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你以為的吟春!其實在點菜

春風一過,各種野菜紛紛抬高了身價,薺菜蕨菜馬齒莧,苜蓿香椿馬蘭頭,清炒涼拌三月三。要知道在我們偉大的飲食文化裡,是沒有一種季節不可以吃到嘴裡去的。如果是古代的詩人們穿越回來看到這一幕,一定會感慨:太寡淡了,

春季食魚正當時

唐代詩人張志和留傳下來的作品不多,《漁歌子》就是其中一首,裡面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算是色香味俱全的一句。詞牌名《漁歌子》原題叫《漁父》,“漁父”的“父”讀音很多人都會讀錯,應該讀第三聲,意思是漁翁,捕魚的老人。古代陸路交通不如水路交通方便,所以外出的人們難免會借船出行,要是沒有客船,漁舟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此外莊子最早塑造了一位與孔子相對立的人物形象——漁父,是隱士的象徵。所以後來在詩詞裡留下了不少漁翁的身影。比如柳宗元的“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鄭板橋的“老漁翁,一釣杆,靠山崖,傍水灣”,有些名作據說也是在漁船上完成,比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你以為的吟春!其實在點菜

有漁翁,自然少不了魚味。古人在飲食上的選擇遠不如今天豐富,就連西紅柿炒雞蛋這樣的家常菜都要等到明朝以後才能吃上。今天我們吃西紅柿炒蛋已經昇華到很高境界了,很多去過新疆遊玩回來的人動不動就要在家炒一份西辣蛋回味一下,其實這就是升級版的加了青辣椒的西紅柿炒雞蛋。古人在食材選擇不多,調味料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喜歡追求食物的原味。我們一直追求的一種滋味在今天很難用英語來翻譯,西方人的思維理解不了這個詞。這個滋味我們稱之為“鮮”。外人理解不了,我們中國人一拆字就心領神會了,“魚”“羊”為鮮,這個詞可不是一個“delicious”就能表達的。“魚”為先,“羊”在後。那這“魚”究竟好在哪裡呢?!

張志和說,且看我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春天到,鱖魚肥!這鱖魚肥美是有原因的。鱖魚又叫桂花魚,是我國四大名魚之一,食性雜又喜歡吃活食,屬於肉食性魚類,因而味道肥美。看看這鱖魚生長的環境就知道了,“西塞山”在現在的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以前叫道士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石巖。西苕溪則北通太湖,南鄰莫干山,完全的活水大湖。“白鷺”喜歡活食,常棲息於水草豐美的河灘湖泊,有白鷺自然就有魚蝦。鱖魚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到了春天自然肥美無比。幸運的是我國從南邊的桂林到北方的松花江,都出產鱖魚。

這裡說張志和幫我們點了一道春天裡的好菜,而不是教我們做一道好菜,那是因為古人在烹飪方法上還沒有學全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就連炒菜的鐵鍋都是宋代才有,想吃個小炒至少要等到宋太祖宋太宗登基之後才能實現願望。古人烹魚,無外乎“蒸”“煮”二法。“蒸魚”算得上是個不錯的保留原有鮮味的好方法。今天我們也“蒸”,工序簡單,滋味卻不凡。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你以為的吟春!其實在點菜

買來鱖魚剖殺洗淨,兩面各來上幾個花刀,拿蔥段、薑片、蒜泥、黃酒、少許鹽醃上十分鐘。蒸鍋中開水煮沸,鱖魚放入其中,只需要八分鐘,一看魚眼變白即可起鍋。但是真正激起魚鮮的卻是後面淋油的一步。炒鍋燒熱,倒入油燒熱,小火下薑絲蔥段,等香味被熱油激發出來之後,在蒸好的鱖魚上先淋豉油再淋熱油。在滋滋聲中,一道清蒸鱖魚便大功告成了。“清蒸鱖魚”真的是懶人做法了,雖簡單,但也算是一道“硬菜“。

簡單不一定不奢華。清代詩人清端曾經寫過這樣一句詩“揚子江頭雪作濤,纖鱗潑潑形如刀”,這是描繪清明時節長江刀魚的佳句。皖江一帶自古就有“清明掛刀,端午品鰣”的說法。據說在皖江一帶的漁船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種刀魚的食法,簡單到極致,卻又奢華到極致。漁家先將刀魚洗好收拾乾淨,接著將一條條刀魚釘在包裹砂鍋木桶的外延,煮粥時蒸氣上升,刀魚肉本就細嫩紛紛掉入砂鍋之中,魚鱗也隨著熱氣化為油脂滴入米湯裡,一鍋別具風味的刀魚粥就完成了。只需撒一點點鹽,攪拌一下,便是至尊美味。再看鍋沿上,一個個完整的魚身骨架都在整齊地懸在上面……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你以為的吟春!其實在點菜


當然了現在真正的刀魚我們是吃不上了。“湖刀”就成了這個季節裡完美的替代品。“湖刀”的最佳吃法是油炸。炸魚之前一定要洗淨醃製,醃製時就要下好鹽口,去腥的蔥姜料酒不可少。不能直接下鍋,一定要裹一層澱粉再炸,澱粉的炸制口感要好於麵粉。等鍋裡的油燒熱開中小火,放入魚段炸制,等到兩面金黃就可以起鍋了。有人喜歡在起鍋後加點椒鹽再提提味,也是吃貨真傳了。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你以為的吟春!其實在點菜

不食三味,不知開春!范仲淹的愛好就與其他人不同,在《江上漁者》中說道“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這真是鱖魚肥,刀魚嫩,鱸魚美!

春天大地剛醒,人們的胃也才醒。適合來點清淡鮮香的滋味。鱸魚用來燒湯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來上一條一斤重的肥鱸魚,配上一點豆腐蔥花,燒上一鍋鱸魚豆腐湯,澆灌一下剛剛醒來的胃。鱸魚洗淨醃製一會,入油鍋和生薑蒜瓣一起煎制一會,待到爆出香味兩面金黃加入開水和一大勺料酒。待到魚湯沸騰,下入焯好的豆腐塊,都說千滾豆腐萬滾魚,多燉一會總是可以帶來更多味覺上的享受的。有的人喜歡喝白白的濃稠的魚湯,如果在魚湯之上再撒上一些蔥花,就真是珍珠翡翠白玉湯了,調入一點鹽,其色正,其味佳!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你以為的吟春!其實在點菜

文人吃貨裡蘇東坡排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寫了《隨園食單》的袁枚大概也只能勉強算個前三吧。以往我們都知道東坡居士開創的名菜“東坡肉”,卻不知道還有一道“東坡魚”。

東坡一生愛吃,而且喜歡自己親自動手烹製。《魚蠻子》就曾經記錄了蘇東坡做鯉魚的步驟。此外東坡還寫有《煮魚法》一文:

子瞻在黃州,好自煮魚。其法,以鮮鯽魚或鯉治斫冷水下入鹽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渾蔥白數莖,不得攪。半熟,入生薑蘿蔔汁及酒各少許,三物相等,調勻乃下。臨熟,入橘皮片,乃食之。其珍食者自知,不盡談也。

東坡在黃州時,喜歡吃魚。以鮮鯽魚或者鯉魚剁塊片好,冷水下入鍋中調入適量的鹽,放入配菜。等到半熟時,放入生薑、蘿蔔汁和少許酒。到魚快熟的時候,放入橘皮片,不久就可以吃了。這種吃法我們今天叫“水煮魚”,只是調料和我們今天使用的不一樣。

如今在眉山一帶的老百姓還稱這“水煮魚”叫“東坡五柳魚”,又叫“東坡魚”。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你以為的吟春!其實在點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