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曲线》告诉你:开启一条新的曲线,永远都不算太晚!

第二曲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弥补过去失误与不足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从而挽回局面,开创一个更好的未来。

《第二曲线》告诉你:开启一条新的曲线,永远都不算太晚!

英国作家查尔斯·汉迪著的《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书中的思维方式对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其中的核心在于打开企业和个人成长的思维束缚,以“面向未来”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不断成长。


一切事物都逃不开S型曲线

我们人类的一切包括生命、组织和企业,政府、帝国和联盟,各种各样的民主体系甚至民主本身,都适用于S型曲线:最开始是投入期,包括金钱方面的、教育方面的(当讨论我们的人生时),或者各种尝试和实验;在接下来的阶段中,当投入高于产出时,曲线向下;当产出比投入多时,随着产出的增长,曲线会向上,如果一切运转正常,曲线会持续向上,但到某个时刻,曲线将不可避免地达到巅峰并开始下降,这种下降通常可以被延迟,但不可逆转。

似乎一切事物都逃不开S型曲线,唯一的变数仅仅是曲线的长度。罗马帝国延续了400年,最终还是灭亡了,其他帝国的气数更短,像大英帝国。而美国未来也将如此,政府和独裁权力终究无法长久。

《第二曲线》告诉你:开启一条新的曲线,永远都不算太晚!

万物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


《第二曲线》要传递的思想就是,在生活中为了向前发展,有时候彻底的改变是必要的,这意味着开辟一条与当前完全不同的新道路,这通常要求人们对熟悉的问题拥有全新的视角。


第二曲线在等着被创造

海尔集团张瑞敏先生说过,企业最大的战略,就是寻找“第二曲线”,即企业“新的生路”。

第二曲线必须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开始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资源(金钱、时间和精力)承受在第二曲线投入期最初的下降,如果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并已经掉头向下后才开始第二曲线,那无论是在纸上还是在现实中就都行不通了,因为第二曲线无法增长得足够高,除非让它大幅扭转。

《第二曲线》告诉你:开启一条新的曲线,永远都不算太晚!

“改变”必须要“先行一步”。

那么,如何判断第一曲线即将到达巅峰呢?按常理来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一切运转正常,人们很自然地希望第一曲线将继续发展下去。

成功往往会蒙蔽人们的双眼,打消人们的疑虑,不断巩固原有的成功模式。只有在回顾过去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那就是巅峰,那就是我们本应该重新思考的时刻”,但不幸的是,这种“事后诸葛亮”都是于事无补的。

第一曲线的成功可能会让人们对潜在的新技术和新市场视而不见,从而使他人抢占先机。

比如,柯达公司忽视了数码摄影的可能性,等它回过神来为时已晚。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许多公司让外来者侵入,或者用我的话说,代替它们创造出了新的曲线。

现在新技术的出现每天都在给人们创造新曲线的机会,识别并抓住这些机会是教育界、保健业、政府乃至企业面临的新的战略挑战。


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得更大

为什么很多组织在焦虑?因为很多组织被绑架了,尤其是资本的绑架,总是期待更多的增长带来更多的回报。

“增长”是一个被光环围绕的词,这表明它是一件无可争议的好事,但是所有东西都越多越好吗?

为什么很多人会焦虑?因为很多人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不知道自己的强项是什么,总是拿自己的弱项去跟别人比拼,造成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源,是我们接受的教育,总是拿同一个模具来衡量学生。

《第二曲线》告诉你:开启一条新的曲线,永远都不算太晚!



发现自己那颗金色的种子

每个人都有一颗金色的种子,如果我们知道它是什么,并精心的施肥、浇水与照料,它就会给我们带来成就。

能送给别人的最好的礼物,就是帮助他们找到并种下自己金色的种子。

这种认知,将会让我们减少焦虑,更加投入的进行自我能力的发展。

现代生活中完整、丰富的人生必不可少的7C:培养Cultivation,理解Comprehension,创造Creative,

合作Coope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信心Confidence,能力Competence。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美好生活的七个必要条件:健康、安全、尊重、个性、与自然和谐相处、友谊、闲暇。

《第二曲线》告诉你:开启一条新的曲线,永远都不算太晚!

只有当你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你才能解决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的问题。

不要辜负自己的潜能,你未来的成就会远远超过现在的你。

挖掘自己的金色种子,开启一条新的生活曲线,永远都不会太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