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市民:我们无法唱歌,因为丧钟从早鸣到晚上。

#01

这一代人孤独地死去

03年非典,08年汶川地震,我们没有好好正视,现在的19年的病毒,就像摁住我们的咽喉一般,逼我们去停下来思考生和死。

谁都没有预料到这次的疫情能够如此的严重,谁都没有料到这次的病毒来势汹汹,既有不低的死亡率,又有较高的传染率。

《病毒星球》作者说道:人类擅长意外地制造新病毒——有时候在养猪场就能调制出一款新型流感病毒,屠宰黑猩猩的过程也催生了艾滋病毒。然而我们却不擅长清除病毒。尽管有疫苗、抗病毒药物和公共卫生策略的联合夹击,病毒仍然能狡猾逃脱。对于人类来说,比较可控的是减少病毒造成的危害。

虽然我们不确定这次病毒的来源是否来自于中国,但我们确定这个病毒来源于自然。

意大利市民:我们无法唱歌,因为丧钟从早鸣到晚上。


图为杜兰大学医学院教授罗伯特加里的论文截图

我们从未真正意义上打败过病毒和细菌,虽然现代医学制作了疫苗让我们永远的远离天花病毒的侵扰,但是许多天敌仍旧在我们人类四周埋伏,等着机会攻击并打倒我们。

这让我想起来《血战钢锯岭》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出现的二战上的炮火硝烟的场景。

意大利市民:我们无法唱歌,因为丧钟从早鸣到晚上。


这里是二战最传奇的战场,而且敌人神出鬼没,八面埋伏,钢锯岭的地势在开战前就已经输了敌军。更何况,敌人在地下布满了不可预知的四通八达的“地道军营”。所以,正义和邪恶所代表的的力量的拉锯战,已然从那不断抬出的尸体,或者遍布散落的肠子,血迹就已经开始。四处的硝烟密布就像看不见的魔鬼在疯狂的掠夺生命的气息。

而病毒在这两个月内无情的掠夺了多少人的性命呢?截止今天,全球新guan肺炎确诊已接近65万例,死亡30249例。这死亡人数的背后是多少家庭的痛苦,是多少绝望的泪水,是多少悲欢离合?

意大利市民:我们无法唱歌,因为丧钟从早鸣到晚上。


而意大利目前死亡病例最多,为11591例。我们虽无法知道各地数据的真实性,但是死亡是每一天真实发生的。

许多的意大利人民在网上发表这些令人痛心的言论。

“在我们附近的村子里,一代人已经消失了”

“根本看不到七八十岁的人们,他们几乎都去世了”

“一些孩子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们的爷爷奶奶”

“可悲的是,我们甚至没法为他们送行,因为现在葬礼是违法的”

意大利市民:我们无法唱歌,因为丧钟从早鸣到晚上。


我们知道新闻刚开始,乐观的意大利人们还在阳台上上演大合唱,众多被困在家里的人们还发挥不一般的音乐恩赐,有的弹吉他,有的拉小提琴,有的开始唱男高音......但是最近的疫情越来越严重,当地的居民开始说:

“我们无法唱歌,因为丧钟从早鸣到晚上。”

在佐格诺村,当地死亡人数日见增多,丧钟每隔一会就会响起。当地的神父不忍居民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规定一天丧钟只能敲响一次。但它每天仍在响起。

《丧钟为谁而鸣》中诗人约翰·多恩写道: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

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死亡就像是“绝望之手”,直接把他们的和他们爱的人的希望通通掠夺走,绝望之土不仅掩埋了爱的人,也掩埋了自己。

因为担心聚众会加重传染危险,现在实行线上的追悼会。而对于生者而言,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至亲要在孤独与仓促中离去。这一代人孤独地死去,孤独地被埋葬。他们没有人拉着他们的手,在他们的棺旁哭泣。

#02

逆行的战士:

为主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电影《血战钢锯岭》里面的男主角,因为有着基督教信仰,坚持不杀戮,却一个人用了一个晚上,不眠不休的拯救了75个士兵的生命并将他们一个个送下100多米高的钢锯岭。

意大利市民:我们无法唱歌,因为丧钟从早鸣到晚上。


在我很疑惑为什么他一个人有这么多的气力可以支撑这样庞大的精神体力消耗时,上帝说他是永不疲乏的,不需要休息的神,当我们需要力量的时候,他赐给我们所需。

圣经说道:“你岂不曾知道吗?你岂不曾听见吗?永在的神耶和华,创造地级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无法测度。疲乏的,他赐气力,无力的,他加力量。(以赛亚40:28-29)”

电影中的男主角在战场上逆行救人,现在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也是最美的逆行天使,而现在意大利的神父们也在执行自己的天职:逆行看望病人,为去世的人们进行下葬祷告。

根据美国天主教媒体CNA报道:意大利米兰周边的教区报道说已有30位神父在新冠病毒爆发期间病逝。意大利主教团发行的“时事公报”声明说:这些神父中,至少有28位是因感染新冠肺炎而逝世的。这已经超过了医生的牺牲人数。

