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为何选择与抖音签约?视频带货前景如何?

罗永浩为何选择与抖音签约?视频带货前景如何?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公司社招看中的“能力合适”,是指你过往的工作经验和岗位要求能够对得上,并且最好你可以有一些超出岗位期望的能力。对于小公司想往大公司跳槽的职场人来说,个人能力将是大公司社招非常看重的一点。如果你想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那就一定要有一些超出岗位要求的能力——能给 HR 带来“惊喜”的能力。而从大公司出来的人,往往受过同样完备的训练,操盘过规模相似的案例,思维都是一个固定套路。想要脱颖而出,你就必须做过和他们不一样的事情。Allen Zhang 建议你,如果你想打败其他求职者,那就对照岗位的招聘要求想想自己有没有额外加分的本事在。

今日商业科技焦点:
✅罗永浩为何选择与抖音签约?
✅视频带货前景如何?
✅日本制造业的未来出路在哪?
✅打败微信的机会在哪里?
✅华为发布 2019 年年报 称今年要活下去


罗永浩为何选择与抖音签约?

直播带货的热度貌似是只增不减,罗永浩最近也高调宣布进军直播电商,并很快与抖音签约。
先别操心老罗带货胜算几何。各个商家更关心的,或许是自己该在哪儿以及如何卖货。
抖音、快手、淘宝直播和腾讯直播这四大直播电商平台分别是怎样的流量逻辑?运营者又该如何据此采取具体的运营策略呢?

抖音的流量逻辑:重算法轻粉丝

抖音推荐算法背后有一个简单的函数公式:y = F ( Xi , Xu , Xc ),包括三个维度的变量,即用户、环境、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我是谁、我在哪儿、我想看什么。
冷启动时,系统会给视频分配一个初始流量池,播放量 300 左右,分别给账号粉丝和可能喜欢该视频的用户两部分人。此时系统会根据播放率、评论率、点赞率、完播率来给视频计算加权。加权计算后的视频如果符合二次推荐的要求,会被推荐到第二个流量池,3000 左右。然后重复第二步的操作,统计数据,再推荐,每一次推荐都会获得更大的流量。反之,如果某一次数据不达标,就会暂停推荐,流量止步。



快手的流量逻辑:社交+兴趣

快手优先基于用户社交关注和兴趣来调控流量分发,主打“关注页”推荐内容。
在视频内容端计算视频相似度,根据用户填入的标题和描述、发布位置等为视频打标签,在用户端分析用户行为并通过社交网络描绘用户画像,再进行匹配二者。快手流量逻辑可以被形容为由“陌生人社交”转变为“粉丝老铁社交”,由“公域流量”转变为“私域流量”;发帖人的“风格”/“人设”越明显、越强大,私域流量就会越紧密。

淘宝直播的流量逻辑:主播的「经验+专业」分级运营

淘宝直播已逐渐从内容过度到主播的“经验+专业”分级运营的阶段。2019 年 3 月,淘宝直播推出了 「主播成长」的体系,而淘宝主播等级是反映主播影响力的,想要提升自己的等级,主播需要积累经验值和专业分。除了主播的分级运营之外,淘宝平台同样有一套规则进行流量的分配,主要有标签竞争、层级攀登、活动排名三个评判原则。直播界的“按劳分配”,永远是留给少数“冒尖”的人。但在淘宝系里,流量倾斜的判断点,同样会以内容建设为核心。做好内容建设,依然是提升流量的重点。


腾讯直播的流量逻辑:工具化的社交裂变

腾讯直播已全面开放公测,分为看点直播+小程序直播。腾讯以“看点直播”的工具形式为主,通过已有的个人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企业微信和投放腾讯广告,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由主播自行获取平台流量。2020 年微信小程序的布局重点是建设商业场景,推出最新的官方小程序直播组件“看点直播”,帮助商家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闭环。
✨ 如果你是商家,会如何在几大直播平台中做选择?为什么?#互联网 #产品

视频带货前景如何?

