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客楼镇:太子参产业遍地开 发展“参味”十足

岑巩客楼镇:太子参产业遍地开 发展“参味”十足

春去春来,岑巩大地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走进岑巩县客楼镇白家坝村清水塘组太子参基地,远远就能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太子参铺开一张张绿色“地毯”,绿意盎然。

岑巩客楼镇:太子参产业遍地开 发展“参味”十足

“这个草要把它除了,留着会影响太子参吸收养分。”

“就这么几株苗,管护好,收成的时候能装满这个小桶,我们去年试过的勒。。。。。。”

尽管天气微凉,太子参却迎来了开花时期,基地里,村民们忙着开展基地除草等管护工作,他们满怀期待,希望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可以把日子过得好起来,让钱包鼓起来。

“这个太子参有两种花,上面的这种是正常花,正常花它能够接受外来的花粉,而留在根部这一块是闭锁花,四月份左右开放,六月份左右就可以采收,这个闭锁花最容易保留它本土量的提升。”基地里,吴守军一边除草,一边指导村民。

吴守军今年40岁,是白家坝村清水塘组的村民。2018年,他开始种了10多亩太子参,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才有了现在60多亩的规模,他也一跃成为当地的太子参种植大户。

岑巩客楼镇:太子参产业遍地开 发展“参味”十足

“种植太子参比种植传统水稻、玉米的经济效益高,而且我还请周边的村民到我这里帮忙,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吴守军说。

乡村要发展、要振兴,产业是重点。2017年以来,客楼镇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一减四增”为引领,对该镇的气候、土壤进行考察后,发现特别适合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中药材。在镇政府和各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号召下,村民们大力发展种植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还破解了产业发展短期管护资金、土地流转资金短缺难题,为增产增收打下了基础。

目前,该镇共种植太子参面积为5000余亩,采取“老板承包+农户自发种植”模式发展,以点带面,让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如今,靠着种植太了参,该镇大多数村民也有了收入来源。

“大部分工人都是60岁以上年龄,年轻人不愿意做这个,对他们来说,工资不高,愿意出去打工。但是老人们在家有事做,有钱赚,他们都愿意来。”看着随风伸展腰肢的太子参,招呼着务工的人群,估算着今年的收成,吴守军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做一年多了,一天七八十块钱,还是可以的。”白家坝村民李梦英近70岁了,她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来这里做点事,打发时间的同时,还能赚钱。

“中午又供饭,离家也不远,来做一天,零花钱怎么都能有嘛。”客楼镇上鞍山村村民周应香乐呵呵地说。

产业有了发展,销路也需要畅通。

岑巩客楼镇:太子参产业遍地开 发展“参味”十足

“去年产值20余万元,都是卖去施秉县牛大场镇。”吴守军介绍,依靠这个销售点,种出来的太子参销路不愁,他只要安心种就好。

“接下来,我打算成立合作社,把愿意种植太子参的村民聚集起来,联合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增大产业发展影响力,带着大家一起增收致富。”吴守军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