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質子”外交: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

古代“質子”外交: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

戰國諸侯

中國古代的“質子”,也就是人質的意思,通常是由王室的男性成員“公子”擔任,抵達他國作為政治互信的象徵和籌碼。質子主要出現在先秦時期,各個諸侯國在混戰的過程中,時不時需要質子作為結盟或停戰的信物

然而“春秋無義戰”,諸侯國出爾反爾、撕毀聯盟是很常見的事情。這種情況下,殺掉“質子”就是一個合理“洩憤”的選擇。此時,可憐的質子就像一個被拋棄的棋子。但是,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質子的真正作用是什麼呢?

一、質子的由來

1、質子的出現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見鄭莊公久不來朝,打算分權給虢公,鄭莊公怨恨周平王。周平王說“沒有的事。”於是周王、鄭國交換人質證明互信:周平王的兒子狐在鄭國做人質,鄭莊公的兒子忽留在周王室做人質。周鄭二國交換人質以後,鄭莊公繼續留在朝廷輔政。

此事被稱為“周鄭交質”,是質子的起源。此事是“天子衰微”“禮樂崩壞”的標誌,是春秋時期的大事件,也使得鄭國的地位大幅上升。

為什麼這件事代表“天子衰微”呢?這是因為,周平王是天子,是中國的君主,而鄭莊公只是他手下的一個諸侯。在西周的禮儀當中,諸侯為天子效力是理所當然、不容置疑的事情。但到了春秋時期,周平王身為天子居然需要交換人質,才能號令鄭莊公——這還哪有一點“君臣之禮”?天子號令不動諸侯,顯然是“天子衰微”了。

古代“質子”外交: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

周王室

2、質子成為“信物”

整個春秋時期,只有六次交換質子的記載。而到了戰國時期,交換質子的風氣開始興盛起來。交換質子作為停戰協議的條件、抵押品,或者結盟的信物,是最常見的用法。質子多為諸侯國太子或王子、公子。

公主是不會作為質子來使用的,一般公主到他國都用於聯姻。實際上,當時的公主結婚時嫁給他國的王子、公子是正常現象,不一定都有政治作用。質子則不同,必須選擇天子或諸侯國王室的男性繼承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對他國進行一定程度的威脅——“你開戰我就殺你兒子”,在重男輕女的社會,這話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基於這種情況,質子的處境一般是不如嫁入他國的公主的。各國也不傻,都會盡量選擇敵國比較有價值的王子、公子做為質子。

其中也不乏當了質子之後回國繼位的公子,例如楚考烈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異人)等。儘管如此,從歷史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保障的作用並不大——各國都不會因為一個質子而犧牲自己國家的利益。君子曰:“信不由衷,質無益也。”沒有信義,質子就沒有任何用處。

二、質子的政治作用

1、質子“棄子”

歷史無數次證明,王室繼承人的血緣關係,在各國諸侯的野心面前,是真的一文不值。質子當中不乏客死他鄉、身首異處之人,史書上卻鮮有記載,似乎不值得為這些失敗者寫書。甚至還有比殺死質子更殘忍的例子:楚考烈王曾在秦國為質子,並且他娶了秦昭王的女兒為妻;後來楚考烈王叛逃回國繼位,秦昭王非常生氣,便殘忍地殺死了楚考烈王的夫人,也就是他唯一的女兒。

為什麼一國王子、公子,竟然會被當做棄子

呢?這和當時各國野蠻的軍閥政治是分不開的。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國家,中國當時名義上還是一個國家,但其實已經陷入事實上的分裂。西周諸侯國及泛諸侯國共一千二百個,在春秋時期它們開始不斷互相吞併、兼併,到了戰國末期,只剩下七個大國和數個小國。

古代“質子”外交: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

互相攻伐

歸根結底,當時,土地是至關重要的戰略、經濟資源,而生產力的低下,使得各國必須要掠奪土地和人口才能維持巨大的戰爭消耗,而越是掠奪,需要消耗的資源就越多,所以更需要掠奪——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尤其是戰國時期,各國發動戰爭的首要目標並不是爭奪最高權力,而是在爭奪匱乏的自然資源。土地這種自然資源,是各個諸侯國能夠存活下來的唯一保障。

