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全球扩散需要宣介“平民版”中国经验


周鑫宇|疫情全球扩散需要宣介“平民版”中国经验

随着中国境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新冠肺炎“震中”已转至国外。面对持续攀升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不少国家纷纷采取了与中国相似的策略,包括建议民众勤洗手、少外出、不聚集等。有的国家如意大利、比利时和印度还采取了“封城”举措。虽然这些措施已在中国被证明切实有效,但是依然有海外媒体或民众表示不理解、甚至怀疑。如何使用海外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宣传中国经验?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周鑫宇就如何做好民间舆论工作撰文,提出开展“口罩外交”这一新颖观点。

现将全文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周鑫宇|疫情全球扩散需要宣介“平民版”中国经验


疫情全球扩散需要宣介“平民版”中国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的负面舆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炒作中国政府掩盖疫情,从而攻击中国政治。这方面的攻击多是出现在西方的主流媒体上。美国智库抢发一批研究报告也满是“I Told You(早告诉过你)”式的政治偏见。第二是利用食用野生动物等问题攻击中国文化,因而疫情的出现都怪中国,煽动对中国人的排斥、歧视、隔离。这种声音主要体现在西方的社交媒体和民间行为中。很多中国人身在国外,对这方面感受更深。

应该说,近期以来,通过透明、有力的抗疫行动,中国政府的能力和制度优势获得了国际上广泛认同,西方媒体在这方面的攻击声音已经低下去,随着疫情的当地化,再空谈意识形态政治也容易“打脸”。但是国外民间层次的文化歧视和种族主义苗头仍然存在。随着疫情在国际上扩散,这种声音还可能增强,加重疫情给我国对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带来的冲击。一些政治势力也可能转而利用国外非理性的民众情绪,煽动对中国的仇视和孤立,对中外关系造成长远的伤害。

要做外国民间舆论的工作,宣介中国的抗疫经验很重要。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经验有很多。其中,那些让别的国家学的到、用的到,让广大外国民众能够产生“获得感”的经验,正面影响最广最深。现在很多国家的民众都要准备“抗疫”。了解中国的经验、得到中国的启发,会让民众正视中国的经历和努力,也对中国产生同理心和认同感。

应该认识到,中国抗击疫情最重要的一些法宝,比如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政治体制优势、相对完善发达的医疗体系、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和服从大局的民众等,多数国家都不完全具备。这些经验让外部看到了,也很难学到。一些民众对中国的经验产生了“羡慕感”、还缺乏“获得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对外传播这一类中国经验的时候,容易扭曲成 “扬我贬他”的声音,反而伤害外国民众感情,甚至让“中国威胁论”趁虚而入。

因此我们应该探索传播一些更具有普适性、操作性和“低政治”领域的抗疫经验。在我看来,在公共场合“戴口罩”、讲卫生,就是最典型的“平民版”中国经验。口罩虽小,但却是大多数中国人民在疫情期间的主要抗疫武器,也代表了这个特殊时期里中国人的典型形象。我们是和口罩一起战胜“新冠”的,恐怕别的国家也将如此。

因此,中国应该把口罩的故事讲出去。在国际公共卫生领域,如何正确的使用口罩、体现社会文明,仍然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在文化上被认为是疾病、软弱、冷漠的表现。而日本等国则具有较强的“口罩文化”,相当多的民众习惯日常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

在全球抗疫的过程中,中国应该倡导中国经验里的“口罩文明”,包括合理卫生的使用方法;不恐慌、不抢购的社会责任;从公共道德层面要求有咳嗽和发烧症状的病人应主动在公共场合全程佩戴口罩;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支持下,飞机场、火车站和枢纽性汽车站等应具备平价销售或免费领取口罩的条件;倡导民众对于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的人,表达友好和礼貌,反对排斥,等等。

下一步生产物资条件充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由中国企业或公益组织在民用口罩的布料纹路上设计出笑脸图样,设计生产“微笑口罩”,也可称之为“中国口罩”,回捐到国外去,传播口罩文明。还可以开展针对弱势群体的专门援助和知识普及项目。近日,国内民众已经多次自发通过在口罩上画笑脸、用各国语言写感谢语、设计宣传卡通画等方式,在口罩上寄托中国人的乐观精神,表达对世界的感谢。这些工作都可以由民间来开展。

我们曾经有过“乒乓外交”、“熊猫外交”,都是寄托各国民众之间难以割裂的人类普遍情感。疫情当前,大家一起做场“口罩外交”,是不是也很好?

周鑫宇|疫情全球扩散需要宣介“平民版”中国经验

中国大学生自发设计的口罩



周鑫宇,北京外国语大学 (我会理事单位) 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研究专长为公共外交和美国外交,著有《中国故事怎么讲》、《中国社会组织与新时代全球治理》、《大国小鲜》、《China’s Future》等各类著作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央地方各级委托课题13项。兼任中宣部新闻评阅组专家、北京市委组织部《国际交往中心干部素质教材》副主编、华为等跨国公司国际公共关系顾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特约评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