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春天》生活如詩

電影一般被認為是工業化的產物,一直相信好的電影是可以深入靈魂的,後勁很足,久久難以釋懷。後面有空會偶爾給大家推薦一些喜歡的電影,之前曾經有一個學電影的學生問侯孝賢導演,我們是學電影的,但是不知道怎麼去拍電影,侯孝賢說:“你想拍電影就去拍啊,你不拍怎麼知道如何開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部片子,是非專業導演拍出的處女佳作,上一次讓我如此感動的還是賣房拍片的業餘導演張景,他的《尋找手藝》在b站引起巨大反響,雖然製作粗糙,但其真誠和溫暖卻打動了無數人。而今天推薦的則是被國內多個頂級影展推崇,並被無數人喜愛的——《四個春天》。

《四個春天》生活如詩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導演以自己年逾古稀的父母為主要拍攝對象,樸素而真切地展現了他(她)們在家鄉小鎮的生命狀態,大量主觀性的鏡頭讓觀者時刻處於在場者的視角,逐漸被深深代入到黔南地區的日常生活語境,勞作、歌唱、出遊山野、探親、喪葬、歡聚離別,無數客觀而意外的細節拼湊出一幅充滿原始詩意的人間圖景,讓我們深陷於對時間這一永恆命題的感思之中。

《四個春天》生活如詩


這是一部讓人產生共情的影片,只要看過就會為之動容。他們的生活並不沸騰,卻溫暖了我們每個人。紀錄片的最大特點,就在於紀實性,也就是真實性。而這部片子之所以動人,也在於它的真實,自然流淌的生活,自然真實的人物。

《四個春天》生活如詩


導演將鏡頭對準了自己的父母和家人,用大量的樸素的、真實的、暖色調的影像構建了四個年頭的家庭生活場景。整部電影可以說包含了所有的人生境遇,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全在裡面了。片中最打動我的部分是姐姐喪葬時幾位老者的孝歌,無論是歌詞還是旋律,都滲透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於生命真理的參悟和生活現實的洞察,令人不禁淚目。

《四個春天》生活如詩


影片中父母的生活富有詩意,因為他們都是很熱愛生活的人,同時還有著超脫世俗的達觀心態,面對生活的苦厄,他們選擇引吭高歌。父親會玩樂器,喜歡記錄日常重要的時刻,老了還總說要每天為家多做一件事,母親做得一桌好菜,生性樂觀,還喜歡唱歌,兩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過著“從前慢”的田園生活。

《四個春天》生活如詩


《四個春天》裡充滿感人的細節:老人認真地寫年夜飯菜單、父親覺得飯香時突然餵了母親一口、兩人激情地喝交杯酒、父親童心未眠地享受著自己製作的馬蜂窩、方形天井下圓形小池的空鏡、父親給母親染髮、母親給父親理髮、父親學習電腦上網和音樂剪輯、母親學習翫微信時開懷大笑等等。看片子的時候,甚至有那麼一刻想成家了。

《四個春天》生活如詩


小津安二郎曾說,電影的好,在餘味。

《四個春天》正是一部餘味無窮的好電影。看完這部電影,我們不只是會想到自己的家庭,自己對生活的態度,並且會產生對於生命的無窮思考。這大概就像是枝裕和說的:“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麗,生命本身就是奇蹟”。

《四個春天》生活如詩


在一個採訪中本片導演陸慶嶼被問到希望觀眾從中能得到什麼時,他回答說,“只要有一個人受到這個片子的感染,拿起手機、攝像機多拍自己的家人,多拍自己身邊的生活,對我來說就已經是巨大的成功了,這是我非常真切的一個願望。”

片中父親興高采烈的說:“今年燕子又飛來了哦”,母親卻道:“我喊你爸少高興一些,到時候這些燕子一走,心又灰幾天”。做子女的何嘗不是飛燕呢,電影有時候也是為了讓我們不要忘記,畢竟每個家庭都有值得記錄的溫馨和美好,而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找時間多陪伴家人,不要讓一切成為遺憾。

《四個春天》生活如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