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張家川:“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走基層】張家川:“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蘇曉東 邵全紅 馬麗)俗語道:物質文明看廚房,精神文明看茅房。“以前的廁所就是一個土坑坑,髒亂差不說,一到夏天還蚊蟲多、臭氣熏天,特別不衛生。現在新建的廁所,既乾淨衛生,又美觀實用,確實好!”——農村“廁所革命”讓木河鄉李溝村群眾王杏曼切切實實有了幸福感。 自去年以來,張家川縣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將“廁所革命”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縣財政積極籌措資金1341萬元專門用於農村改廁。截至目前,全縣完成農村戶用衛生廁所5105座,行政村衛生公廁208座,建成整村推進村34個。

【走基層】張家川:“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木河鄉李溝村有6個村民小組,375戶2012人,是一個以種養殖業、餐飲賓館服務業和勞務輸出業為主的貧困村。由於地處山區,土地貧瘠,全村有三分之二青壯年勞動力在外從事餐飲賓館服務業和勞務輸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6戶750人,貧困發生率31.58%。通過幾年的集中攻堅,全村累計減貧148戶722人,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現有剩餘貧困人口8戶2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39%。 “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解決了,村容村貌整治和人居環境改善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題中之義。近兩年,村“兩委”和幫扶工作隊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多方爭取實施項目,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全力改善村內基礎設施條件,新修進村主幹道1條、通村橋樑1座,硬化村組道路12960平方米、院落92戶12690平方米,建設產業路1.9公里,建成村文化廣場和民族團結廣場各1處,配備群眾健身器材,安裝太陽能路燈165盞,改造衛生廁所238座,設置垃圾桶50個,栽植紅葉李265棵、櫻花262棵、塔柏260棵,今年計劃在村莊周圍和公路沿線播種格桑花等綠色花卉。

【走基層】張家川:“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說起廁所,李溝村群眾有句順口溜:“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牆圍半邊,蠅蛆成群臭熏天……”四組村民馬國安,一家七口人,老兩口在家務農,兒子兒媳在外開餐館,2017年全家蓋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新房,2019年在鄉村兩級的動員下,新建了18平方米的衛生廁所。“新廁所既乾淨、又衛生,沒有蠅蟲,確實方便多了。”對於衛生改廁這件看似簡單的“小事”,馬國安讚不絕口。 “過去農村的廁所衛生條件確實很差,與美麗鄉村建設極不協調,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現如今,有了國家的好政策,農戶改廁有補貼,越來越多的旱廁改成了乾淨、敞亮的衛生廁所。臭氣蛆蟲沒了,蒼蠅蚊子少了,村裡的環境乾淨衛生了。小廁所改出了大民生,帶動了鄉風村風民風,群眾的滿意度也大大提升。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宣傳動員力度,以實施農村改廁為契機,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進一步普及公共衛生防疫知識、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切實提升農村群眾的健康衛生素養和水平。”李溝村黨支部書記馬凱宏如是說。

【走基層】張家川:“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有資料顯示,在農村,80%以上的傳染病是由於廁所糞便汙染和飲水不衛生引起,而與糞便有關的傳染病就有30餘種,最常見的有痢疾、肝炎、蛔蟲病等。採訪中得知,李溝村改廁採用“雙甕漏斗式”無害化衛生廁所,由蹲便器、過糞管、前甕和後甕、斜橋過糞管組成,前甕和後甕之間由過糞管兩端分別連接,封閉性能好,使用安全方便,具有無滲透、耐酸鹼、防腐蝕和無臭味、滅蛆效果好等特點。 木河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李鑫介紹,近年來,全鄉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按照農村改廁建設標準,統籌規劃爭取項目,2019年確定李溝、八卜兩村為“廁所革命”整村推進村,通過組織召開群眾代表大會、實地學習參觀等方式,選擇採用“雙甕”式無害化廁所,全力改廁301座,併為兩村配備抽糞車各1輛,安排專人負責,確保及時清理。今年,計劃整村推進4個村,目前統計排摸廁所改造戶421戶。同時,以農村“八差”問題專項治理為抓手,統籌推進全域無垃圾治理、河長制落實和村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建立健全“三定”機制,開展定期巡河,科學整合村級公益性崗位和護林員隊伍,購置冬春環保服150套,配備垃圾收集車40輛,移動垃圾桶485個,組織定時上路打掃衛生,完善“戶集、村運、鄉中轉”垃圾清掃清運服務網絡。今年入春以來,綠化李溝村文化廣場200平方米,栽植杜渠至桃園、李溝至八卜行道樹10公里,完成荒山造林100畝,組織縣直單位和鄉村兩級幹部1000餘人,在桃園村開展植樹大會戰,共栽植油松、香花槐等苗木1.7萬株,廣泛發動群眾,宣傳庭院美化理念,倡導農戶栽花種樹,建設乾淨整潔新家園。

【走基層】張家川:“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事關農村衛生條件改善和群眾生活質量提升。在農村改廁過程中,各鄉鎮主動創新,根據各自實際,選擇不同改廁模式。東部高寒偏遠山區採用糞尿分集式廁所,城郊併入城鎮汙水管網的地區採用水衝式廁所,川區人口集中地區採用雙甕漏斗式、三格化糞池等衛生廁所。川王鎮按照無蚊蠅、無異味、無滲漏、無害化的“四無”標準,積極組織開展衛生廁所改造技術培訓和樣板村集體觀摩學習,實施階段率先照顧貧困戶、五保戶家庭,2019年共實施衛生改廁402戶,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2020年計劃在6個行政村實施改廁400戶。劉堡鎮趙灣村採用混凝土澆築兩格式、三格式化糞池,大陽鎮閆莊村舊廁改造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接下來,我們將採購一批無動力通風設備,在劉堡鎮趙灣村試點,成功後將在全縣推廣使用。”張家川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興奎介紹說。 據瞭解,今明兩年,張家川縣將認真落實中央八部委《關於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和省、市、縣實施方案,嚴格按照《甘肅省農村改廁技術指導手冊》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強化工作舉措,加快建設進度,加大技術培訓和財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後續管理維護長效機制,提升糞汙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計劃完成戶廁改造8314座,建成整村推進村37個,切實提升全縣衛生廁所覆蓋率,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基礎。

【走基層】張家川:“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春天,草長鶯飛的季節;藍天白雲映襯下的李溝村,別有一番農村生活的情趣。“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標語與民族團結廣場上的花草交相輝映,孩子們歡快地打乒乓球、運動玩耍,田間地頭的農家人開始了一年的春耕……所到之處,潔淨的房屋院舍、嶄新的村容村貌,幸福而又忙碌的人們,共同構成了一幅新時代新農村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

【走基層】張家川:“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