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智”拼“雙復”戰疫

導 讀

擁有員工7萬人,牽動上下游產業鏈150多萬人,西南汽車重鎮的龍頭車企長安汽車,兩隻“硬手”迫不及待,早早“等候”在快速恢復正常運轉之路上。一手繼續抓疫情嚴防嚴控、一手推進企業復產復工,時時保持最佳動態平衡,考校著整個企業的智與力。長安汽車如何拼織起一張嚴密的防疫網,並讓復工復產所需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在上面正常流轉?

人員數萬,每輛車上的零部件上萬,配件供應、物流運輸以及員工返程等堪稱橫在車企復工復產路上的三大主要問題。在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和各地政府部門的協調支持下,長安汽車將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的復工復業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一環一環推進解決。數據顯示,截至3月3日,長安汽車可復工人數佔比接近90%,復工復業已基本恢復常態。

“智”控:“591”法則

作為與湖北這個零部件重點生產基地接壤的城市,重慶的車企受其影響更為明顯。據瞭解,長安汽車通過對其在湖北的供應商情況進行梳理,第一時間內向供應商發佈了慰問及信息告知,相關項目暫停及延後啟動,組建了供應鏈復業復工資源協調團隊,每日關注所有供應商復業復工安排和資源情況,梳理存在問題及風險,與供應商聯手製定解決方案,從資金、物流等方面,幫扶他們,聯手共渡難關。

從2月11.12日,奔走準備多日的長安汽車多個單位陸續拿到復工許可文件。在正式復工之前,長安汽車成立的疫情防控應急工作小組已經從年前就沒消停過,據長安汽車工作人員介紹,長安汽車從疫情爆發之初就建立了應急響應機制,並在企業內部忙著快速推進了四件大事:

一是在人員管理上,在疫情爆發初期,快速梳理了984名出差、途經及接觸疫區人員,並逐一排查、建檔、監控;並對節日期間擬返鄂員工開展勸解,成功引導200餘名人員暫緩回鄂。而對外省返工特別是途經湖北地區的人員,則納入“風險人群”管理。

二是在物資方面,快速將口罩、測溫儀等應急物資配發至下屬單位;據瞭解,從2月中旬開始,全國各地復工潮陸續來臨,醫療防護物資需求不斷增加。在此特殊時期,長安汽車聯手合作伙伴,集聚資源,加入到防護口罩生產大軍之中,為滿足社會對防護物資的迫切需求盡一份力。

三是通過企業微信、內部郵箱等途徑不間斷傳播防疫知識,引導員工科學做好防控措施;這一工作不斷積累延續到復工前夕,已經為返崗員工防疫復工的培訓做了充足準備。《長安汽車員工返程返崗必讀》、“復工復業指導細則”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已經在復工前完成,明確提出嚴格執行復工、復業前準備“五到位”、復工、復業後過程管控“九必須做到”和應急處置“一及時”。

四是制定了春節延後開工方案,長安汽車頂著種種壓力將復工時間延後到了2月12日之後。按照管理層的判斷,當前不惜一切代價控制住疫情,對整個經濟和社會的傷害才能做到最小。臨近復工,這支應急部隊要做的事情更多了:將消殺落實到對各個角落,廠區、食堂、會議室等場所甚至要每日消毒兩次以上;提前部署好食品用餐安全等工作;加強實現各種疫情防控物資到位;還有繼續嚴密地挨個摸底排查。

2月中旬,各工廠開始陸續正式復工。寂靜了小半月的長安汽車生產基地似乎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人氣依舊,卻難再見熙熙攘攘之態。經過復工培訓的人員每日戴好發放的口罩,手持“雙證”,隔開1米以上排隊通“關”上崗。登記、測溫、消毒、分隔四步走的防控措施一步也不能亂、不能少,廠區各處甚至難以看到2個人近距離說話,網上流傳的高考考場式就餐恰是長安汽車員工餐廳的實況。

长安汽车:“智”拼“双复”战疫

“智”造:威武的機器人大軍

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疫情之下各企業復工復產難在“管好人”,對汽車製造這種人員密集型行業挑戰尤大。長安汽車的思路一是嚴防嚴控,把“人”這個不確定因素最大限度變得可控。思路二則是儘可能少管“人”,減少變量,更多換成可靠的“機器人”來管。

