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話說在100多年前,日本著名病理學家“光田間輔”正在推動一項特殊的法案,他在某次會議上說:“歐洲人說我們是無法克服麻風病的種族,是落後的種族,這根本是國家的恥辱。所以我們必須採取最強硬的手段來對付那些麻風病人。”與會代表有人說道:“可是光田先生,據我所知,大部分麻風病人為了不給家人添麻煩,已經在山林裡隱居了。而您還建議建立隔離所,要把他們終生監禁起來。”光田又說道:“你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嗎?只要拍打榻榻米的話,塵土就會拍出來。那些病人就像是他們那樣,一旦與人接觸,麻風病菌就會散發出來,所以監禁是必須的。即便是死,他們的骨灰也必須安放在隔離所內。”

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看到這段對話,大家可能會問了,這麻風病的潛伏性有那麼強嗎?至於把病人一輩子關起來嗎?日本的這項法案最後通過了嗎?在這李夫子很遺憾的告訴大家,通過了!在此之後,這項法案造成的悲劇幾乎持續了100年之久。也有人說正是因為這場悲劇,才會導致日本政府在新冠肺炎流行初期,並不敢採取積極的隔離手段。這又是為什麼呢?日本曾經採取怎樣的嚴酷手段對付麻風病人?這種做法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跨越百年飽受折磨的麻風病人,能不能等到一句道歉?李夫子和你聊聊孤島上的麻風病人。

咱們首先來說說麻風病是什麼?它是一種由麻風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這個病雖然也是通過飛沫傳播,但是跟咱們常常提到的流感、鼠疫不一樣。麻風桿菌感染人的時候,堪稱是神不知鬼不覺。它的潛伏期短的要幾個月、長的甚至超過10年。更加可怕的是,麻風病的致死率雖然不算特別的高,卻會侵犯人體的皮膚和神經,造成患者身體的嚴重畸形。過去人說“吊腳跛行、歪嘴兔眼”,就是形容麻風病人患病後的慘狀。

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咱們再把目光轉向日本,在日本的瀨戶內海上有一座叫大島的島嶼,大家可別看它的名字叫大島,其實這座島的體型特別的袖珍,陸地面積只不過區區0.62平方公里。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這座巴掌大的島上竟然存放了2000多壇骨灰。沒錯,這座大島就是100多年前日本給麻風病人建立的隔離所之一。其實說隔離所那都是好聽的,在上個世紀踏上這座大島的麻風病人,連監獄裡的犯人都不如,畢竟犯罪分子蹲了監獄,只要不是死罪,還有出去的指望。而這些病人被騙上島之後,卻只能在隔絕人世的地方終老。

那麼在這個兩小時就能走完的島上,麻風病人過的是什麼日子呢?李夫子就拿其中一位A先生的故事給大家舉個例子。他在島上足足生活了60多年,1940年,A先生出生在日本高知縣,初中三年級的一天,16歲的A先生髮現他右邊大腿上長了一個栗子大小的疙瘩,很快醫生就診斷出來了,A先生患上了麻風病,他被告知需要隔離治療。A先生那會對麻風病的概念並不深,所謂隔離治療在他心目當中就跟一次短途旅行差不多,他心裡琢磨著,這些人應該是帶他去治病的,過個十天半個月,病治好了,不就能回家了嗎?

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他走的那一天,母親披散著頭髮瘋了一樣的追趕著他坐的大巴車,跟著他跑出去好遠。A先生那時候只是覺得驚訝,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母子倆這一別就是一輩子。到了大島之後,A先生見到了許許多多和他一樣遭遇的人,這其中有不少都是政府給騙來的。那會工作人員是這麼跟病人說的,只是出去治療而已,過個兩三年就能回家了。然而等到了島上,工作人員卻換了一副面孔,比如說A先生,因為他的症狀並不嚴重,所以工作人員會強迫他勞動,照顧那些危重患者,這些人忍受病痛,一天天挨著過日子,而工作人員的態度卻十分冷漠。

