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银行为何连续两年亏损?

一、锦州银行重组公告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4月1日早间,锦州银行在港交所公告称,拟进行重大资产重组,4月1日上午九时起停牌。计划中的资产重组将能够提高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

3月31日晚间,港股上市银行锦州银行发布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锦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2.45亿元、-11.25亿元,其中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

资产规模也出现下降,截至2019年末,锦州银行总资产为8363.07亿元,较2018年末小幅下降1.1%;总负债为7765.00亿元,较2018年末小幅下降1.1%,其中吸收存款为4064.83亿元,同比下降8.8%。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19年末锦州银行不良率为6.52%,较2018年末提升1.5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27.28%。资产减值准备增加59.2%至364.68亿元。

截至2019年末,锦州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7.47%、6.41%和5.14%。接近“持续经营触发事件”5.125%的标准。“持续经营触发事件”指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5.125%(或以下)。

锦州银行为何连续两年亏损?

二、锦州银行是东北地区发展较快的地方银行

锦州银行总部位于环渤海大湾区核心副中心城市之一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西部中心城市,是辽宁省在港股上市的两家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之一(另一家为沈阳盛京银行)。

锦州银行成立于1997年1月22日,总部位于辽宁省锦州市,2015年12月7日港交所上市(股份代号:0416),在全国设立15家分行,员工超6000名。

2018年以前,锦州银行财报一直都非常好看,算是城商银行中的佼佼者。据其财报,2013-2017年的5年时间里,该行营收增长3.79倍,净利润规模从2013年的13.55亿元增长至90.9亿元,增长约5.7倍。而在2018年却突然急转直下,一年亏损45.38亿元;到2019年亏损依然停不下来,2019年亏损11.25亿元。

三、锦州银行亏损原因

根据新浪财经相关报道,造成亏损原因,主要和掌舵锦州银行17年的前任董事长张伟有关。根据该报道,张伟被控或与锦州银行资产损失有关。“据多位接近张伟的锦州金融圈人士介绍,张伟除了把控锦州银行体系内的人事任免、大额信贷方向外,甚至还介入当地某些政府职能部门人员的任命”。 2019年7月,张伟试图逃亡国外,在北京机场被拦截后突然死亡。

其实早在2015年,时代周报也曾报道锦州银行与太阳能企业汉能集团关系密切。2015年5月20日,汉能薄膜发电股价大跌46.95%,市值蒸发1443亿港元。对此,该报道曾表示锦州银行于2014年向汉能薄膜发电提供80亿元大额贷款,其中,锦州银行的理财产品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中也有汉能集团的身影。在锦州银行官网公布的2008-2010年,锦州银行前十大股频繁调整,更换达数十次,包括宝塔石化、华泰汽车等股东。

2019年12月16日,锦州银行领导班子大换血,迎来新“掌门人”,辽宁银保监局批复工行两位“老兵”魏学坤、郭文峰的任职资格,分别任锦州银行董事长、副董事长,郭文峰出任该行行长。此前已经批准更换包括魏学坤在内的锦州银行10名董事任职资格,以及锦州银行4名独董任职资格。

2019年7月28日,工商银行、信达资产、长城资产宣布投资入股锦州银行。其中,工商银行全资子公司工银投资受让的股份数占锦州银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0.82%。中国信达受让锦州银行的内资股股份,占普通股股份总数的比例为6.49%。工商银行、中国信达均表示,本次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今年4月1日发布的停牌公告,是锦州银行自去年以来第二次重大资产重组。

四、地方城市商业银行规范管理任重道远

发展地方商业银行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很多一些地方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项目融资的工具,高利息吸收存款增加了地方商业银行运行成本压力,个别地方银行长期被某些人控制,这些原因加大了地方商业银行的风险,地方商业银行接连出现地震应该值得警惕。此前大连商业银行等多家地方商业银行也因同样原因被迫重组。

虽然锦州银行要面临重组,但是老百姓关心的存款风险问题目前不存在。根据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规定,存款50万元以下的,一旦银行破产,由保险公司赔付,最高额度是50万。

相信,锦州银行经过再次重组,运营管理进一步规范,银行运行质量会不断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