2017 年微博移动端推出微博故事,面向 UGC 短视频社交;2018 年年底上线了专门的视频社区,并在 App 底部拥有了独立入口。但作者赵虹宇发现今年微博单独针对视频类创作者的系统扶持计划,还是头一次。

视频消费逐渐成为趋势
1.微博始终是受益者
1) 一直以来,微博都是品牌客户在社交媒体投放渠道中的首选之一,其用户基数、粉丝经济、话题引爆能力是其他平台不能相比的。


2) 18 年底以来,国内广告行业一直相对颓势,微博的营收也受到了影响,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如此,在用户流量方面,微博其实是受益者之一。一方面,整体经济状况不佳使得企业们纷纷削减广告预算,另一方面,用户流量达到新高。
2.视频内容来引导消费已是趋势
1) 2018 年 6 月,快手就新增“快手小店”入口,联合有赞进军短视频导购;年底,抖音上线“小黄车”功能;
2) 2019 年 6 月快手又接入拼多多、京东,打通主流电商平台;李佳琦和薇娅又带火了直播电商。
3) 去年 12 月,微博上消费垂直 PGC 内容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环比提升近 30%,视频消费时长环比提升 40%。

抖音、快手、B 站都在争夺创作者
1) 去年抖音就开启 DOU 知计划 1.0 和 2.0,针对知识类创作者推出成长计划,提供体系化创作工具。2020 年,抖音直播推出“百万开麦”扶持计划,鼓励抖音达人开直播。
2) 快手方面,早在 2019 年 7 月就发布“光合计划”。同年又推出“教育生态合伙人计划”,为参与者提供高达百亿次曝光的精准流量资源;
3) 2019 年 B 站推出“Vlog 星计划”;9 月上线 B 站知识创作者扶持计划;同年 11 月宣布上线“音乐星计划”以及“音乐 UP 主培养计划”;今年 1 月 又开始招募时尚博主。


电商直播的四场战事
1.淘宝直播 VS 拼多多/京东直播
Tech 星球发现,淘宝直播在极速狂奔过程中,不仅成绩是最出色的,而且培育出了李佳琦和薇娅两大顶流主播。但拼多多和京东的电商直播业务,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2.抖音 VS 快手
市场都低估了抖音和快手的直播收入,2019 年直播行业的收入中快手和抖音占一半。过去抖音广告收入占比超过 90%,此番闯入电商直播领域后,本就以直播为主营收的快手势必会打响保卫战。
3.斗鱼 VS 虎牙
二者无论是营收和用户数都差别不大,2020 年拓展的电商直播业务,无疑能大幅提升二者的营收和用户数。至于谁提升的更明显,则看谁的电商直播业务做的更出色。
4.小红书 VS 微博
从目前看来,小红书内测的电商直播模式,更类似快手的直播路径。而微博则是从开放话题平台沦为电商广告集结地。

✨你认为视频带货在未来的趋势走向怎么样?你如何评价视频带货?#短视频 #电商 #微博

日本制造业的未来出路在哪?

中欧商业评论解析了日本“可视化 4.0”的制造业升级概念。日本管理专家木村敬尚和沼田俊介在《可视化 4.0:物联网时代日本制造企业如何恢复盈利能力》一书中称,可视化 4.0 就是工业 4.0。该书的一些观点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制造是根基,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但现在制造业,关键不在于生产什么,而是要明白如何能够盈利。日本企业的优势在于以一线团队实力为基础的精细化操作和持续不断地寻求平衡点。花太多时间研究产品,在当下有些不合时宜。工业 4.0 对日本企业的影响将不再限于一线团队的改善活动,将价值链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进行整体扩展,就可以看到除了制造工序还有很多其他赢利点。

“工业 4.0”并不限于一道工序、一个工厂或者一个企业,它能打破企业集团体系或者产业链上下游的壁垒,将一切串联起来,实现“制造业整体的可视化”,来应对物联网的发展。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对应了四个可视化阶段——成本可视化、流程可视化、盈利点可视化和实时动态可视化。

与大部分人的直觉相反,80%的成本是在进入生产流程之前确定的,而量产后通过改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的余地只占 20%。制造业还常常陷入到成本陷阱中,因此两位作者提出对于重工业企业来说,通过产品周期实现成本可视化是企业不得不具备的能力。



日本制造业人员流动性小,其实也成为了束缚,因为太多内容是人传人“暗箱化”而非像人员流动性大的美国企业会把经验标准化,减少人为因素。而分清楚作为企业竞争力可被“暗箱化”的内容,标准化可以促使采用外包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则需要关注盈利点可视化,也可以说是“服务模式”可视化,这既关于商业模式,也涉及企业数据的哪些开放,哪些自持。制造业闭门造物的时代已经结束。比如大型机器,可以通过租借给 B 端客户,通过提供长尾服务来盈利。

