂喂,白菜好吃吗?

我感到很惊讶,以为爷爷奶奶这么唱过,问了爷爷奶奶,说没有。是孩子自己改的。

我觉得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创造力,据说三岁之内的孩子的记忆力,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最强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特异功能。这种天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让孩子背古诗、国学,最重要的是熏陶,不是灌输知识,要让他明白其中的意境,比如现在这个季节和时间点儿,您可以带孩子出去,在垂柳下,背《咏柳》;给孩子讲《清明》;学《三字经》《弟子规》有助于孩子学习礼仪,建立规则意识;还可以给孩子听一些《声律启蒙》培养孩子的语言美感,增加孩子的兴趣。

让这么小的孩子背诗究竟有用吗?

其实我们不用太功利,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粹,能流传至今肯定有它的价值所在。虽然孩子可能现在不太理解,但持之以恒,诗词会在他的心中扎根,能在他的血液中流淌,孩子自己会体味到诗词的韵律、文字的优美,甚至会偶尔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只管引导,静待花开。

春天来了,杨柳风拂面,杏花雨沾衣,我们来共同背诵诗词吧。


咪妈育儿


小孩子懂事后教他们认字,读古诗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一是古诗有韵有律,朗朗上口,小孩子容易记住且又能激发读书的兴趣。二是从小就在孩子脑中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且根深蒂固,不会忘记。此我有亲身体会。三是读古诗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一样。同一首诗各种阶段都能读。初学作为认字。进一步理解字的意思。再进一步是了解诗的意思,作者写诗的背景。再进一步就是要了解诗中引用的古典出自何处等等。总之是初学很容易,越学越深奥的。所以让小孩读古诗词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雨过天晴45239441


这样做很好,支持。我的儿子就是受益者。从他6岁起教他《三字经》《弟子规》后来学《论语》,都能背下来。我发现越小记忆越好。因为学龄前背了很多经典,上学后识字量很多,理解力也好,现在二年级对历史故事很感兴趣,爱看书。希望你和孩子一起坚持学下去。


见福者得福


可以


泰来v


可以了呀,只不过背古诗的时候你可以跟她讲解一下每句古诗的含义,让他不光会背诵还能理解诗词的意义。还有就是那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儿歌绕口令都可以教给他,不光加强记忆力,还能让他锻炼口齿。


国王爸爸的公主女儿


《三字经》是很好的入门经典,可以每天睡前读给他听,简单的唐诗也是一个很好的材料。我每天晚上背《声律启蒙》给孩子听,他才两岁,听着听着他就睡着了,入睡很快。我觉得韵文类的都可以读给孩子听,当然,童谣也是不错的选择。


墨卿小语


从小就要教他被古诗,和三字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