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文职“三剑客”的战“疫”宣言:青春绽放,不负韶华!

—记联勤保障部队疫情防控一线中的90后文职人员

自武汉陷入疫情以来,先后有数百名文职人员投入到联勤保障部队抗击疫情的第一线,“90后”作为这支队伍的生力军,在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曾被赋予特立独行、不在乎他人眼光的标签;他们也曾承经受怀疑,成长的路上少了些许历练和打磨,能否担当重担。可是年轻的“90后”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和表现,给出了一个让大家信服的回答。如今的他们已经可以站在最前线,成为勇敢的抗“疫”勇士。

90后文职“三剑客”的战“疫”宣言:青春绽放,不负韶华!

战胜自己,“上海囡囡”淬炼成长

90后文职“三剑客”的战“疫”宣言:青春绽放,不负韶华!

疫情如火,号令如山。除夕万家团圆之夜,左添随着首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从上海出发到达武汉,与汉口医院对接连夜展开工作。刚来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时候,病人较多,“一床难求”,院区内病患症状有重有轻,打喷嚏、咳嗽的患者随处可见,在医疗物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心里难免忐忑。但左添讲道:“随着卫生物资的补充和治疗方案更新及治愈率的提高,我们渐渐战胜了恐惧心理,也重拾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后,左添跟随组织安排转战火神山,并且分配在重症监护室1科室。按照感染防控等级,这里属于等级最高的红区。像左添这样的护理人员,不仅要负责护理救治、抚慰病患,还要承担照顾病人起居、搬运物资、清洁卫生等繁重任务,身兼数职,体力消耗非常大。来武汉前,94年出生的左添还是一个柔弱的“上海囡囡”,而自从来到武汉,走上了与疫情斗争的战场,她只知道无论再苦再累,自己必须坚持,直到胜利来临的那一刻。在高强度的连续奋战中,左添有时候会累到哭,甚至有一次直接晕倒在重症病房,但是这个曾经柔弱的姑娘从来没有讨价还价、退缩不前,依旧默默地坚守岗位,最大限度的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但是在“红区”工作给左添最大的挑战不是体力上的透支,而是对她心理上的撞击。重症监护室几乎每周都有几个重症病人因为医治无效而离开,生与死的改变甚至就在一瞬间。而看到饱受疾病煎熬的患者离世、家人痛不欲生的场景,左添的心仿佛也被撕裂了。连着几天夜里,只要闭上眼睛就想起那些病患离世的样子,左添辗转反侧,尽管精疲力尽却怎么也睡不着。身体的劳累和内心的煎熬让左添无所适从。好在同事的帮助和劝导,让左添慢慢地战胜了自己。左添说,经历这些之后,仿佛一夜之间真正长大,在火神山短短几天,她不仅懂得了什么是慈悲、大爱,也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勇敢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明明知道害怕,却还是要勇往直前。

温暖体恤,“西北汉子”化身病房暖男

90后文职“三剑客”的战“疫”宣言:青春绽放,不负韶华!

2月2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抵达火神山医院,90后文职人员马昊昱医师就在其中。

刚来不久,他们科室就接收了一个83岁的老奶奶。马昊昱查房的时候,突然被老奶奶叫住,老奶奶似乎终于找到可以“吐苦水”的人。原来这位老奶奶已经和病魔斗争了40多天,曾经微胖的她如今已经快瘦到脱相。四十多天的折磨啊,在医院里见不到自己的家人,病情也不见好转,筋疲力尽,就在昨天准备放弃的时候,医生告诉她要转到火神山医院继续治疗。老奶奶对他激动地说:“孩子,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天亮了!因为啥?因为那是我们人民子弟兵的医院啊!我的心踏实了。”老奶奶紧紧抓着马昊昱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虽然隔着三层手套,但依然能收到那份沉甸甸的信任,马昊昱的眼睛瞬间湿润了,但是他很快仰起头把眼泪逼了回去,因为带着护目镜的医护人员是不能流泪的。

马昊昱说:“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什么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也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所在。”老人使用呼吸机的时候,由于面颊部压痛,口鼻咽干燥,感觉很不舒服,老人的情绪又有了起伏。他和护士帮助老人摘下面罩喝点水进行短暂调整,并给老人按摩放松,老人也逐步恢复了平静;老人身体不适拒绝吃饭的时候,从兰州来的马昊昱就跟老人讲自己当地的兰州拉面有多诱人,说的绘声绘色,老奶奶说他讲出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感觉,老人心情好了,食欲也有了,就能坚持按时吃饭了。随后的日子,只要有空他都会到老奶奶跟前儿聊几句,老奶奶说看见他就想到自己的孙子,他们差不多大,想想孩子亲人都在家里等着我,我就有力气继续坚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终于康复。送走老人的时候,他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成就感。

在马昊昱心里,能为患者们解除病痛或者哪怕带去心理上的安慰、鼓励,就是是自己最开心的事情。自己就不虚此行。

再度“出征”,“阅兵小将”走上抗“疫”战场

90后文职“三剑客”的战“疫”宣言:青春绽放,不负韶华!

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文职人员中,有一名叫金蕴韬的“90后”格外引人注意—走起路来英姿飒爽,格外“有范儿”。原来他正是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孔雀蓝”方队中的一员。作为文职方队的一员,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走下阅兵场不久,又来到了抗击疫情的战场上。

在参加阅兵训练时,训练的目标就是走好阅兵场上的每一步。几个月的训练中,金蕴韬不仅走好了长安街上每一步,也对人生之路有了新的思考。能参加阅兵是军人的无上荣光,但是荣光是一时的,使命是一世的。金蕴韬默默地告诉自己,以后只要组织上需要我,我一定义无反顾。于是在第一批申请支援武汉的名单中,就出现了金蕴韬的名字。

金蕴韬讲,在这里的工作节奏与阅兵训练其实差不多,都是在与时间赛跑,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使命任务。而且,这次战“疫”是与病魔在较量,挽救生命,动作快一秒,患者救治的希望就多一分。如今武汉的樱花已经盛放,武汉的春天已经来了,距离抗“疫”胜利那一天也不会远了。

此次全军抽组的文职人员来自各个军兵种,这也是军改后文职人员首次大规模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而90后作为抽组文职人员的主要群体,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责任诠释理想,用使命铸就辉煌。此时此刻他们已不是父母眼中的“掌上明珠”、男朋友眼中的“小鸟依人”、孩子眼中的“慈爱母亲”,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他们守护着别人的健康和生命,挑战着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极限。上演着一次次义无反顾地抉择,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时代呼唤英雄,但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战士。经过淬炼的“90后”正走进时代的中央,成为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