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健康講座預告】久坐久站的你,該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本週六(4月4日)下午4點,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血管外科朱國獻主任將進行線上健康講座,主題為久坐久站的你,該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線上健康講座預告】久坐久站的你,該如何預防靜脈曲張?

主講嘉賓簡介

朱國獻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兼黨支部書記,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導師。

現任廣東省醫學會血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血管病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血管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粵港澳大灣區血管外科聯盟副主席單位、中國微循環學會靜脈曲張培訓學院深圳分院院長、深圳市醫師協會血管外科分會主任委員、深圳市醫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血管外科學組組長、深圳市健康管理協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擅長靜脈曲張、動靜脈血栓、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及下肢動脈狹窄的診斷、介入及手術治療。

健康直通車

靜脈曲張又被稱為"蚯蚓腿",和"老爛腿",是下肢靜脈曲張進展的兩個典型症狀,主要特點是血管突出皮膚表面,像蚯蚓一樣,彎彎曲曲,疙疙瘩瘩。患者常出現下肢乏力、酸脹,足背踝周水腫等症狀。據統計,靜脈曲張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14%,且隨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

下肢靜脈曲張主要是由於大隱靜脈返流或穿支靜脈功能不全引起的。隨著病情的進展,其危害漸漸顯現。早期僅有下肢淺靜脈迂曲、擴張、膨出,也就是我們看到的"蚯蚓腿",站立時更明顯;中期患肢常在久站後出現下肢墜脹或痠痛感,逐漸發生皮膚色素沉著、癢疼,腿部腫脹;晚期小腿皮膚變黑或呈黑褐色,皮膚粗燥,可發生曲張靜脈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甚至潰瘍形成"老爛腿",如果此時還不進行有效的治療,則會產生局部惡臭流膿,給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所以下肢靜脈曲張一旦發展到中後期,要儘早到醫院進行治療。儘量在皮膚顏色出現變化前進行治療。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朱國獻提醒廣大市民,尤其是從事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群,如商場導購、交通警察、教師、廚師、機床操作工人等,長期久坐面對電腦的工作人員、靜脈曲張家族史者以及肥胖患者都是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

靜脈曲張是無法自愈的,只能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目前,微創治療下肢淺靜脈曲張已成為主流趨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在2014年已開展個性化微創美容治療(環激光,硬化,刨切等治療方式),與傳統的剝脫術相比,具有創傷小、痛苦少、住院時間短、美觀、不留手術疤痕等優點,目前已經完成5000餘例,讓患者短時間內就能告別靜脈曲張的困擾。

除了手術外,預防疾病的發生也非常重要。所以還沒有患或已經患下肢靜脈曲張的患者,可以通過穿彈力襪來預防、延緩疾病發展或改善腿部症狀。但選擇的時候要注意,不同的壓力級別適用情況有所區別,可諮詢專科醫生。除此之外,經常做一些活動小腿肌肉群的運動,也可以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更多關於靜脈曲張的更多細節敬請期待朱國獻主任的直播課程,掃碼即可進入觀看。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健康宣教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