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善用生氣的力量

【薦讀】善用生氣的力量

做為家長在關注孩子情緒和學習的同時,我們也會產生這樣的那樣的情緒,比如:看到孩子做的好的時候會有開心的情緒;看到孩子不聽話或者是孩子的行為不是我們期待的那個樣子時會有憤怒的情緒。

任何情緒的出現都是一種信號,在向我們傳遞信息,重要的是我們怎麼解讀它帶來的信息?比如:看到孩子做的好的時候會有開心的情緒。開心的情緒背後就是孩子的行為符合家長對他的期待;看到孩子不聽話或者是孩子的行為不是我們期待的那個樣子時會有憤怒情緒。這種憤怒情緒往往背後是惱和羞,為什麼惱?是因為對現狀無法改變,更多的是失控的挫敗感,同時這種體驗是我們不願意不喜歡的。因為失控帶來的恐慌感、挫敗感會淹沒到我們,我們不想被淹沒,就要奮起反抗,這時候惱就產生了。伴隨著也會有對自己的憎恨、自責、自我攻擊或者後悔出現。那羞是什麼?羞來自與他人進行比較和別人對你的評價。羞是覺得發生了某些事,可能比不上別人或是讓人看不起,那一刻,我們可能恨不得這樣的事從來沒有發生過。

我的孩子怎麼可以這樣呢?我怎麼生了這麼個孩子,他這麼懶這麼笨可一點也不隨我啊?

羞愧感,讓我們特別想快點做些什麼改變這件事,在沒有能力改變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心裡就會去找個人負責,誰造成的?孩子啊!要不是他我怎麼會生氣呢?這時孩子變成了你的出氣筒,於是就把這種生氣的力量變成發火的動力,衝著孩子去了。這時候說出來的話沒有最傷人只有更傷人,想著通過激將法讓他知恥後勇,結果卻把孩子打壓的頭也抬不起來,什麼也不想做了。

真正激發憤怒的不是孩子做了什麼而是你無法掌控的現實。 當一件事脫離了我們的掌控,就讓我們對孩子未來的一些事有了深深的焦慮感,就會特別希望快點控制住 。我們總覺得和孩子本應該親密無間,可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似乎於父母越走越遠,這時候父母感覺被忽略,對於這種分離有一點恐懼。這種恐懼也會讓人生氣。

生氣的背後有這多麼的信息,帶著那麼大的力量,我們怎麼用情緒帶來的力量支持孩子的成長呢?

  • 放下管控。接受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單是身體上的獨立,還有人格的獨立,思維的獨立,行為的獨立。孩子不可能永遠依賴我們,我們不可能永遠掌控孩子,讓我們帶著力量放下我們要掌控孩子的想法,聆聽他的想法,他的心聲,以適應孩子年齡階段的方式去和他相處。同時接受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允許他在不斷地嘗試中獲得經驗。人生的跑道我們不可能替孩子完成,我們能做的就是做他的人生教練,做他的陪伴者,把他送上合適的跑道並祝福他跑的更遠。
  • 看到期待。情緒下面是期待。看到自己情緒下面的那個期待是什麼?我們要用有力量有魔力的語言模式來和孩子交流,讓他關注到我們,聽懂我們,回應我們。
  • 表達情緒。父母的情緒是屬於父母的,與孩子無關,父母把情緒留下,表達你看到的事實和感受,用正面描述說出你的期待和請求。比如:看到你疫情期間上網課,課開始了你還沒有坐下來,也沒有把上課的文具和書準備好,媽媽很生氣、很擔心。假如你能把自己上網課學習這件事做好,提前把上課用的文具和書準備好,並且能專心聽課,媽媽會感覺好多了。

負面情緒是炸藥,爆發出來把人害。弄得自己思維窄,害得他人不愉快。善用生氣的力量,也就是把負面情緒可以通過表達你看到的事實和感受,說出你的期待和請求來進行轉化,這樣的溝通能讓自己感覺好受一些,孩子也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了?今後怎麼樣去改?如此這般,父母就能給到孩子力量,同時也能支持孩子未來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