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 倾力帮扶沿河 尽显兄弟之情


碧江: 倾力帮扶沿河 尽显兄弟之情

编者按:沿河县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铜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也是国家挂牌督战名单的深度贫困县,沿河县能否如期脱贫摘帽关系全国、全省、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大局和大势。庚年不利,遭遇大疫,各行各业,损失惨重。如何抢抓时间,减少损失,推动发展,保持增长,稳定就业?无数历史和经验表明,必须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碧江: 倾力帮扶沿河 尽显兄弟之情

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帮扶沿河县具体措施

碧江沿河,兄弟区县,山水同脉,唇齿相依。脱贫攻坚、共奔小康,是分内之事、应尽义务,碧江定当主动作为;更是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碧江必定全力以赴。为切实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碧江区“五个带动”真心真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开展对口帮扶,为沿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碧江力量。

碧江: 倾力帮扶沿河 尽显兄弟之情

碧江区“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结对帮扶沿河县板场镇动员会

组织带动强引领。组织带动强化政治引领,强化统筹调度,强化政策支撑。2月28日,市委召开全市各区县支持沿河县产业发展专题会,发出集中攻坚令。2月29日,区委、区政府,以等不得、慢不起、坐不住的紧迫感,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研究制定碧江区帮扶沿河具体措施,集结全区优质资源,组建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制,领导小组下设帮扶工作办公室、帮扶工作队、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工作组、村结对帮扶工作组、“千企帮千村”工作组。启动会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委班子成员累计到沿河县对口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8余次,碧江区河西街道茅溪村和滑石乡老麻塘村累计到结对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10余次。同时,针对脱贫攻坚补短板实际需求,再支持思渠镇、板场镇各100万元。

碧江: 倾力帮扶沿河 尽显兄弟之情

碧江帮扶沿河板场镇生猪代养项目开工仪式

党建带动筑基础。围绕“联村结对强帮扶,党建带动强队伍,学习互鉴强发展,戮力同心强信心”的帮扶思路,明确河西街道茅溪村对口帮扶板场镇刘家村,环北街道铜江社区对口帮扶板场镇塘坝村,滑石乡老麻塘村对口帮扶思渠镇边疆村。双方围绕党建引领、干部培训、互派交流、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内容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实打实的帮扶工作。碧江区环北街道出资50万元,帮助板场镇塘坝村发展辣椒产业,实行保底价收购。河西街道帮助板场镇刘家村解决8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为刘家村80户贫困家庭送去了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物资,并按市场价格现场收购800余斤黄花,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碧江区滑石乡帮扶思渠镇边疆村解决53万余元产业发展资金,免费提供金丝贡菊种子、技术,承诺统一收购。同时,选派长期从事脱贫攻坚工作,有多年畜牧工作经验,能吃苦耐劳的4人工作队进驻沿河开展帮扶和脱贫经验宣传推广工作。

碧江: 倾力帮扶沿河 尽显兄弟之情

沿河县板场镇大坨坝村生猪代养项目施工现场

产业带动添动力。围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到优”做文章,实现沿河产业发展“无中生有、有中更优”的发展目标。同时,立足稳定的产销关系和成功的发展经验,确保沿河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群众稳定增收。一是依托裕国菇业支持沿河发展食用菌产业。裕国菇业是碧江区2019年引进的国家级全产业链农业龙头企业,年均加工菌棒3000万棒,可产食用菌鲜货产品24000吨,项目建成后可直接解决3000户以上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比如,裕国菇业为沿河易地扶贫搬迁户提供大棚租赁,实行1年免租金优惠,每户承租一个1万棒香菇大棚,可实现年保底收入2.4万元以上。二是依托贵州御咖牧业(原铁骑力士)支持沿河发展生猪代养。贵州御咖牧业是碧江招商引资的农业龙头企业。碧江将列支800万元用于支持沿河建设生猪代养场。采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模式在沿河发展30个生猪代养场,公司为代养户提供购买仔猪、饲料等所需流动资金,并实行保底回收。比如,建在板场镇的生猪代养项目,分3个场地建设,预计出栏生猪12000头,计划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1229户4792人。三是依托宏畅果蔬市场为沿河农特产品实现精准产销对接。宏畅果蔬市场是国家第五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市场,免费为沿河县设置500平方米的农特产品直销区,免收一切费用,并为沿河县农特产品提供产销对接服务。四是依托桃李春风企业支持沿河建珍珠花生产业基地。桃李春风花生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沿河县建立1000亩以上珍珠花生种植基地,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签订协议、实行订单生产、保底收购,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碧江: 倾力帮扶沿河 尽显兄弟之情

碧江: 倾力帮扶沿河 尽显兄弟之情

企业带动奔小康。碧江区26家企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沿河县板场镇建立了村企共建、发展共赢的合作关系。围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立足企业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与帮扶村建立适销对路的供需关系,进一步畅通了帮扶村与企业和市场的沟通渠道。比如,铜仁宏昕康新中医医院通过实施免费就诊治疗,减免住院治疗费 ,建立医疗合作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帮助沿河县板场镇河沟村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再比如,贵州海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解决沿河县泉坝镇岩园村人居环境整治经费12万元。碧江开发区商会帮扶沿河县泉坝镇黄赤村10万元。


就业带动稳增收。就业是民生之本。聚焦“搬得出、稳得住”,着眼“能致富、就业好”,确保沿河异地搬迁群众至少实现“一户一人就业或一户多人就业”。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沿河县迁入碧江的搬迁群众就业扶持计划,重点针对沿河籍有意愿到裕国菇业和碧江开发区企业务工的群众开展就业帮扶培训。由区移民局、就业局提供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沿河籍群众稳定实现就业、增收致富。对沿河籍其他有就业意向的,全区162家工业企业优先安排就业。


脱贫路上,“一个人都不能少”才算圆满,“一个都不掉队”才是全胜。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统筹调度和关键时刻杀伐决断的指引下,没有攻不下的碉堡、拿不下的山头、啃不掉的硬骨头,碧江助力沿河打赢脱贫攻坚战也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李进)


碧江融媒体中心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