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定义了“剩女”

“剩女”这个标签是什么时候出现又因何而出可能是无法考证了,但是为什么从个人言论发展到群体认知,最后连网络都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剩女是对女性社会角色的歧视标签,婚嫁选择和晚婚晚育不能成为衡量女性人生价值的折扣牌!

但是女性大龄未婚的趋势在增长,媒体营造焦虑和相亲平台的有意划分以及周遭环境带来的各种因素,最终形成了社会对“剩女”标签的群体认知。

到底是谁定义了“剩女”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从个体案例到整体分析,“剩女”标签的背后是一种时代镜像,定义“剩女”的往往不是某个个人或群体,而是我们看不见的观念影响和时代特性。

“剩”在观念

不结婚的人生就是父母的未完成使命

父母催婚,的确深藏着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忧,如果孩子不结婚,总觉得自己的使命未完成,不是一个称职的父母。

父母终将老去,孩子的未来没有依靠,这是作为父母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到底是谁定义了“剩女”

部分父母也会因为传统观念的深度影响将不结婚判定为异类,孩子从小的价值观选择都是父母影响的结果,而在结婚这件事儿上成为了异类,便深深觉得自己也成了异类,遭受了异样的眼光。

这样被认定为“剩女”,实则是父母没有从本质上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看成自己的传承。

最终父母从观念上定义了“剩女”标签。


“剩”在成长

年龄不是进度条,幸福不分先后。

过了25岁,母亲也在一次聊天的间隙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人这一辈子,一个阶段就应该做一个阶段的事儿”。

我明白母亲心里深深的担忧,女孩子过了适婚年龄,选择权在减弱,如果有一天被贴上“剩女”标签,相亲市场上,就会逐渐丧失主动选择权。

母亲说:“这不公平,但这是事实。”

我回答母亲:“我从来没有抵触结婚,但是不应该到了适婚年龄就匆忙结婚,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关系整体上比不上父母爱情那么稳定,爱一个人就是一生白头到老的爱情一样会引来无数人的羡慕。

到底是谁定义了“剩女”

但是时代在变,我们这一代人,信息时代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诱惑更多,想要的更多,闪婚闪离不是一组数据,而是透露出数据背后这一代人面对感情时的态度和观念。

我宁愿晚婚也想要慢慢遇见那个我想要共度余生的人,比起我的同龄人已经结婚带着孩子又离婚的女孩儿,我想对于父母来说,看到女儿不幸福的痛宁愿她不曾遇见那个伤她最深的人吧”

所以,大多数人只是从人生的进度条就认定了“剩女”的事实。


“剩”在期待

谋生又谋爱,又狠又温柔

随着年龄渐长的期待和心里日渐明确人生,大龄未婚女性一边在努力追逐更好的自己,一边也不放弃将更好的自己交给更好人。

这一路走来,每一个在深夜加班、点灯夜读、早起奔波的年轻人,都在追逐着不将就的生活,每一个内心深处拥有执著期待的女孩儿,努力那么多、看世界、学技能、读万卷,连自己人生路都不愿将就,又怎么愿意因为适婚年龄的幸福还没来,就将自己的人生期待草草收场。

到底是谁定义了“剩女”

身边的一位朋友30岁时未婚,她承认自己是“剩女”,剩在看过了万家灯火分分合合依然期待和自己灵魂契合的人出现,剩在那些为数不多的坚持里她依然在前进路上驰骋昂扬,又美又温柔。

两年后,突然收到了她的结婚邀请,她遇到了一个将精心收藏又契合有趣的男人。

其实,内心的期待何尝不是自己“剩”下来的主观选择。


“剩”在隐形消耗

消极言论带来隐性心理影响

常常会看到一个话题:“下方评论,说一说对未婚女孩的忠告吧”,下面关于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的话题不无一不是诉说婚姻带来的困扰和苦楚,而祝福和积极的评论却寥寥无几。

到底是谁定义了“剩女”

大众传播时代,百家生活的滋味都能够了解一二,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看多了消极言论和生活抱怨,延迟了未婚女性步入婚姻步伐,更慎重的思考和衡量才能增加步入婚姻的勇气。

恐婚恐孕不是新词汇,不婚族和同人族其实也代表着部分人对婚姻的不信任感。

消极信息的隐形影响造成了适婚女性对婚姻选择的延迟反射。


写在最后

生命平等四个字,大家就能感受到“剩女”标签带给女性的歧视眼色,所以本身男女的婚嫁应该平等对待,但就是因为这些隐性因素的加持,两性选择权的天平开始严重倾斜。

有一句话说得好,剩女羞辱的本质是男权自卑,女性25岁之前还没从成长走向成熟,那时女性的依附心理普遍大于发展意识,但是30岁以后的女人独立自信,男人因女性认知成长而提高的眼光标准而将女性折价定论,这就是“剩女”标签背后最可笑的隐形驱动。

而关于婚姻的选择,大家都是第一次活,没有什么统一标准可言,定义人生不是靠社会给予的群体标签,而是内心对自己人生的明晰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