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入黨!這四位白衣戰士的抗疫事蹟太感人了!

自新冠肺炎發生以來

響應黨委號召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激勵眾多醫護人員

夜以繼日、連續奮戰

湧現許多思想和工作上積極

向黨組織靠攏的先進分子

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和請戰書


尹義平、趙旭、豐蕊、周小豔

以突出的表現贏得

患者的好評和組織的肯定

被火線接收為預備黨員

3月26日下午

四位火線入黨的戰疫衛士深情講述了

他們這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火線入黨!這四位白衣戰士的抗疫事蹟太感人了!

《人醫楷模》推薦理由

火線入黨!這四位白衣戰士的抗疫事蹟太感人了!

本期《人醫楷模》推介的是尹義平、趙旭、豐蕊、周小豔等四位火線入黨的4位“戰疫衛士”。現將四位“戰疫衛士”的精彩故事,以及十堰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仁田的精彩點評予以整理,以饗讀者!

火線入黨!這四位白衣戰士的抗疫事蹟太感人了!

4位火線入黨“戰疫衛士”合影

尹義平:我們無所畏懼,把隔離病區當做核心戰場

尹義平,呼吸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是抗疫期間醫院本部眾多醫護人員和黨員發展對象的優秀代表。他參加過抗擊非典,此次負責籌建並2輪擔任新冠肺炎隔離病房負責人,在隔離病房工作30余天;高風險、高強度、高壓力的環境中,科學管控、精準施治、日夜拼搏,累計診治新冠肺炎病人90例,其中確診60例、疑似30例;帶領18人醫護團隊創造了病區醫務人員零感染、確診病人零死亡記錄;抗疫期間勇擔重任、表現特別突出,得到組織和群眾公認、患者一致好評。院黨委授予“戰疫衛士”榮譽稱號,火線提拔為呼吸內科副主任(正科級)。

火線入黨!這四位白衣戰士的抗疫事蹟太感人了!

圖為尹義平在隔離病房為患者檢查

1月24日凌晨1點,我被召喚回醫院開始組建新冠肺炎的隔離病房區。作為一名有著十六年呼吸專科工作經驗的醫生,面對疫情、救治病人是我的職責;作為一名中層幹部,面對困難、挺身而出是我的責任;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不怕犧牲、克服困難,衝在最前面是首要任務。接到任務後,我絲毫不敢懈怠,拿出前期治療方案、確定疑似病人就診流程、進行醫生護士排班、向院內申請防護物資。隨著標準化隔離病區設置到位,由5名醫生、9名護士和1名衛生員組成的隔離病區就正式運轉。

隨著疫情的發展,出現疑似症狀的人越來越多,我和我的團隊愈發忙碌。作為隔離病房的負責人,除了在救治患者工作方面嚴格要求外,我更要嚴格要求他們執行防護流程,我心裡最怕的就是我們醫務人員感染新冠病毒,我反覆強調防護流程,強調就算食堂的盒飯吃膩了也一定要吃飽,強調下班了一定要抓緊時間睡覺,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我心中默默地祈禱,我們所有醫護人員都平平安安的!

說實話,如果說我們所有醫護人員完全不害怕被新冠病毒感染肯定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第一週我們接診了三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齡都在40歲左右,病情進展都比較快,接觸了這些患者可能無形中給大家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壓力,但大家都毫不退縮,並沒有因為害怕被感染影響我們的臨床操作,特別是在感染風險較高的取咽拭子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操作規範,如果一次沒有成功,就反覆取,直至取到大家認可的合格標本為止,

在隔離病房第一階段的半月內診治病人70例,確診患者40例,核酸檢測陽性率遠高於全國報道結果(全國陽性率平均水平30-50%),並且核酸陰性的患者中,經院內專家會診討論,大部分不符合新冠肺炎表現。十堰市第一例出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就是在我院隔離病房確診的,並經相關治療症狀緩解後轉入定點醫院繼續鞏固治療。