即便是分發藥品,他們也是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直接踩在病人睡覺的榻榻米上。藥品都是用冷冰冰的鑷子遞過來的,A先生終於明白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國家並不是想治療我們,只是盼望著我們快點死掉,絕望和恐懼的情緒瀰漫在大島的每一個角落,伴隨了A先生整個少年時光。那麼後面又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呢?A先生說他剛來到島上的那段日子,要是工作人員沒給他安排什麼活計,他就會去做棺材,前前後後竟然做了二十幾口。當時的A先生只是想著,這樣無論什麼時候死掉,都放心了。暗淡絕望的日子一直持續到20歲那一年,A先生遇見了同為病友的姑娘“春美”,兩個人相愛了。然而根據島上的規定,麻風病人是不能生育子女的,要想結婚,他們就必須接受結紮手術。A先生和春美接受了這個條件,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手術過程中出了意外。不久之後,春美竟然懷孕了。孩子的到來並沒有給家庭帶來歡笑和幸福。

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恰恰相反,工作人員粗暴的要求春美打胎,他們還說了,出於醫學研究的需要,打掉的孩子不能埋葬,而是要泡在福爾馬林裡送進實驗室。您說這狠不狠?然而在當時那種情形下,A先生連反對的權利都沒有。為了不讓妻子瞧見傷心,他一個人跑到了山上放聲大哭,生活在麻風島上的病人當中有無數個這樣的A先生和春美。多年之後,當A先生再度回憶起這段往事,也只能悲傷的說“我們這一生,明明什麼壞事都沒有做過……”

看到這兒大家可能會覺得有點疑惑。這A先生是1940年出生的,他20歲那會,二戰都打完了,日本也被美國接管了,怎麼日本對於麻風病人的態度還會這麼野蠻粗暴?跟沒開化的舊社會一樣。其實造成這種慘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咱們得說,日本歷史上瘟疫造成的慘事確實太多了。就說公元737年,那次席捲日本的天花疫情,其實日本列島上從來沒有人得過天花,但737年日本政府往新羅,也就是今天的朝鮮那塊派了一個使團,這下可要了命了。使團在半路一個島上遭遇了突發的天花疫情,整個使團有一多半的人不幸病亡,倖存下來的使者根本沒有什麼隔離的概念。大傢伙一商量,這下使命是沒法完成了,要不咱們就回國。

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於是天花搭上了順風船,就此登陸日本,在日本列島大開殺戒,之後不長的一段時間內,日本全國人口竟然減少了整整1/3。那會兒日本的最高統治者是聖武天皇,這天皇是個狂熱的佛教徒,他曾經砸了一大筆錢修建日本東大寺。今天大家要是去日本旅遊,還能見到這所古建築,那裡保存著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物。當天花來勢洶洶的時候,聖武天皇想得很簡單,那就是向他最敬愛的佛祖求助。然而祭祀祈福的程序一點兒沒用,天花卻依然肆虐,那會掌握朝廷重權的幾位大臣接連沒了命,連聖武天皇的皇子也染病去世,民間甚至也有些地方成了死城,一個活口都沒有留下。

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天花給日本人留下了慘痛的教訓,而時間步入了近代,霍亂又通過英國艦船傳入日本,這會給日本帶來什麼呢?咱們今天再談起日本,都會覺得這是個非常乾淨講衛生的國家。然而近代那會兒,日本可不是這個模樣,京都街頭到處是隨意堆放的垃圾,擱空地上日曬雨淋都沒人管,腐臭的味道飄的滿城都是。這種衛生條件可不就成了霍亂的樂土嗎?1822年,九州那片地方發生了霍亂,患者忽然就開始上吐下瀉、腹痛如絞,短短兩三天就沒命了。一個月之內,大阪就有幾千人死亡,全城的街道都被紙錢鋪滿了。30多年之後,關西到江戶出現霍亂,因為死的人太多,棺材產量跟不上,當時甚至連酒桶都被拿去充當棺材。而4年之後,還是江戶這個地方霍亂再次爆發,7萬人的性命被奪走。火葬場上,屍體層層疊疊堆成了山。

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明治維新以後,霍亂依然沒有放過這個國家。1870年東京爆發霍亂,16萬人感染,10萬人病死,這樣的數字背後是無數支離破碎的家庭,日本人對於霍亂的恐懼也與日俱增,最後到了什麼程度?1879年那會兒美國總統格蘭特訪問日本,正好日本那會又流行起霍亂來,也不知怎麼的就傳出了一個謠言,說格蘭特來日本就是來買霍亂病人的肝膽的,這下可害苦了日本政府。

