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奇葩說》裡黃執中和李誕的辯論策略

昨天在回北京高鐵上,看了一期網綜《奇葩說》,為黃執中與李誕

的辯論折服了。於是記了筆記,對他倆的辯論策略做點分析。

娛樂的同時,學習一點兒說服的技巧策略。

(以下黃和李的發言部分是我根據視頻內容手記的,略有出入和刪減。紅色部分是我的解析。)

聊聊《奇葩說》裡黃執中和李誕的辯論策略

奇葩說

節目背景:《奇葩說》第六季第4期

本期辯題:奇葩星球美術館著火了,一幅名畫和一隻貓,只能救一個你救誰?

辯論雙方:正方(救畫)有詹青雲、黃執中、羅振宇和蔡康永,反方(救貓)有傅首爾、許吉如、李誕和薛兆豐。其中黃是正方二辯,李是反方三辯。


(反方許吉如闡述過後,黃執中開始發言……)

黃執中:

“你以為貓是弱小的。其實,那幅畫才是最弱的,那幅畫不會呼嚎,那幅畫不會求救,那幅畫不會移動,那幅畫沒有辦法喊救命。”

”對方辯友意識到了,那隻貓很可憐,她說萬一你是那隻貓呢……(停頓1秒)萬一你是那幅畫呢?”

(#解析#在這段發言中,黃執中首先把這幅畫人格化,瞬間調起現場觀眾的同理心;在表述那幅畫的處境時,用了很多重複和排比,增強了表達的感染力。

另外,我們可以心裡默唸三遍,對比一下:“那幅畫才是最弱的,那幅畫不會……”和“畫才是最弱的,畫不會……”,感染力是不是不同?這就是具體和抽象的語境差距。)

”這道題考驗是另一層次的問題,考驗的是愛,是同理心和不忍心。”

”同理心和不忍心是有範圍的。”

(#解析#架構觀點時,黃執中把選擇設定在兩個有生命的個體之間,自然就不存在商業價值或生命意義的孰高孰低。接著引出同理心範圍代表認識的層次,悄悄把討論的焦點引向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觀眾被帶走……)

(接著黃執中講了一個故事。小學生看到《背影》中父親角色狼狽的樣子,嘲笑胖子撿桔子。)

“小學生沒辦法理解,不是因為冷血,是同理心的距離太遠,聽不到更遙遠的哭聲。”

(#解析#仍然把不同認知層次這種的抽象概念,轉化成具體的可感知的事物:更遙遠的哭聲。而且進一步做了個對比:對親人的關心和對隔壁村的人生死莫不關注。)

“一個人如果能做到人飢我飢,人溺我溺,那麼我們說他對世界的認識不再只是周遭的人。”

“我是知道它並不是,只是叫我們珍惜生命而已。我看懂這一切,我會去救它。不是因為我冷血,是因為,隨著你對世界的認知越高,你聽到的哭聲,越遙遠。”

(#解析#黃執中的這場辯論發言,可以說非常有說服力,總結亮點有三:一是根據辯題挖掘題目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更有哲理性;二是抽象的概念擬人化具體化,外加會講故事;三是講話時,語言的節奏感配合他的臺灣腔,很有感染力。)


(但是,今天黃執中遇到了另外一個高手。我們來看看誕總髮言,看看誕總是怎麼拆解黃的論點的……)

李誕:

“藝術的價值在於他背後的故事。有故事的畫更有價值。”

”有什麼比一幅正在燃燒的名畫更值錢呢?有什麼微笑能比燒沒了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更值錢呢?”

“康永哥收藏了很多名畫。記得他跟我講過,藝術品的價值是人賦予的,越有故事越值錢。”

(#解析#一開始,李誕迴避了黃執中所架設的論點結構體系,不接黃的觀點話題。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講段子,很快讓觀眾忘記了黃的發言,把觀眾引入新的視角:名畫的價值評判標準討論。描繪在燃燒的場景中,名畫更具故事性價值。

觀點並不新奇,但一上來的辯論手法很高級。)

“所以救貓不光是拯救一條小生命,還成就了一件藝術品。這是我的第一個觀點。”

“我是自私的,我就想著我自己。”

(#解析#繼續把話題討論從深層次的思考帶到世俗的選擇,每個人日常都會見到的選擇。)

“我救畫有什麼好處?救出來《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後上交給盧浮宮,法國國家給我發個錦旗。僅此而已。”

“人們的注意力很快轉移。前一條還是李誕大火救出《蒙娜麗莎的微笑》,刷出下一條就是羅振宇深夜買醉,羅振宇用販賣焦慮的錢深夜買醉。”

“說到這裡,你們可能都不知道我們在辯論什麼了。”