并且通过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理应成为制造业重视的部分。机器的使用、损耗,不仅是有助于提升产品服务,更有助于制造业了解客户的企业运作情况对其征信情况有所了解。当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变成长期服务关系后,用户长期支付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获客成本的控制、解约率的控制,以及盈利问题等将得以解决。两位作者提出,在白色家电领域或住宅设备领域,有实力的厂家完全有机会成为“家庭内部数据的平台运营商”。#制造

“十里村”认为,关于谁能打败微信,这不是最新热点,但是个老问题。无论是创业小企还是互联网巨头,都幻想着撼动微信在社交领域的地位。

天下苦微信久矣!
1.群雄并起,微信独大
米聊和易信看似气势汹汹,战火不断,但始终难以与微信匹敌,纷纷折戟。来往一蹶不振被迫转型阅后即焚软件点点虫,米聊则无人问津。
2.2019 年社交依旧扎堆
从 2014 年起,微信一骑绝尘毫无对手,期间有诸多产品也只是昙花一现。直到 2019 年,看似迎来了社交领域的新风口,但目前来看,没有一个有着亮眼的表现。
3.做社交的真实目的
做社交,就是因为有了人,业务的开展就充满了诸多的可能性。如果不做社交则难聚人,业务的发展的就受到了各种制约。比如被封号、封链接、屏蔽等。
4.为何屡战屡败
1) 专业积累少
我们看市面上任何一个入局的玩家,在社交领域都没有积累,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大公司, 如果项目不成就解散了,人员也流失了,而过往的项目经验也没有沉淀下来。过一阵子,项目又重启了,又是一推新人。


2) 新流量渠道有限
现如今腾讯、百度、阿里、头条牢牢把握了互联网上的主要流量,而每个平台自身又同时在做社交产品。推广过程中,就存在着很大的冲突。
3) 用户使用成本高
导致用户使用的成本增加,不仅是个人熟悉使用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身边同样在使用产品的用户。这对于用户来说没有必要,而且许多中小 app,用户缺乏信任基础。

微信为何能活这么久
1.QQ 助力
微信之所以能快速得到发展,早期与 QQ 的导流有关系很大,当时经常能在 QQ 的聊天窗口看到微信的广告。
2.利益关系
现如今,几乎人人都有微信,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只要打开微信扫码添加好友或者拉入微信群就能交流,开展业务合作。
3.生态能力
微信从聊天、支付、公众号、短视频、小程序、城市服务、企业服务等等。囊括了日常生活、工作、商务、休闲娱乐等方面,微信产生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打败微信的机会在哪里
1.看清微信的本质

微信诞生于移动互联网,它发挥的最基本作用是链接,链接人,链接商品、链接服务、链接信息等等。而它期望建立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生活方式,而我们用的微信号就是进入这个网络的唯一识别 ID。
2.新的载体诞生
如果以后手机不是唯一入口,餐桌、电脑、电视机等等都是我通向网络获取知识、信息、联系其他人的载体时,微信就不会显得那么重要了。

✨你认为有软件能打败微信吗?如果有它会是怎样的一款软件?#微信 #社交

华为发布 2019 年年报 称今年要活下去

31 日,华为发布了 2019 年年报。数据显示,当期实现销售收入 8588 亿元,同比增长 19.1%;实现净利润 627 亿元,同比增长 5.6%。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华为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达 1317 亿元,占当年销售收入比重的 15.3%,是当年净利润的两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点评称,2019 年在极为严苛的外部挑战下,华为整体经营稳健。不过 2020 年将变得更加困难,公司将全年处于美国实体清单下,产业界预测华为的储备零部件即将用完,这对于华为供应链的连续性将是严峻的考验。而突发的疫情也是华为没有预想到的情况,目前很难对业绩做出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徐直军表示,“2020 年华为力争活下来,争取明年还能发年报。”

商业科技创投圈

产品服务推特圈

卫星授时研究所

功夫英语精进圈

热搜头条娱乐圈


微信公众号:商业科技创投圈(spark-sha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