所以,這樣看就很清楚了,對於各國的諸侯來講,一個兒子或者兄弟並不能和國家存亡相提並論。諸侯們只有手握土地才能發動戰爭,從而保證本國的地位和手中的權力。亡國之君過得不見得比奴隸強。這種情況下,一個質子如果不能換得土地,那要他還有何用?實際上,楚考烈王沒能阻止秦國攻打楚國,異人也沒能阻止秦國進攻長平,質子“止戰”的效力,基本接近於零。

2、最複雜的一位質子

《戰國策》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一文,似乎暗示“交換質子可以停止戰爭”。當時,趙國趙惠文王去世,而新登基的趙孝成王年幼,所以趙太后“垂簾聽政”。此時秦國打來,趙太后聽從觸龍的建議,令長安君為質子,停止了這場戰爭。

不過,長安君為質子,並非停止了戰爭。《觸龍說趙太后》一文與史實略有不符。《戰國策》畢竟是後人所做,《觸龍說趙太后》一文的創作時間,和此事發生的時間相差二百多年,如同今日之人描寫乾隆年間的事件,其真實性可想而知。文中不乏美化洗白、便於政治宣傳的嫌疑。實際的情況,則更為複雜,其含義也更為深遠。

  • 不符史實的“止戰之術”

首先,《觸龍說趙太后》中的事件發生在前265年,是長平之戰之前,

此時的趙國不僅不弱於秦國,且軍力、人口、存糧都大於秦國。並且在前269年的閼與之戰中,趙奢率領9萬趙國軍隊將秦國胡傷、白起率領的數十萬秦軍擊敗,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所以,此時的趙國交換質子的行為,和“停止戰爭”毫無關係——倘若真打起來,此時的秦國也未必是趙國的對手。

古代“質子”外交: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

  • 無從安放的“緩兵之計”

那麼,趙太后這樣做是不是“緩兵之計”呢?交換質子的行為是否延緩了秦趙之間的決戰呢?從趙國的角度講,表面上好像是延緩了“長平之戰”的時間,彷彿是延緩了趙國的滅亡。但是,只要結合其他史料,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史記·平原君列傳》所記載,長平之戰是趙國高層尤其是平原君“利令智昏”,政治誤判導致的,是一場本可以避免、完全不必要、時間地點均不合適的戰爭。這場戰爭起因實際上是趙國吞併了秦國苦心攻打的上黨地區,等於是趙國變相挑起了長平之戰。如果不是趙國高層對上黨地區的極度貪婪,趙國完全可以更有利、更有效地與秦國決戰,且決戰地點必然不會是長平,是趙國高層對戰略、地形、戰術的誤判葬送了趙國。

所以,此時的趙太后以長安君為質子,根本談不上什麼“緩兵之計”。因為長平之戰是趙國變相挑起的,並非秦國主動進攻趙國,而是趙國派兵遠征一塊即將屬於秦國的土地。也就是說,交換質子這件事,和長平之戰的發生時間沒有任何關係。無論是從邏輯上,還是從政治上,一個質子都根本影響不了兩個國家之間的生死決戰,“緩兵之計”的假說,根本無處安放。

  • 政治意志測試題

如果結合秦昭王這位爭議巨大的秦王一貫的政治作風來討論,那麼便能窺探出《觸龍說趙太后》一文背後的真相。秦武王扛鼎而死之後,秦昭王在兄弟相殘中成為勝者而繼位,成為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王。秦昭王經歷了趙武靈王、趙惠文王、趙孝成王三個時代,也被《戰國策》《史記》等史書中記載為一個類似“反派”的角色。

古代“質子”外交: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

趙武靈王

秦昭王和趙武靈王並存的時期,秦國是無力與趙國對抗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進行改革,使得趙國國力大幅上升。此時的秦昭王和宣太后(羋月)都不敢對趙國發動戰爭,也不敢對其挑釁。然而,沙丘宮變之後,趙惠文王殺父誅兄

繼位,內亂中趙國損失了很多精兵良將,形勢逐漸改變。

秦昭王與趙惠文王之間,發生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等經典故事。這一系列事件表面上都說明了趙國名臣強將上下一心,美化了趙國,將趙惠文王放在一個知人善用的“明君”的位置上。但是,如果對比趙武靈王時期,秦昭王、宣太后低頭默默發展的樣子,就可以知道,秦昭王此時已經不是那麼害怕趙惠文王時期的趙國了。