雖然我們團隊中幾乎沒有抗戰2003年SARS疫情的工作經驗,均沒有參加過如此大的疫情抗戰,但他們無所畏懼,工作上一絲不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實現了隔離病區確診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安安全全地把這群逆行的人交給了他們的家人和科室。

趙旭:金銀潭的33天,一切都是向著希望前進

趙旭,急危重症中心副主任、主治醫師,是十堰也是我院首批臘月29日馳援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優秀代表。臨行前5歲女兒患病入住重症病房,但她毅然決然奔赴前線,甘做最美逆行者。全國新冠肺炎最重病人在武漢,武漢最重病人在金銀潭,她參與重組重建金銀潭醫院南5樓重症病房,作為主治醫師與戰友們負責10個病房,一人負責診治10多個危重病人,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專業技術、心理、身體承受住了極大考驗;經過33天日夜奮戰,診治危重患者30餘例,搶救成功20餘例,光榮完成支援任務,受到金銀潭醫院領導、同事、患者好評。院黨委授予“戰疫衛士”榮譽稱號,火線提拔為急危重症中心副主任。

火線入黨!這四位白衣戰士的抗疫事蹟太感人了!

1月22日下午接到支援武漢通知時,全科好多人報名,符合資質的我不管是作為一名中國公民,還是一位醫務工作者,都義不容辭,很幸運最後選擇我們三名醫生護士奔赴武漢。得到答覆後,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的丈夫,他也是一名醫生,深知醫務工作者所負的責任,連說了三句話:一定要去嗎?一定要做好防護,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雖然簡單,但心裡還是暖暖的。回家後怕父母知道了擔心,就選擇了隱瞞,只和他們說最近科室病人太多,需要住到科室裡。收拾衣物的時候,6歲的女兒跑過來問:媽媽,你要幹什麼?我抱住她,說媽媽要出差,估計過幾天才能回來。此時女兒身體有些不舒服,更需要媽媽的關愛,哭著說不要走,不要走,不要離開媽媽,全家安撫了好一陣才好。

除夕的前夜我們到達武漢,第二天一大早,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我們進行了穿脫防護服的培訓後就正式進入病房了。進來後才發現這裡遠比我想象的嚴重的多,病人多,病情重,醫護人力資源嚴重短缺。大部分插管打呼吸機的病人,安靜的躺在那裡;一部分清醒的病人,呼吸非常費力,有的帶著高流量,有的帶著無創面罩,病區裡的各種機器的報警聲,病人的呼喊聲,醫護人員忙碌穿梭的身影。

我所在的病區由協和醫院的尚遊教授負責,以前只在書本上和視頻裡見過的長江學者。“趙醫生,你負責這兩個房間,儘快熟悉病情,我們醫生護士都是從各個醫院抽調來的,環境和人員都不熟悉,但這裡的病人不能給我們時間磨合,所以一定儘快投入角色。”這樣大咖級教授都能這樣忘我的投入到這樣的臨床工作中,我又有什麼顧慮呢?

詢問病史,測呼吸力學參數,下醫囑......最難的是操作的時候,靜脈穿刺、氣管插管等等這些在ICU裡是基本操作,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中卻是不容易的,要揹負沉重的新冠氣筒、頭罩,還要承受可能暴露在含有高濃度病毒的氣溶膠裡的心理壓力

,所以一定要細微謹慎,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隨著時間的延長,感覺工作逐漸步入了正軌,護士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我們醫生也不斷的溝通病情,交流經驗,總結教訓,大家的戰友情也越來越深,到後面的時候,武漢的天氣也逐漸轉晴,人的心情也很放鬆,感覺一切都向著希望前進。

豐蕊:能為患者提供幫助,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豐蕊,消化內科2病區護士長、主管護師,是我院支援十堰市第一定點救治醫院醫護人員和黨員發展對象的優秀代表。疫情發生後,曾有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經歷的她,主動請纓參加第一批支援市西苑醫院醫療隊,協助護士長做好病區工作;帶領團隊努力克服物資緊缺、環境條件艱苦、工作風險大、勞動強度高等困難,帶頭每天連續工作14小時以上;完成繁重的護理工作基礎上,積極指導戰友做好日常防護,擔負病人日常起居照顧和心理疏導、病房消毒等任務;與團隊一起診治50名確診病人,其中6名急危重症病人,受到醫院、同事好評、患者的讚揚。院黨委授予“戰疫衛士”榮譽稱號。

火線入黨!這四位白衣戰士的抗疫事蹟太感人了!