意大利市民:我们无法唱歌,因为丧钟从早鸣到晚上。


▲意大利媒体《AVVENIRE》报道称,至少50名神职人员因肺炎死亡。

根据aleteia报道,一些神父是在去icu为即将去世的病人做临终祷告时感染的。当然他们知道那里非常危险,但仍然无法放下手边的责任。

卡斯尼戈镇的72岁的神父朱塞佩,在布道后感染新冠。去世前,他拒绝了教众为他筹款买的呼吸机,而是把生的希望送给了另一名年轻的病人。

意大利市民:我们无法唱歌,因为丧钟从早鸣到晚上。


另一名神父马丁在社交网twitter将事件分享,并引用圣经章节约翰福音15章13节:“人为朋友舍命,没有比这更大的爱了...........”耶稣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2、13)

这位神父真实的效仿了基督的榜样。主动放弃了治疗,将有限宝贵的资源让给了被感染的年轻人。将生的希望拱手让人,这样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了。

在新约中的耶稣为人治病的方式有些不同的,但是这不代表神的医治能力有不确定性和受限制,面对不同的情况,耶稣用合益合适的方式。有时候只需要吩咐一声,比如治疗百夫长的仆人,耶稣因为百夫长的信心,让他的仆人在家就痊愈了,连面都不用见;有时候只是衣服穗子被摸了一下,摸着的妇女病就好了;但有时候,耶稣要亲自去到病人家里,亲手医治病人,亲自扶他们起来;哪怕是长大麻风的病人,耶稣也用手去触摸他。《马太福音》中写道,那个麻风病人对耶稣说:

主若肯,必能叫他洁净。

是的,麻风病人之前并没有经历过神迹,但是他的信心已经超越了眼见的限制,这就是真的信心。

那些勇敢牺牲自己的神父们,也是如此,他们相信自己的盼望不是在这个世上活得多长久,而是看到那未见之事的预备,神的国为我们预备在那天上美好的家乡里。

他们知道“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马太福音10:39 )

#03

死亡是安全的

“死被耶稣之死杀死了。”

意大利市民:我们无法唱歌,因为丧钟从早鸣到晚上。


我们都知道人生有长有短,可惜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认为我们眼睛看到的世界,就是自己拥有的所有。我们追逐名利,追逐钱财,追逐外表,将一切华丽的东西堆砌在一起,筑成了自我世界的安全感。也许我们追求的不是华丽的东西,却仍旧将安稳、安全、健康......当做自己的偶像,这些又有什么益处呢?

《传道书》中说道:目光所及之处日光所覆之下,一切只不过是虚空罢了。死亡是我们的必修课,没有人能逃过这门课。

面对死亡,如果没有上帝,“为什么“这一问题就没有终极的答案。没有人理会我们的呼喊,生命也没有“意义”——有的只是生命的本身。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着“唯物主义”的思想,大人们告诉我们“人死如灯灭”,这一辈子就是以自己为主角的一台戏。因为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所以我们恐惧死亡,甚至躲避死亡,我们缺乏面对死亡的勇气。孔子说:

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避谈死亡,这是一个交谈中的忌讳。

但是死亡到底是什么?巴特说:“死亡是属于人类的本质,死亡本身不是审判,它更不是上帝的审判。这样,我们就不需要恐惧,因为它事实就是这样。”


在《你当刚强壮胆》中陆可铎说:

如果墓地不是狰狞者的国土,而是有一天会宣告“睡在尘埃的啊,要醒起欢喜歌唱!”(赛26︰19)的灵魂守卫者的领地呢?

这是基督的应许:“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1-3)

耶稣的这段话在今天也许能够安慰你,但同样的话对那群世纪初的听众而言,则十分激进。他应许说他要完成一个无人能想象的功绩—他会死里复活,把他的跟随者从坟墓里救出来。

“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西方人也许不明白,耶稣这里是在描述婚礼的情景,但我打赌他的听众一定听得出来的,这是一个将要做新郎的男人的应许。一个男人在得到双方父母的许可后,就会回到他的父家,为他的新娘建一栋房子。他这么做就是在“预备地方”。

可是我们如何确信他会持守诺言呢?我们有没有什么凭据,好证明他的诺言不是空洞的诗句或无谓的迷信?我们真的敢把我们的希望和心灵,交在一个犹太木匠的手上吗?答案就在耶路撒冷的一个墓地里。如果耶稣的坟墓是空的,那么他的应许就不会落空。使徒保罗把这个逻辑浓缩成了一句话:“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林前15︰23)

耶稣经历了肉体和实际的复活,还有,注意听,因为他复活了,我们也会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林前15︰23)亚里士多德错了。事实上你在世最后的一刻,并不是最坏的一刻。这位希腊哲人所描述的旅程,并不是正确的。死亡使者的小船,并不会把你载往被遗忘之地去。那500人至今仍为我们做证:

死亡是安全的。让我们存着信心死去。让我们将复活深深地刻在内心的深处,重新界定我们对死亡的看法。让我们的信心“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5)。



这就如马丁路德说的:“死被耶稣之死杀死了。”因为耶稣基督,我们就不再畏惧死亡的威胁,它只是一个过程,可以把我们的身体转化成全新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