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繁昌:从线上桃花节看县域云经济发展

近年来,每到三月举办桃花节已成为繁昌县平铺镇及至全县的品牌旅游项目。疫情期间,如何将桃花节延续下去?该县多部门和平铺镇联动,创新“互联网+”新模式,于近日成功举办了“山水平铺 云赏桃花”线上桃花节,通过其社交平台”云“赏桃花,品美景,猜灯谜,听传说,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桃花节系列活动,吸引了近八万用户手机移动端在线观赏。 人民日报数字安徽等多家媒体纷纷对”云赏桃花”给予报道,很好地推介了县域文化旅游资源,引起了强烈反响。笔者透过这朵绚丽绽放的”桃花云“,思考疫情下县域经济如何化危为机腾“云”直上。

芜湖繁昌:从线上桃花节看县域云经济发展

“荡胸生层云”,要树立“云”思维。早在2012年我国就已提出“云经济”概念,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成熟,“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其应用范围得到更大范围的扩展,进而促使一场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到公共云的巨大变革,推动云经济新时代的到来。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倒逼云经济站上“风口”,进入亿万人的日常生活。从云办公、云会议到云课堂、云招聘,再到云问诊、云旅游、云观展、云演出、云祭扫、云买菜......从工作、生活到教育、就业、就医,再到精神文明建设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云经济发展的火热势头,新业态全新体验的确让人感觉到方便实用,还很实惠,大众正经历着一次数字经济的全方位启蒙。作为政府和企业,在成为云经济的“参与者”和“受惠者”同时,更要在思想上冲破时空的限制,树立”云“思维,主动开启新业态发展“加速器”,为战“疫”和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得琵琶声入云”,要建立“云”模式。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尚处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期,各类企业从复工复产向满工满产进军,建立“云”模式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成为必然选择。比如“云审批”全程“零跑腿”,“网上办事”“不见面审批”,确保企业、群众办事“见与不见,服务不变”;“走出去”招商按下“暂停键”,线上招商开启“加速键”“云招商”实现面不见线不断,确保项目引进不断链;“云签约”变“面对面”为“屏对屏”,“跨屏”话发展;“云培训” “现场”转“线上”,参训学员足不出户,即可在家“充电”;“春风行动云招聘”搭建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信息沟通的桥梁,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等就业......这些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云模式,创新方法、优化服务、保障要素,为经济社会发展添动力、增后劲、加速度。

“不畏浮云遮望眼”,要补齐“云”短板。疫情是一场“大考”,能够考出一些地方在风险来临时是否善于积极转型应对,也考验出了在消费向线上转变的同时,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新基建”的配套设施不足,制度的完整性不够,线上和线下衔接不够紧密通畅,云经济人才队伍匮乏等等,要避免“云模式”昙花一现,让其成功奔向数字经济的春天,还需要在积蓄实能上下功夫,要挤干线上的“水分”,加强与线下的有机结合,在网络安全、服务、智能上多下功夫,才能够形成经济发展的闭环,进而撬动经济新发展。(北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