我在感染性疾病科有著工作10餘年的經歷,有一些專業的經驗,所以在疫情發生後,當時我沒有和家人商量,就直接請纓赴抗疫戰場。報名的第三天是正月初五,我剛下夜班,接到支援西苑醫院的通知,第二天出發。因為我丈夫也是在醫院上班,等他下班回來,跟他說這個事情,當時他也知道疫情的嚴重情況,所以很支持我。

在西苑醫院,因為護理站和病房是隔開的,穿好防護服,進入病房後是不能再出來的。為了保證病人的連續治療和護理,減少防護用具的浪費,每班工作期間不能喝水,不能吃飯,不能上廁所。

一層層防護服,再帶上防護口罩,防護面罩,打針看不清,穿刺難度增加,說話聽不清,需反覆詢問,呼吸也變得急促,來來回回在病房跑,雖然是在冬天,卻汗流浹背。

我們當時去的時候,病區已經有30個病人,所以基本上輸液、霧化、巡視病房,檢測體溫等工作,一圈下來就到中午了,繼續給病人發口服藥、發中午飯、下一輪的霧化等等。交完班出來,才開始護理病歷的記錄。為了減少病人與其他人員接觸,病房的衛生、垃圾的收集清理都是由我們承擔,除了完成病人的治療,還要負責病人生活照顧,咽拭子採集,心理疏導,疾病知識宣教,病房消毒等,工作量非常大。

記得有一天晚上,一位70多歲告病重的老爺爺突發病情變化,我主動申請加班,晚上九點多又趕去病房。當時老爺爺,氧合不太好,呼吸機、心電監護上好,一陣忙完之後,我發現老爺爺臉色不太好,就問他,有沒有哪裡不舒服?他這才吞吞吐吐說要上廁所。我趕緊拿來小便壺協助病人解小便,等收拾清理完,爺爺追問我說:“姑娘,你叫什麼名字?雖然你們穿著防護服,我也看不清長相,但是我要把你的名字下來,記在心裡,你們都是英雄!

"那一刻,覺得所有在病房揮灑的淚水、汗水都是值得的。

其實很多病人在這都沒有安全感,心裡很恐懼又焦慮,除了正常的護理、治療外,我還要花很多時間安慰、鼓勵病人,緩解大家的情緒。經過耐心的溝通,很多患者心裡平靜了很多。作為一名醫護人員能為患者提供專業幫助,感到驕傲和自豪。

周小豔:不管在哪裡,我們對待患者都像親人一樣

周小豔,消化內科1病區護師,是我院支援十堰市第二定點救治醫院醫護人員和黨員發展對象的優秀代表。作為年輕的護理骨幹,主動請纓參加支援市第二救治醫院醫療隊;加班加點,參與籌建第三病區;面對高強度、高風險、高壓力環境,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用精湛的專業技術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把個性化親情護理服務帶進重症病房,為眾多患者做心理疏導,為一名病重臥床不起的75歲老太太專門定製老人餐,為她餵飯、協助大小便,精心醫護助其轉危為安,老太太專門寫感謝信表達心意,贏得患者和同事一致好評;所在病區精準診治確診患者39人。黨委授予“戰疫衛士”榮譽稱號。

火線入黨!這四位白衣戰士的抗疫事蹟太感人了!

