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到底是谁的错?

Tenwin少儿频道


问题的关键在于“沉迷”,这个孩子不是简单的玩一玩就放下了的事情,对于游戏,孩子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样的孩子少不得一个爱玩手机,爱玩游戏的父母。


这种孩子常见的是玩游戏的父亲和一位溺爱而缺乏管理方法的母亲。

等到孩子已经无法自拔,父母开始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时候,已经晚了。

所以到底是谁的错?

家庭教育如果是失败的,那么父母必须成都那这个后果。

常说常看,父母是子女的一面镜子。父母每天抱着手机,看东看西。能指望孩子不看手机?父母在写作业的孩子旁边打手游,能指望孩子考试得100分?

道理都懂,能做出很好的十之二三。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为什么大家对初出的80、90后很失望,就是因为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电视上报道的很多都是青少年网吧沉迷的故事。

80,90后是伴随着电视长大的一代。90后青春期,大学时代,没有手机,网吧就是常常也不归宿的地方。网吧就是一个弥漫着烟酒和网络游戏的最初所在。

那个时候有个词叫“网隐”

也许当年的“网隐”少年们,已经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浪子不知道是否回头的他们,又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最初,也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场所。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与父母有很大 的关系。


怪兽秒懂指南


古有玩物丧志,今有游戏成瘾。古代「玩物丧志」一词如洪水猛兽,家长父母尽皆避之不及;但是在当代,我们多了科学的方法来看待、探索、研究和剖析所谓的沉迷游戏。

沉迷游戏是谁的错?有人说是家长的错,没有管教孩子和树立榜样;有人说是孩子的错,没有强大的自制力;有人说是社会的错,没有限制游戏的发展和传播。

我却认为兼而有之,但主要却是习惯的错。

1、游戏和游戏之间也是不一样的

游戏和游戏也是不一样的,如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其差别就在于后者多了个人与人的交互。

不难想到,如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等游戏,有的人是为了玩游戏(人机交互),而有的人是为了和人玩(人人交互),这个人可以是游戏玩家,可以是游戏好友,也可以是现实中的同学朋友。

其实,动机的差别,导致的结果就不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会随着游戏时间的延长,这两个动机可能会产生融合。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动机更容易摆脱游戏成瘾,因为其核心是人,游戏只是工具,这个工具可以换成看电影、打麻将等。

那么两者兼而有之的社交属性明显的网络游戏是怎么导致成瘾的呢?

2、科学研究给出了解释:习惯和反思的拉锯

2019年,Gong et al.的研究给出了一套双系统理论来进行解释。

他们提出来自游戏的诱惑欲望可以通过两个结构不同的系统(反射系统和反思系统)来触发用户的行为。

其实,反射系统是一个习惯性的、反应性的、基本上是自动的过程。

这个系统使得我们自动触发一个习惯性的行为,符合我们的短期愿望,而不考虑这种行为的后果。即,习惯成自然,比如下意识地就点开了游戏。

但反思系统就不同了,它是一个抑制、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就是说,当一个行为与负面后果相关时,该系统会激活自我调节,以抑制习惯性反应,以符合一个人的长期目标。就是说,我明天要考试了,不能再玩了,我要学习,于是克制自己不点开游戏。

那么触发双系统运作的诱惑欲望是什么:

对游戏行为的渴望。

从实际来说,对游戏的欲望可以分为个人参照行为的欲望和群体参照行为的欲望。

第一种是自己一个人独自消遣的欲望;第二种欲望是一种根植于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成员的自我概念的社会欲望,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群体成员交往的动机。

也就是说,除了获得游戏快乐、氪金快乐之外,社交属性也是游戏者参与游戏的一大诱因,比如和女朋友一起上分,和室友开黑,和我们的常识相符合。

实际上,个人的游戏行为也就是上述两个系统之间博弈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两个系统在「拔河」。

也就是说,成瘾是一种负面结果,但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拔河,习惯性主导的反射系统总是赢。

习惯才是罪魁祸首。

3、面对孩子沉迷游戏该怎么办?

刚刚我们已经说到,游戏成瘾就是一种自制力与习惯性的拉锯,这也可以解释12至16岁的青少年为什么会成为高危人群。

  1. 青少年自制力弱

  2. 面临的诱惑源过多

  3. 环境易养成习惯

其中,1是个人因素,2、3都是外界环境的影响。

除开年龄和阅历等导致的个人因素,环境层面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环境(父母当孩子面玩游戏,或嫌孩子烦把手机丢给孩子),次要的是校园环境(同学之间的游戏讨论、传播)和社会环境(电子竞技的兴起)。

所以,为避免游戏成瘾,让孩子玩游戏而非被游戏玩,父母应起到隔离诱惑源和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作用。

这两点一旦做好了,根本不需要去找游戏厂商和社会的麻烦,如果非要找麻烦,也应该是自行审视父母自身的问题。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家长对自身责任的忽视,如此态度下,再配以游戏和电子竞技的高速发展,实不为奇。

不过,最后也很期待来自医学层面的游戏成瘾治疗方式方法,因为如果成瘾已发生,我们不能只是靠电击等手段。

Gong X, Zhang K Z K, Cheung C M K, et al. Alone or together? Exploring the role of desire for online group gaming in players’ social game addiction[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9.