此時的秦國實力還是略低於趙國的,但卻敢不斷挑釁趙國,秦昭王如此囂張的原因並非是實力,而是政治意志。無論是索要和氏璧,還是要求趙惠文王敬酒,都是政治意志的測試題——秦昭王想知道,這個殺父繼位的趙惠文王,是否超過了趙武靈王,到底有沒有其父親那樣的戰鬥意志和改革勇氣呢?顯然,趙惠文王對外不敢對秦作戰,而是依靠文官個人能力、帶著和氏璧涉險;對內依靠臣子個人魅力化解內政矛盾,趙惠文王顯然沒有他老子那麼可怕。

所以,如果以這樣的思路來看《觸龍說趙太后》,就會發現事件背後隱藏的真相——趙孝成王的政治意志,連趙惠文王都比不上!坐擁趙奢、廉頗、藺相如、平原君這樣的名臣,手握戰國當時規模最大的正規軍,全都發揮不了作用,居然低聲下氣到了要主動交出質子“止戰”的程度,並且誰都知道質子根本沒有實際作用,這樣真的可以說是“龍生豬,豬生鼠”了。

古代“質子”外交: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

也就是說,在秦昭王看來,所謂的“質子”,根本不是政治籌碼,也根本和軍事沒有任何關係。這純粹是秦昭王給趙國高層出的一道政治意志測試題,就跟和氏璧、澠池敬酒是一個道理,不過是想看看新晉趙王的水平而已。然而,趙孝成王和趙太后在此事上的妥協態度,恐怕令秦昭王也大為震驚——本來秦昭王也許期望著一個零分答卷,結果趙國交出了負分答卷——站在秦昭王的角度,真是要笑掉大牙了。

3、王儲歷練

在諸國的質子當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存在,也就是太子派去他國曆練,為之後回國繼位做準備。這裡說的並不是叛逃回國的楚考烈王或者是“奇貨可居”的秦莊襄王(異人),而是類似於秦國悼太子這樣的質子。

在前273年華陽之戰中,魏國被秦國打得一敗塗地,

此後魏國政治上也徹底倒向秦國,擺出了一副“為虎作倀”的政治態度。秦國魏國結盟之後,為了表現出信任,秦昭王將秦國太子派往魏國作為“質子”。這位太子是秦昭王長子,也是秦昭王最愛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悼太子。這期間,秦國還曾攻打魏國,奪得兩座城。但魏王對悼太子非常優待,奉為上賓,並且令魏國信陵君全權負責悼太子的飲食起居,對其好生伺候。悼太子在魏國,比一些魏國王公貴族的地位都高、待遇更好。

古代“質子”外交: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

看起來有點奇怪,為什麼信陵君這樣一代名臣,要對一個敵國太子低聲下氣呢?這是因為魏國對秦國近乎諂媚的國策,而悼太子是秦國王位第一順序繼承人,不出意外就是未來的秦王。魏國此時應該早已看出秦國必然是將來的戰國霸主,因此要拉近和秦國的關係,拍悼太子的馬屁,就是拍秦昭王的馬屁,是能夠讓魏國搭上秦國變強的順風車,從秦國的劫掠戰爭當中分一杯羹的。所以,魏國高層做出厚待悼太子的舉動,也就不足為奇。

諷刺的是,悼太子在信陵君的精心照顧下,卻在某次活動中意外受傷,最終傷重不治而死。秦昭王傷心不已,並且對魏王大失所望。魏王見自己的國家戰略不僅沒有成功,反而因此得罪了秦國,便對信陵君疏遠猜忌,使得信陵君在“竊符救趙”之後,再也沒能返回魏國。

奇妙的是,如果沒有信陵君的失誤,悼太子就會取代安國君成為秦王。那樣的話,異人就不可能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為秦王,嬴政就成不了秦始皇,也不可能建立大一統的中國。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信陵君對一個質子的拍馬屁行為,徹底改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

古代“質子”外交: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

始皇帝

三、總結

質子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們既是政治聯盟的抵押品“信物”,又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棄子”,又是一種政治考驗的手段,還可能是決定一個國家命運的王室繼承人。如此複雜的身份,如此深遠的影響,並不是質子本身有什麼神奇的地方,而是質子恰好被捲入了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成為了各種勢力之間的交點。所以,質子命運是一場悲劇還是一個傳奇,並不取決於他本人,這不過是紛繁複雜、風雲變幻的天下大勢,所掀起的一個小小浪花。

1、《戰國策》

2、《史記》

3、《論趙國君主繼承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