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英小留學生包機回國登記開始,家長涉違反《義務教育法》遭質疑

在褒貶不一的輿論漩渦中,中國駐英大使館開始了小留學生的包機登記工作。首航預計倫敦時間4月2日起飛,總人數不到200人,直飛山東濟南。後續估計還有直飛其他城市的航班。

大使館特意製作了責任承諾書,需要家長們簽署。內容包括風險自擔,費用自付,服從安排,入境隔離等內容。

滯英小留學生包機回國登記開始,家長涉違反《義務教育法》遭質疑

陷孩子於危境的是他們的親生父母。

孩子是無辜的。孩子出國留學的決策是由他們的父母做的。

這件事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爭議,主要源於小留學生出國留學的動機,遠不是他們家長們所聲稱的“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不想讓孩子成為考試機器”這麼簡單,更不是什麼 “仇富”,而是他們不好意思說出口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綠卡和移民”。

也就是說,這些孩子未來(大概率事件)是英國人,我們萬里迢迢接回來一個個未來的外國人。如果是親如兄弟的國家也說得過去,可偏偏是曾經發動鴉片戰爭,現在怎麼算也算不上親密的國家。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幼童留學,就是1872~1875年間清政府選派120名12歲左右的“留美幼童”。與現在這批小留學生完全不同。他們是政府組織的公派留學,沒有一個出自“故家世族,鉅商大賈”,他們求學目的是為了學成後報效祖國,振興中華。雖然計劃半途而廢,但除了病故的16人外幾乎都成了中國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有7人在反侵略戰爭中血灑疆場。他們中間湧現出了詹天佑、蔡紹基、唐國安、唐紹儀、梁敦彥等一代風雲人物。

眼下這批小留學生的出身非富即貴,其父母對他們的期望也不同,或許他們中間會出幾個“辜鴻銘”?我不太肯定。

這些可憐的孩子,被親生父母拋到萬里之遙的異國他鄉,變成了他們父母用來移民的墊腳石。

應該被譴責的是這些孩子的父母。

他們有支付英國10年留學開支的財力,不是一般的富裕,他們還不滿足,還向往著移民英國去享受高福利,是貪婪

他們又不敢靠自己的努力拼搏爭取移民資格,是懦弱

他們讓親生的、年幼的孩子冒險去替自己鋪就移民之路,是殘忍和自私

他們堅信“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是愚昧。“發明”這句話的人流亡美國9年,最後實在混不下去了,還不是要回來。其實,如今中國的基礎教育已經勝過英國,且免費。

他們認定批評者是“仇富”,是自以為是的傲慢。

不過,這些都是道德上的範疇,大家七嘴八舌,說說而已。只要是中國國籍,就是中國人,就得允許他回來。哪個正常人會跟一個孩子過不去?回來嚴格隔離就好。令人擔憂的是現在對未成年內人的隔離制度有“口子”。

上升一個高度來說,這些孩子的父母剝奪了他們的孩子——中國公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已經涉嫌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五條規定:“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不送孩子去接受義務教育是違法行為。英國的小學初中顯然不是中國的義務教育。

“第五十八條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依照本法規定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滯英小留學生包機回國登記開始,家長涉違反《義務教育法》遭質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