种太阳的神


【导读:孩子沉溺于游戏可以说没有半点好处,因为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很差,一旦陷入其中便很难逃离,大人有的人都迷恋游戏,更何况一切价值观和爱好都处于成长期的孩子。】

我认为孩子沉迷于游戏的主要错来源于二部分!必须要警惕了!

  • 第一,家长要承担一部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你的样子影响着孩子的样子,有的家长自己每天都在玩什么王者荣耀,吃鸡等游戏,凭什么不让孩子玩,你都可以玩,为什么不让孩子玩,作为大人都有可能迷恋游戏,你凭什么不让孩子沉迷?所以,家长的引导非常重要,不让孩子玩,你作为家长就不要玩,孩子玩你也要正确的引导,什么时候能玩,什么时候不能玩。最好不要把玩和网络游戏联系起来。

  • 第二,游戏出品商承担一部分。资本家出品游戏的目的是什么,是赚钱啊,是赚钱啊,什么游戏刺激,什么游戏大众喜欢,就做什么游戏,加上很多游戏可能对未成年人没有限制,更是拉低了进入游戏的门槛。而且什么皮肤什么装备什么升级,抓住了孩子和人的弱点和心理,一旦上瘾,便沉迷了。所以游戏出版商必须承担一部分错误。

  • 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但是这里的游戏不是电子网络游戏,而是参加体育运动、参与体育比赛以及和同伴之间做游戏等,是这种游戏,而不是网络游戏。所以,引导孩子玩游戏一定要明确是啥游戏。


尚未了凡


我觉得绝大部分责任在于社会环境。理由如下:

1、4月2日,也即今天。《南方日报》新闻报道: 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游戏的接受在疫情之下一路走高。游戏行业成为“宅经济”中的宠儿。游行业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强势开局。

疫情之中,长辈们也抛弃“游戏是洪水猛兽”的立场,呼朋唤友同上阵,家庭开启“线上聚会”,棋牌类等休闲游戏和狼人杀等轻社交游戏成为备受用户喜爱。

部分低频游戏用户或不玩游戏的成年人群,也加入到线上娱乐大军中。

相关分析机构数据显示,《王者荣耀》在大年三十的单日流水约20亿元,远超上一年的13亿元。

这则新闻揭示了几个事实: a、网络游戏有着巨大的市场,相关行业可以通过开3游戏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b、游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具有巨大杀伤力。

请问,在如此社会环境下,作为好奇心最强的少儿一代,如何具备对游戏的免疫力?虽说是在“疫情宅家”的背景下,可是新闻里同时也指出在平时沉迷在游戏中的是一支“线上娱乐大军”

2、手机拥有低龄化。手机促进了人类信息化发展,改写了人类的联系方式。因此,这种便利的通讯工具迅速普及。许多家长为家校联系的方便,纷纷给孩子也购买了手机。部分本来没有手机的孩子,或许因为攀比,也会强势向家长索要手机。如果事态止于通讯联络,或者没有什么。

但,手机开发的发展迅速联通了互联网。网络游戏也在此时趁势上线,攻城掠地,抢占市场。好奇心强烈贪玩的青少年成为第一批网络游戏的拥趸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时家长发觉势头不妙,悔之已晚。

3、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害处人尽皆知。但是,似乎呼吁制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局限于民间。实际效果极差。家长与学校更是无计可施。

目前只有韩国、法国制定法律禁止青少年沉迷游戏。

2011年11月22日报道,韩国网游宵禁法令禁止16岁以下青少年在午夜后玩网络游戏。

法国2018年九月,教育部开始禁止中小学学生使用手机,包括下课及午休时间,全都禁用。

由上三条,孩子沉迷游戏,主要责任何在了。唯有国家立法才可以扭转网络游戏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


行走寰宇


分享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孩子初三,数学30分,孩子从6岁开始和爸爸一起打游戏,一直到初三,爷俩玩坏了三台电脑。初三的寒假,家长有给孩子买了一台电脑,于是本来稍有好转的成绩又一落千丈,那我们说,孩子沉迷游戏到底是谁的错?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这个例子太极端了,我们又没像这样的纵容孩子玩游戏,偶尔玩没问题,自律这件事对成年人来说都很难,何况孩子,偶尔玩,就只是这个极端例子的轻重成度不同,其他,没有任何区别,真心希望孩子们都有更好的娱乐和解压方式,游戏就像大人接触到的赌博,毒品,一样害人。


门老师领进门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样才算是沉迷游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孩子来说,有多少种放松的方式?出门玩,家长没有时间陪,自己出去玩又不安全;不出门,有的家长恨不得一直让孩子做作业,学校布置得做完了,再做课外的。

所以,孩子看电视和玩游戏,都很正常,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因为我们成人的消遣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有的聚会不是都自己要求先上交手机了吗?

