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3月初,一封來自湖北省慈善總會的感謝信發送到了第一臨床學院老師和同學們的手中,信中表達了對同學們在抗疫期間的辛勤志願活動的誠摯感謝。這些同學到底做了什麼?一起來看!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當前,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32名學生頗感欣慰。2月17日以來,身處全國10多個不同省市的他們,在省慈善總會的組織和指導下,在線下沉到該會海外物資捐贈組所轄的5個小組中,協助海外華僑華人向湖北捐贈急需的抗疫醫療物資,並追蹤每一件捐贈物資的去向。

截至3月28日,在他們的參與下,已有4000多萬件海外捐贈物資分發到湖北抗疫一線。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堅持帶病工作 製作海外採購指南

疫情發生以來,海外華僑華人從世界各地採購醫療物資馳援湖北。然而,因標準不統一、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增加了他們採購、配送物資的難度。由此,省慈善總會海外物資捐贈白名單組應運而生。

在於凱旭、孟子芸的帶領下,該組6名志願者比對國內外醫療物資標準,廣泛瞭解省內抗疫一線需求,梳理出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12類、526個型號的醫療器械白名單,成為海外華僑華人的“採購指南”。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他們都是‘競爭’上崗的,為抗疫服務從不叫苦叫累。”省慈善總會海外物資捐贈組帶隊老師華紫秀介紹,3月5日,孟子芸因發燒被送至醫院檢查、治療,她沒有告訴老師,堅持帶病工作。所幸,最終排除新冠肺炎。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陳穎主要負責篩選防護服白名單,面對國外網站裡滿是專業術語的英文介紹,曾一臉茫然。她及時調整心態,開啟“備考模式”,夜以繼日地學習醫用防護服知識,對主要品牌的醫用防護服進行比較,並不時請教藥監局的老師。如今,她成了白名單答疑“小專家”,獨立完成了50多種型號防護服的資質辨別工作。

半夜溝通國內外 急助捐贈物資通關

隨著國外實施醫療物資出口管制、停航等措施,很多物資改變了運輸路線,或是捐贈方未按程序捐贈,致使物資過不了海關。這時,急需海外物資捐贈組協助處理。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2月17日,龔澤彬在對接C組上崗首日就遇到棘手事,當晚近24時,他剛躺下休息,聽到微信提示音,打開一看,美籍華裔Chris在微信群裡求助。

原來,Chris的一位朋友讓孩子從澳洲帶了一批醫療物資到廣州,準備快遞給武漢醫院,因未按規定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辦理捐贈手續,人和貨物被扣在了廣州機場。根據抗疫物資進口規定,由湖北省慈善總會向武漢海關出具證明,核實無誤後即可聯繫廣州海關放行。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當時已是凌晨1時,龔澤彬主動與Chris聯繫,拿到捐贈物資待審文件後,與武漢海關工作人員聯繫,經對方與廣州海關協調,放行了扣留的人和物資。天亮上班後,他按要求向武漢海關補辦了省慈善總會的證明。

因工作態度和能力突出,他後相繼被推薦為對接C組副組長、組長。

帶頭苦幹加巧幹 確保每筆捐贈可追蹤

吳雨璇原本在對接B組工作,她發現各組之間缺乏數據溝通,易導致捐贈信息混亂,建議成立統計信息組,完善物流數據,追蹤物資去向。她的建議被採納,被任命為統計信息組組長,同時兼顧對接B組的工作。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要處理的歷史數據龐大,每一個數字、幣種、單位,每一項物資品類標號,都不容有誤,壓力很大。”吳雨璇說,每個人都身兼數職,做完對接組的工作,接著做統計組的事,不少同學還要上課、寫論文。

作為負責人,吳雨璇除了事事帶頭幹,還要想辦法把工作做得更好。那段時間,她每天凌晨1點才完成統計組的工作,別人休息了,她還要自學數據處理技術,經常忙到凌晨3點才睡。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做好對接B組工作的同時,吳雨璇和同學們很快追蹤和轉移完統計組的歷史數據,並對每天的新數據進行梳理和統計,為整個海外組提供了詳實、精準的信息支撐,確保了每一筆捐贈物資去向可查、落到實處。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讓我們一起認識他們:

這封感謝信,自帶青春戰疫BGM!

不畏險阻

迎難而上

青春戰疫

華中大青年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