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 傾力幫扶沿河 盡顯兄弟之情


碧江: 傾力幫扶沿河 盡顯兄弟之情

編者按:沿河縣是貴州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是銅仁市唯一的深度貧困縣,也是國家掛牌督戰名單的深度貧困縣,沿河縣能否如期脫貧摘帽關係全國、全省、全市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大局和大勢。庚年不利,遭遇大疫,各行各業,損失慘重。如何搶抓時間,減少損失,推動發展,保持增長,穩定就業?無數歷史和經驗表明,必須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碧江: 傾力幫扶沿河 盡顯兄弟之情

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幫扶沿河縣具體措施

碧江沿河,兄弟區縣,山水同脈,唇齒相依。脫貧攻堅、共奔小康,是分內之事、應盡義務,碧江定當主動作為;更是為黨分憂、為黨盡責,碧江必定全力以赴。為切實做好對口幫扶工作,碧江區“五個帶動”真心真意、真金白銀、真抓實幹開展對口幫扶,為沿河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碧江力量。

碧江: 傾力幫扶沿河 盡顯兄弟之情

碧江區“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結對幫扶沿河縣板場鎮動員會

組織帶動強引領。組織帶動強化政治引領,強化統籌調度,強化政策支撐。2月28日,市委召開全市各區縣支持沿河縣產業發展專題會,發出集中攻堅令。2月29日,區委、區政府,以等不得、慢不起、坐不住的緊迫感,順勢而為、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研究制定碧江區幫扶沿河具體措施,集結全區優質資源,組建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制,領導小組下設幫扶工作辦公室、幫扶工作隊、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工作組、村結對幫扶工作組、“千企幫千村”工作組。啟動會以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區委班子成員累計到沿河縣對口幫扶村開展幫扶工作8餘次,碧江區河西街道茅溪村和滑石鄉老麻塘村累計到結對幫扶村開展幫扶工作10餘次。同時,針對脫貧攻堅補短板實際需求,再支持思渠鎮、板場鎮各100萬元。

碧江: 傾力幫扶沿河 盡顯兄弟之情

碧江幫扶沿河板場鎮生豬代養項目開工儀式

黨建帶動築基礎。圍繞“聯村結對強幫扶,黨建帶動強隊伍,學習互鑑強發展,戮力同心強信心”的幫扶思路,明確河西街道茅溪村對口幫扶板場鎮劉家村,環北街道銅江社區對口幫扶板場鎮塘壩村,滑石鄉老麻塘村對口幫扶思渠鎮邊疆村。雙方圍繞黨建引領、幹部培訓、互派交流、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等內容開展點對點、面對面、實打實的幫扶工作。碧江區環北街道出資50萬元,幫助板場鎮塘壩村發展辣椒產業,實行保底價收購。河西街道幫助板場鎮劉家村解決8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為劉家村80戶貧困家庭送去了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物資,並按市場價格現場收購800餘斤黃花,為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碧江區滑石鄉幫扶思渠鎮邊疆村解決53萬餘元產業發展資金,免費提供金絲貢菊種子、技術,承諾統一收購。同時,選派長期從事脫貧攻堅工作,有多年畜牧工作經驗,能吃苦耐勞的4人工作隊進駐沿河開展幫扶和脫貧經驗宣傳推廣工作。

碧江: 傾力幫扶沿河 盡顯兄弟之情

沿河縣板場鎮大坨壩村生豬代養項目施工現場

產業帶動添動力。圍繞“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有到優”做文章,實現沿河產業發展“無中生有、有中更優”的發展目標。同時,立足穩定的產銷關係和成功的發展經驗,確保沿河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群眾穩定增收。一是依託裕國菇業支持沿河發展食用菌產業。裕國菇業是碧江區2019年引進的國家級全產業鏈農業龍頭企業,年均加工菌棒3000萬棒,可產食用菌鮮貨產品24000噸,項目建成後可直接解決3000戶以上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比如,裕國菇業為沿河易地扶貧搬遷戶提供大棚租賃,實行1年免租金優惠,每戶承租一個1萬棒香菇大棚,可實現年保底收入2.4萬元以上。二是依託貴州御咖牧業(原鐵騎力士)支持沿河發展生豬代養。貴州御咖牧業是碧江招商引資的農業龍頭企業。碧江將列支800萬元用於支持沿河建設生豬代養場。採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模式在沿河發展30個生豬代養場,公司為代養戶提供購買仔豬、飼料等所需流動資金,並實行保底回收。比如,建在板場鎮的生豬代養項目,分3個場地建設,預計出欄生豬12000頭,計劃利益聯結覆蓋貧困戶1229戶4792人。三是依託宏暢果蔬市場為沿河農特產品實現精準產銷對接。宏暢果蔬市場是國家第五批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試點市場,免費為沿河縣設置500平方米的農特產品直銷區,免收一切費用,併為沿河縣農特產品提供產銷對接服務。四是依託桃李春風企業支持沿河建珍珠花生產業基地。桃李春風花生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將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沿河縣建立1000畝以上珍珠花生種植基地,免費提供種子、化肥和農藥,簽訂協議、實行訂單生產、保底收購,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碧江: 傾力幫扶沿河 盡顯兄弟之情

碧江: 傾力幫扶沿河 盡顯兄弟之情

企業帶動奔小康。碧江區26家企業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沿河縣板場鎮建立了村企共建、發展共贏的合作關係。圍繞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立足企業優勢和特點,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與幫扶村建立適銷對路的供需關係,進一步暢通了幫扶村與企業和市場的溝通渠道。比如,銅仁宏昕康新中醫醫院通過實施免費就診治療,減免住院治療費 ,建立醫療合作 ,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提供就業崗位等方式幫助沿河縣板場鎮河溝村提升基層醫療水平。再比如,貴州海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解決沿河縣泉壩鎮巖園村人居環境整治經費12萬元。碧江開發區商會幫扶沿河縣泉壩鎮黃赤村10萬元。


就業帶動穩增收。就業是民生之本。聚焦“搬得出、穩得住”,著眼“能致富、就業好”,確保沿河異地搬遷群眾至少實現“一戶一人就業或一戶多人就業”。區委、區政府研究制定沿河縣遷入碧江的搬遷群眾就業扶持計劃,重點針對沿河籍有意願到裕國菇業和碧江開發區企業務工的群眾開展就業幫扶培訓。由區移民局、就業局提供勞動就業技能培訓,幫助沿河籍群眾穩定實現就業、增收致富。對沿河籍其他有就業意向的,全區162家工業企業優先安排就業。


脫貧路上,“一個人都不能少”才算圓滿,“一個都不掉隊”才是全勝。我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強有力的統籌調度和關鍵時刻殺伐決斷的指引下,沒有攻不下的碉堡、拿不下的山頭、啃不掉的硬骨頭,碧江助力沿河打贏脫貧攻堅戰也一定會結出豐碩成果。(李進)


碧江融媒體中心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