在此次疫情中,長安汽車智能製造的先發優勢被充分展現出來。據瞭解,長安汽車是中國汽車行業中的第一家“國家智能製造示範企業”。

以近期較早復工的渝北工廠總裝車間為例,目前廠內的焊接、衝壓、塗裝等全線復工運轉已半月有餘,機器人大軍像往日一樣有序運轉,生產線、各種機械手、無人物流小車忙個不停。數據顯示,該工廠的生產自動化率達90%以上,其智慧管理平臺每天可採集製造數據5000萬條,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實現對質量的實時、在線監控,既不需要傳統工廠中設置那麼多工位,也不需要很多工人跑來跑去或聚在一處才能完工。以往這種智能化成果更多體現在產品和服務上,減少人員數量和工作量的優點多體現在降低成本一類的表格中,此次卻成為這一特殊時期的解決復工復產難題的重要方法。

“智”品:戴“口罩”的汽車

與黑科技測溫車

正是有了這支機器人大軍,長安汽車在開工數日便陸續有新車下線,走進試驗場;搭載黑科技的產品甚至開始走上街頭。3月初,重慶主要交通樞紐站開始停駐一款特別的車輛。據瞭解,這正是長安汽車首推的熱成像防疫車。

為了解決大型交通樞紐站人多、測溫手檢效率低、設備少、易有漏網之魚等現實問題,這款熱成像防疫車搭載軍工級AI智能熱成像測溫系統,對體溫異常者快速識別,並可多目標同時檢測,其有效測溫範圍達10米,實現遠距離捕捉目標,而最大誤差僅有0.2攝氏度上下,並可將監測的大數據進行雲端處理,真正做到“非接觸式”體溫測量,避免交叉感染。同時,還可根據市政醫療機構的防疫需求,出現在重點防控的街區、幹道,進行移動式檢測,大大降低社區及人員密集場所出現的“接觸式”、“遺檢漏檢”、“高誤差”的防疫風險,為取得戰“疫”最終勝利,保駕護航。

长安汽车:“智”拼“双复”战疫

經此一“疫”,全社會對健康安全特別是呼吸安全的重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車內環保備受重視。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轉型的長安汽車也很快注意到了這一迫切需求。利用研發儲備上的優勢,長安汽車快速啟動研發,第一時間推出過濾級別更高的空調濾芯等一系列健康技術和配置,並在3月10日量產目前最先進的“PM0.1級”複合抗菌殺毒高效過濾器,配合等離子發生器和自定義新風系統,能夠實現超強的過濾和殺菌效果,並搭載在以後的所有車型上。

“智”援:源源不斷的人、財、物

不僅是給汽車戴口罩,還要自產人用的口罩。早在馳援疫區和籌備自用防控物資時,長安汽車就已經發現,口罩短缺是個大問題。

在疫情爆發之初,長安汽車擔心疫區物資不足,就緊急捐贈1000 萬元人民幣,用於疫情防控一線所需應急物資的採購。

隨著疫情的快速蔓延,全國性的“口罩荒”開始了,錢已經在國內不能解決這些問題了。長安汽車對此已有預見,在國內採購的同時,已經發揮其全球佈局優勢,聯動意大利、日本、英國、美國和德國等“六國九地”研發中心及海外基地、經銷商夥伴,展開“與時間賽跑”的全球緊急採購,努力尋求醫用防護口罩等國內緊缺防疫物資。

為早日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繼向抗疫一線捐贈1000萬元之後,長安汽車再次以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在全系產品逐步復產下線後,又將首批下線產品捐贈給湖北等抗疫一線。3月2日,長安汽車向湖北孝感市疫情防控部門捐贈的CS75PLUS、逸動PLUS順利運抵。據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相關人員介紹,此次快速運抵的CS75PLUS、逸動PLUS將馳援抗疫一線,用於孝感市政府各部門防疫防控工作,在防疫物資運輸、防疫人員接送、控疫巡防一線中發揮重要作用。