只要作业完成,每天电视和游戏加起来,不超过一个小时就不算沉迷。

其实孩子总是偷偷玩游戏,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玩,恨不得让孩子与游戏绝缘,所以孩子就和家长对着干,就偷偷玩。“得不到的,是最好的”,这种思想,孩子们也会有。

认可玩游戏,同时在于与孩子交流,规则感培养,自制力形成上再下些功夫,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

关键的一点:如果还在对游戏好奇的初期,订立规则很重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好了约定一个孩子接受家长也接受的时间。如果已经到特别想玩游戏了,那就在孩子偶尔玩游戏玩的时间短的时候,就夸奖,鼓励,肯定(这是一个做消除网瘾的心理咨询师告诉我的,当然,肯定有相应的细节问题需要处理)

总之,越责备,越于事无补。

举例:我家妞两岁多就跟着电脑学习,长大后跟着她爸爸打红警,大学里,电竞社社长,多次带领团队打比赛获奖,也没耽误学习,并且因为会打游戏人缘也好。


注意力学习力指导师


我个人观点:孩子沉迷游戏,多半是家长的错。

我家妞妞,才两岁多,大人看着手机,不搭理她,她会说,妈妈不看手机。妈妈不看手机。或者,小脑袋也要凑上去看你在看什么?早都会滑屏,会翻页。

一开始看手机,是从给她拍照,让她从手机里欣赏她的照片。后来是录像,她在手机里看着她自己的一举一动,能看好多遍。我们意识到看手机时间长不好,几分钟给她要,她大哭。

从那以后,尽量不让她看手机,所以拍照后来尽量在户外,她一心一意在玩,无论拍照录像她的心思都不在手机上了。

疫情原因,无法出门,有的时候,我也很烦闷。有一次,她闹我烦,我就说,妈妈给你找个动画片看看,就这样,开始看《小猪佩奇》,一开始看10分钟,15分钟,20分钟,到现在30分钟如果关了,还会哭闹。好在,我们大人有时间底线,再哭也关掉。然后全心全意陪她玩一会,她也就不生气了。

还好,我和老公我俩都不玩游戏。同事家的孩子三岁都会在手机上玩游戏。可想而知,这游戏,谁装的?第一次谁教的?

小孩希望大人陪,大人没空,或者自己想玩,就给个动画片,给个手机游戏,换来大人的自由空间。等到孩子上瘾了,又埋怨孩子不自觉。

想起来我妈,她嫌孩子们吵,就说,来来来,看动画片,都不要吵闹了!等她忙完了,就说,我要关了啊。

所以,孩子的问题最终反应的是家长的问题。


幸福小尘埃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古人有他们那个时代的一些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类观点想法虽然有了一些的改变,但是总体的价值观还是求同存异的。

参加读书会


游戏行业的发展背后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有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更有社会大环境的支持,背后透出的应该是社会的高速发展。

但是孩子沉迷游戏,去埋怨互联网;

那如果抢银行,会埋怨银行钱太多?

强奸别人,会埋怨人家长得漂亮,穿的诱惑吗?



孩子为什么要有监护人,说明孩子心智以及其他方面还欠缺很多,需要不断的去学习磨炼。

对于游戏几乎不可能做到合理控制,甚至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控制自我更别提孩子了。

现在我们很多家长其实做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回家以后沙发葛优躺,然后开始了抖音、快手、头条、吃鸡、农药等等,孩子看到以后会不会模仿?

而且很多时候家长嫌孩子烦的时候把手机扔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玩游戏,看动画片,请问家长朋友们,尽到家长的责任了吗?



最后说一下我家的情况,一年级的小朋友,平时几乎不看手机、电视,更别提玩游戏了。偶尔用手机查一下知识,看看诗词大会,在家长陪伴下看看电影,我们给他的习惯是写字、背诗。

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在家长朋友们,孩子得多陪伴!


泰泽成长日记


家长的错


Marx380


孩子沉迷游戏归根结底是大人的错。首先,你得想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在他们小时候需要陪伴、交流,户外运动的时候你为了省事儿,把手机给了他!在你下班回家后刷手机美其名曰放松一下的时候,你又把手机给了他!做为一个大人,你都管不了自己,你能指望一个没有自制力的孩子不沉迷游戏?

养孩子不易,陪孩子更难,如果想让孩子从游戏中出来,你也要当下手机,多给孩子交流,陪她们玩耍,制定家庭规则,作息合理,亲子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