圖為周小豔與患者合影

報名的時候,我沒有想太多。我覺得,作為一名普通的護士,這就是我的職責所在。作為科室比較年輕的護理骨幹來說,這種特殊的時候,我更應該挺身而出。作為90後,我們正值青春,所以這個時候,參加抗疫一線的工作,我是義不容辭的。

我們是醫院派出支援第二救治醫院的第三批醫療團隊。其實在我們去之前,醫院已經支援了2批優秀的醫務人員,他們傳授了我們很多寶貴的經驗。而且在我們去之前,醫院對我們進行了院感培訓、新冠肺炎相關的培訓,所以我們並沒有那麼恐慌。同時,醫院也給我們和家屬很多關心和慰問,我們沒有了後顧之憂。

在第二救治醫院,我們負責的是重建的第三病區,那裡是新裝修好的,裡面是空的什麼都沒有,我們第一件事就是人員分工,開始打掃衛生、領物資,佈置病房,方方面面進行病區的準備工作。第二天上午就開始收治確診的病人。印象畢竟深刻的是,杜衛星主任和楊文梓護士長,在對我們進行培訓的時候就交代我們進病房的時候不要認為這是隔離病房,要帶著自己的感情進病房,每次跟病人接觸,做操作的時候儘量離病人距離近一點,在病房多停留幾分鐘,跟病人多多的溝通和交流,患者病人焦慮的情緒。

記得我護理的患者中,有一位75歲的老奶奶,她入院的時候各項生命體徵不穩定,基礎疾病多,最重要的是李奶奶的老伴在她入院前兩天腦出血被送往醫院ICU搶救。所以,入院後李奶奶心情非常沉重,甚至一度有輕生的想法,因病情也一直吃不飯。為了緩解李奶奶的不良情緒,我每次操作時儘可能多的在她床旁多停留,關心的詢問她每天的情況。儘管帶著層層口罩,呼吸困難,為了能讓李奶奶聽清楚,儘可能大聲的湊在她耳朵邊進行溝通。

臥床期間李奶奶吃飯困難,為了讓她多吃幾口,我就在床邊一口一口喂著,還單獨給她定老人餐,雞蛋糕等易於消化的飲食。每天協助喝水,大小便,經過近一週的精心護理,李奶奶也轉危為安。

好轉後,李奶奶動情的說:“你們都拿我當親人一樣,沒有你們我肯定活不了”。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仁田精彩點評——

用戰疫精神激勵我們奮勇前進

火線入黨!這四位白衣戰士的抗疫事蹟太感人了!

聆聽了4位火線入黨的戰疫衛士的講述,非常受教育,受鼓舞,也很感動。再多的言語,也難以表達對英雄的感激。在此,我用三個關鍵詞,來分享此時的心得。

一是及時。這次疫情防控當中,我院參與抗疫人員達到1000多人,涉及53個科室,其中一類1檔、1類2檔的人有400多名,他們主動請纓、主動參戰,其中一半是共產黨員,充分展示了醫院的共產黨員是能夠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此次火線入黨的4位同志是我院積極分子的優秀代表,也是全院800多名黨員的優秀代表。恰逢今天召開2020年黨員幹部春季輪訓大會,推出火線入黨的4位戰疫衛士講述事蹟報告,對全院黨員幹部也是很好的教育。

二是必要。我院3000多名員工中,有800多名是黨員,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大家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圓滿完成了任務,實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確診病人零死亡,這都是我們醫務工作者不畏艱險,置生死於度外,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結果,更多的展示了我們白衣天使良好的職業形象,展示了醫院“仁德為懷 精誠為民”的核心文化理念。如果把這種精神用到我們的工作當中,一定會無往而不勝。

三是啟發。我們要向這4位火線入黨的勇士一樣,用克難攻堅的精神去抓好市場工作,用精益求精的精神抓好內涵建設,用善始善終、持之以恆的精神抓好文明優質服務。

我們堅信,只要大家用抗擊疫情當中所形成的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奮勇向前,一定會取得各項工作的勝利,打贏保超年度目標任務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