新的問題接踵而來。全國物流不暢,不管是疫區還是其他城市,大批物資的運送成了難題。長安汽車又聯合長安民生物流,無償為政府及公益組織提供運輸服務和倉儲服務,據不完全統計,長安汽車協助從全國各地運回重慶支援抗災口罩200餘箱、消毒用品6噸;支援南京江寧開發區管委會運輸消毒緊急物資500箱;完成武漢火神山醫院2噸的疫情急缺物料緊急配送任務。

從人、財、物到中間的運輸環節,長安汽車一一考慮周全並逐個擊破、打通關節,將生產經營中的用戶思維靈活運用到支援行動中,充分考慮了各類人群的特殊需求。例如,考慮到醫護人員、各路執行應急任務人員的通勤和出行需求,長安新能源聯合T3出行和車來出行,調配車輛,為他們免費提供通勤、出行服務。看到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更有長安汽車部分心理學專業熱心員工主動報名,參與武漢心理援助活動,為武漢一線醫護人員在線提供心理支持。

长安汽车:“智”拼“双复”战疫

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長安汽車疫情防控落實得力,目前暫未出現異常情況。復產復工、嚴防嚴控也正有序展開。壓力與挑戰並未結束,目前也遠未到可以鬆口氣的時刻,長安汽車已經預見,一直嚴陣以待。

記者手記:拼力爭勇往,時艱不說難

不足兩月的戰“疫”中,汽車行業已經有太多令人感動的暖人暖事,甚至是一個接一個令人驚歎的“神操作”。各方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節奏,彷彿車企們本來就是“無所不有”、“無所不能”的。如果不是身在這個行業,沒有近距離接觸這些企業,恐怕難以知道這一系列行動背後的艱難與代價。

汽車行業已經連續兩年身處寒冬,銷量降幅一年比一年大,“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活下去就是今年的KPI”在業內不是段子。

多數企業難以獨善其身。以長安汽車為例,除了來自大環境的壓力,近年來正承受變革、轉型巨痛,而成果還未完全顯現,財報數字並不好看。2020年正是其第三次創業實現戰略目標的關鍵之年、香格里拉計劃和北斗天樞戰略的加速落地之年。2019年特別是下半年,長安汽車陸續發佈數個新車型,CS75 PLUS、長安CS55 PLUS、長安歐尚X7等表現較為出色,從年前就已經積累下不少訂單,如果沒有這場疫情,長安汽車迎來的2020或許是形勢好轉的一年。

重重壓力下,外面看到的,只是長安汽車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延遲了數日開工,又捐款又產車又籌物資又幫忙運送,這麼大的央企,從未提到這期間的賬面損失和無形損失有多少,統籌調配了多少人力、物力,又做了多少安撫用戶迫切提車之心的工作,又是如何在過年期間組織旗下企業工人生產、數十日造出上百輛救護車抵達抗疫一線。

任何行動終究是成本、人力、物資和時間撐起來的,何況在特殊時期的大環境下,背後的產業鏈代價並不小。

1月的統計數據顯示:長安自主板塊銷量為103,899輛,作為銷量主體的長安汽車,1月份銷量為79,708輛,實現逆勢同比增長1.8%。而受多重因素影響,國內車市整體銷量同比下滑達18%。好在,長安汽車自己也判斷,疫情的影響終究不會太久。

长安汽车:“智”拼“双复”战疫长安汽车:“智”拼“双复”战疫
长安汽车:“智”拼“双复”战疫

《新能源汽車月度數據監測報告》

具體價格請諮詢銷售人員

電話:010-63425939/13126750984

電郵:[email protected]

长安汽车:“智”拼“双复”战疫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2月銷量僅為31萬輛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1月汽車銷量下降18.0%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2019全年銷量下降8.2%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11月產銷降幅略收窄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10月新能源遭遇腰斬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9月十五連負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8月六大細分市場齊降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7月新能源汽車負增長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6月降幅收窄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5月負負負負負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4月車市無亮點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3月車市春暖花未開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2月受長假影響大

最全PPT看懂中汽協產銷數據:2019開門不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