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碧江:為殘疾人撐起一片豔陽天

近年來,碧江區殘聯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工作理念,真抓實幹、搶抓機遇、制定措施、出臺政策,讓廣大殘疾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促進重度殘疾人“殘有所依”

自2017年1月起,碧江區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實現一、二級全覆蓋。補貼標準從一級50元/月、二級40元/月的標準提高到一級100元/月、二級80元/月。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提高30%。目前,全區2199名重度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333.26萬元。

重度殘疾人“暖陽行動”促進殘疾人“殘有所養”。通過購買服務方式,為殘疾人開展康養結合的託養服務,打造“暖陽助殘行動”項目。根據殘疾人的需求“量體裁衣”開展個性化服務,涵蓋清潔衛生、生活協助、輔助治療、康復訓練、康復護理、心理支持、觀察生命體徵、緊急援助等8大類55項。集中託養康復44人,居家託養112人。建社區康復站3所,免費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120人。

住房教育醫療“雙保險”促進殘疾人“殘有所助”。積極籌措資金,確保建檔立卡殘疾人享受住房、教育、醫療“雙重”保障。農村殘疾人在享受國家扶貧政策住房、教育、醫療保障後,碧江區殘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殘疾人家庭疊加救助,實現殘疾人住房、教育、醫療“雙保險”。為517名殘疾人發放生活、醫療、教育救助金42.52萬元;為2697名肢體殘疾人發放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70.12萬元;籌資112.4萬元為建檔立卡貧困殘疾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和危房改造,184戶貧困殘疾人家庭人居環境得到改善;為672名殘疾人繳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8.064萬元;全面落實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三殘”兒童入學率達95%。

成立首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

為進一步促進殘疾人輔助性就業,碧江區成立了首家殘疾人輔助性就業中心。為工療人員建立個人檔案,根據他們的不同情況安排好“三療一教育”,讓殘疾人根據自身優勢發揮特長,開心工作。該中心當前共有8名精神、重度肢體、智力殘疾人員長期參加輔助性就業,主要從事香燭生產、包裝等工作,他們每天工作3至6小時,月工資600元,該中心專門為他們繳納社會保險,提供食宿補助,並配備專職管理人員負責康復指導和日常照料管理。

讓貧困殘疾人坐享分紅

為用好用活殘疾人就業扶貧資金,使其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實現一次性投入、長期滾動受益的良性循環,碧江區殘聯積極創建“投資入股、共享分紅”收益模式,建立“貧困殘疾人和農村經濟實體互惠”等工作機制,按不低於2000元/人的標準一次性入股,年底分紅達到20%的原則,讓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農村貧困重度殘疾人及特殊困難殘疾人等坐享分紅。

打造村級殘疾人託養中心

壩黃鎮苗哨溪村全村2390人,殘疾人就有120人,其中大多數殘疾人為智力和精神殘疾人。為解決農村殘疾人託養管護困難,該區殘聯結合苗哨溪村油茶產業基地有利條件,正在打造農村村級首家殘疾人託養中心,以“殘疾人託養+康復+就業”模式,解決農村殘疾人託養與就業、創業需求。目前,該區殘聯正在與區發改局、土地管理部門等協調辦理有關修建殘疾人託養中心有關手續,該託養中心計劃佔地面積389平方米,整體面積有1153.5平方米,總投入資金193.8萬元,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建成後把全村120名殘疾人中有意願的殘疾人託養到該中心,解決他們的吃住和就業問題,讓他們真正得到實惠。(張玉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