本來當時都明治維新了,日本政府也沒像過去那樣四處求神拜佛,或者找陰陽師跳大繩,而是派遣衛生員挨家挨戶的拜訪,上門向廁所、汙水溝投放消毒用的石炭酸,還派遣西醫去民間做隔離工作。然而不少老百姓聽信了買霍亂病人肝膽的謠言,認為消毒用的石碳酸是個人肝膽的洋玩意兒,衛生員前腳一走,老百姓後腳就用水把消毒劑衝了個乾乾淨淨。還有人認為這些大夫全是替洋鬼子做事的,沒一個好東西。

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這件事還引發了一場血案,在千葉縣的一個村莊,有人被確診了霍亂,大夫隨後趕到,要求把病人帶走隔離。誰知道當地漁民一聽就氣不打一處來。非說人家是想摘病人的器官,竟然拿著竹槍將大夫活活捅死了。您說這上哪說理去?這種防禦態度,最後的結果相信大家也猜到了,明治時期的日本,雖然把大清帝國和沙皇俄國都打得不輕,卻被霍亂擼走了37萬人的性命。

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正所謂多次被蛇咬,自然年年怕井繩。因此日本政府自然視麻風病為洪水猛獸,不過對麻風病人如此苛刻,還有國際因素的影響。這又是從何說起?因為麻風病是通過飛沫傳播的,所以跟病人密切接觸的家人最容易中招。搞了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以為麻風病是一種遺傳病,直到1873年,有人在顯微鏡下發現了麻風桿菌,證明這是種傳染病。這下歐洲人可慌了神了,麻風病在歐洲已經消失了多年,但它在亞洲卻依然肆虐。所以害怕麻風病席捲全球的歐洲人就放話了,無法控制麻風病的種族是落後的種族,需要時刻警惕他們把麻風病傳染過來。

日本人一聽,啥玩意兒?我這都寄身世界列強了,你還罵我們是落後種族,可是那會日本人又不敢和歐洲叫板,只能把這股子氣都撒在了麻風病人的身上。咱們開頭提到的光田間輔,便開始大力推動隔離麻風病這項法案的頒佈,用強力手段把全國的麻風病人都抓進隔離所終身監禁。這樣不人道的做法,非但沒有受到譴責,還讓光田間輔譽滿全國,政府授予了他日本文化勳章,讓他做了國立長島愛生園麻風病療養所的首任所長,甚至稱他為日本的治麻風病之父。

至於那些從來沒有犯罪,只是不幸感染的麻風病人的死活,沒有人在意。其實到上世紀50年代,國際社會已經一再證明麻風病可以治癒,治癒後不會傳染。日本政府卻慢吞吞的拖到了1996年才廢止了隔離麻風病病人的法案。在近百年的時間裡,超過2000名麻風病人死在了大島上,甚至他們害怕外面的親人因為自己遭受歧視,很多骨灰罈上留下的也都是假名字。而即便是倖存者,他們由於與世隔絕太久,加上自身殘疾,已經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

日本一個旅遊景點,居然是麻風病人的隔離所,延續百年的恐怖隔離

在禁令解除之後,有些人嘗試過離開大島,最終卻又不得不回來。在自己既熟悉又痛恨的地方度過剩餘的人生。後來倖存的麻風病人開始聯合起來狀告日本政府,希望他們能夠對自己被監禁的一生有個交代。最終在2001年7月,日本政府向這些麻風病人支付了800~1400萬日元不等的賠償金,與這些受害者達成和解,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公開致歉。然而比起這些人受到的歧視和傷害,這樣的賠償和道歉,又能彌補什麼呢?如今大島上仍然生活著56名麻風病康復者,平均年齡84歲。廢棄的宿舍樓已經被改造成了藝術節、會場、資料陳列室和咖啡館。政府還在島上增設了鎮魂碑和紀念堂,現在有很多志願者在努力吸引遊客來大島參觀。

銘記過去的教訓,才能在未來面對再一次的危機之時,能夠審慎的解決問題,李夫子也希望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能夠攜手攻克難關,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