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4月1日,河南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三周年

1095天里

郑州片区悄然蝶变

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回首望去

每一个脚印清晰可见


改革出发

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2017年

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挂牌成立。

2020年

截至2020年3月31日,郑州片区新注册企业58086户,其中,注册外资企业368户。新注册企业数在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56个片区居于前列。新注册资本总额为6764.5亿元人民币,是自贸试验区成立前的近3倍。

试点任务

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2017年

梳理国家批复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形成256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

2020年

目前,郑州片区256项改革创新任务已完成三至五年总任务数的94%,整体完成率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处于上游水平。202项复制推广任务正在稳步推进。

制度创新

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2017年

2017年4月12日,郑州国检颁发了河南自贸区首张报检企业备案和原产地企业备案“两证合一”证书,按下了郑州片区制度创新的“加速键”。

2020年

已形成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政银合作直通车”等160多项创新案例。

◇原产地证书“信用签证”获2017年全国十佳创新案例;

◇跨境电商“网购保税+实体新零售”模式获评2018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创新成果,“政银合作直通车”、“住所申报承诺制”已在全省复制推广;

◇2019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一码集成服务”两项创新入选全国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服务八同步、拿地即开工”三项创新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联席办印发简报推广。

政务服务

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2017年

实施“企业开办一站通”服务,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电子口岸、海关、市场监管、税务等67个办事窗口。

2020年

综合服务中心共办理各项业务70多万件,日均办理业务1600多件。612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526个涉企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

监管改革


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2017年

2017年6月7日,郑州国检率先启动河南首批原产地证书“信用签证”试点。由过去的事前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放得彻底、管得到位,给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2020年

率先实现“一口受理、关检通办”,郑州关区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45小时、0.5小时,分别压缩了57.2%和93.7%;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出口退税功能上线运行,申报时间缩短90%;形成原产地“信用签证”、“双随机”布控检验、特殊生鲜冷链货物“提前报关、货到验放”通关模式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举措。

多式联运

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2017年

2017年,郑欧班列实现每周“去八回八”。

2020年

中欧班列(郑州)新开至比利时列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越南河内线路,新增黑龙江绥芬河、广西凭祥进出境口岸,新郑机场航线网络进一步拓展,公铁、空陆、陆海联运常态化运行。截至2019年底,郑州至天津、青岛、宁波、连云港等港口的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600多班。

产业发展

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2017年

片区重点发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商务会展、动漫游戏等现代服务业。

2020年

世界500强日本住友、美国利宝保险、世邦魏理仕,独角兽APUS全球第二总部、宝能郑州中心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

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2020年,郑州片区将围绕全市对外开放“一门户两高地”建设接着“放大招”。

2017→2020!看郑州片区“七十二变”

1

推进入境设备维修制造、进口医疗器械监管制度创新、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创新、跨境电商药品(医疗器械)进口试点、1210模式国外反向复制等制度创新

2

全面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争取在先进制造业、外资金融、外资医疗、外资教育、外资文化演艺等领域引进重大项目

3

争取每年引进6家以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企业总部、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落户片区,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前20强企业、知名品牌和重大项目在3家以上



记者:王妍斐

统筹:李昌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