(#解析#繼續講段子控制觀眾的興趣點,帶節奏。現實中正是,救畫的新聞意義並不大,人們不會關注多久。這個仍然迴避黃執中的觀點。

最後一句很厲害很高級,不經意挑明辯論本身就是娛樂是一場遊戲,任何關注點和意義很快就會過去。在這裡,高尚深度沒有什麼意義。)

“而我,每天活在痛苦中,每天活在碳烤小貓的陰影中。”

“我是愛貓的人,你們有人體驗過每天早上被貓踩奶的感覺嗎。我有啊,朋友們,我每天早上都被我家小貓踩奶叫醒。”

“這隻小貓每天踩在我的良心上,提醒我,李誕是你一個好人,你是一個好人。這哪裡是小貓啊,這分明是我家的道德之眼。”

“救貓,我還是一個好人。所以我選擇救貓。這是我的第二個觀點。”

(#解析#通過調侃踩奶講段子+描述具體場景,引導讓每個觀眾自己做道德層面選擇,說要對得起良心,觀眾很容易不假思索得出答案。這段還是論證了畫只是物,小貓才是生命,這是一個道德層面的問題。)

“其實我的發言已經說完了。但是!來奇葩說之後,我發現每一個人都會上價值。”

(模仿黃執中)“我們真的辯的是這個問題嗎,我們其實辯的是另外一個意義的問題。”

(#解析#終於正面回應黃執中的辯論了。還是不回應黃的論點,論點本身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幾分鐘內辯不出孰高孰低。李誕用的是更高明策略:拆解黃的辯論技巧。)

“但是現實是近處的哭聲都不管,你管得了遠處的哭聲嗎?”

“在座的各位來參加《奇葩說》,都是極其聰明的人。我們可以在這裡使用高超的辯論技巧,獲得掌聲獲得尖叫。但實際上最終我們會記得什麼呢?”

“黃執中的觀點我們又記得什麼呢?他說的對你們又有什麼好處呢?”

“黃執中說的都是他自己編的。”

“我們只記得黃執中和顏如晶關係很好……最後記得的只有花邊。”

(#解析#一旦把這個辯論遊戲的套路說破後,再高級的論點也不過是秀。不正面交鋒,而是在技巧本身反駁,這正是更高一個維度的說服力。)

“遠處的哭聲,和近處的哭聲還是可以辯的。”

(#解析#如果一直講段子只是討巧,而再次回到辯題才更具說服力。通過前面佔據制高點後,現在再回到辯題時就更容易說服觀眾。觀眾也已經不記得黃執中的觀點了,誕總說什麼,觀眾就會信什麼。)

(李誕也開始講故事。講一個記者朋友的困擾。大意是記者採訪了很多特殊的當事人,他們的故事如果報道出去一定會幫到很多人,但報報道之後想傷害他的人也會看到,當事人的人生也會毀了。)

“我聽完以後,你們猜我想怎麼樣?我很想一腳踹在我這位記者朋友的臉上。為了宏偉的價值,為了什麼人類文明,犧牲個體犧牲小貓。朋友們,不要這樣想問題。不要這樣想問題。”

“遠處的哭聲只是想象的哭聲。”

(#解析#終於正面回應黃執中的觀點了。一句話把黃執中最關鍵的立論給拆解掉。如果沒有前面的鋪墊造勢就直接反駁,效果不會這麼好。現在觀眾已經接受誕總的人設,什麼有道理的話都能影響觀眾。)

“知識分子是好人,當然黃執中也是好人,我的那位記者朋友也是好人。這些好人知識學多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不是苦其心志,不是勞其筋骨,想的就是犧牲別人成就意義,每天想的犧牲這個救那個,還是犧牲那個救這個。”

(#解析#這次採取策略是樹立了一個假想敵——知識分子,所謂的精英們。)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世界最終維繫的,是我們這些自私的人。自私的活著,以不傷害別人的方式活著。”

“反而正是那些為了宏圖偉業、不計後果的犧牲小貓的人,頻頻讓我們這個世界陷入大火。”

(#解析#最後一句呼應辯題的大火,真是神來之筆。)


李誕發言前,正反方支持率為69:31;發言後,13:87。數據說明一切。

這期的視頻,愛奇藝上可以搜到,各位自行去找。

最後,揭開一個《奇葩說》遊戲的秘密:在辯論賽場上,對手是不可能被說服的。辯論真正需要說服的對象是誰呢?不是你的對手,而是裁判和觀眾。



題圖來自《奇葩說》劇照

小屋

曾經的互聯網產品,十年下來,不見成就;

即過不戀,躬身往前,愛生活,愛這個給予我們機會的時代。

標籤:輕度文青,大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