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电吹风能复活失效的一次性口罩?小心受伤

每每在某些重大事件面前,谣言总会纷纷而起。这一次的疫情也更是如此,网上充斥和传播着大量谣言信息。


白岩松和终南山在线直播、武汉医院的尸体无人处理、烟和酒精能够抵制肺炎、戴多层口罩可以预防传染。这些看起来明显违背常识的事情却被网友信的那么深……

由于疫情严重,口罩一直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关于口罩的谣传也就越来越多,众说纷纭层出不穷,实则没有科学论证不经推敲!


_


谣传1

戴多层口罩才能防住病毒

_


戴一个口罩已经有点闷,戴上三四个那更是喘不过气来。

_


钟南山院士表示,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普通(外科)口罩也可以阻挡飞沫传播。


_


谣传2

用微波炉加热口罩可以消毒

_


无论是用微波炉、电烤箱还是蒸锅加热口罩,一方面口罩内部结构破坏,口罩无法再次使用;

_


另一方面,微波炉、电烤箱和蒸锅由于处理医疗垃圾,也不能继续加热食物。


_


谣传3

口罩接水不渗水,说明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_


非N95或外科口罩,即便不渗水,也不能抵抗新型肺炎病毒的传播。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飞沫大小远超过0.3微米,通常就是直径大于5微米的颗粒物,要防住这种病毒,对口罩的颗粒过滤效率(PFE)是有要求的。

_


因此,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推荐普通民众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佩戴N95。其余类型的口罩,即便不渗水,也无法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_


反过来,N95或外科口罩一旦湿透,就必须更换。因为水分子在成为液态后分子之间的间距明显减小,引力加大,相当于把口罩的屏障打穿了,病毒就容易进入。

_

_


_


谣传4

口罩的嘴巴处垫一张对折的纸,能增加使用寿命

_


如果佩戴得当,外科口罩可以阻止含有病毒和细菌的大颗粒的液滴、喷雾或飞溅物进入口鼻。它也有助于减少自己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溅到别人身上,进而防止感染他人。

_


纸巾也许能起到对液体和湿气的阻挡作用,但对于直径只有纳米级别的病毒来说,纸巾的根本无法过滤掉任何可能的病毒。

_


也就是说,纸巾不能替代口罩过滤层的作用。而口罩抵挡病毒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过滤层,并且穿戴时间越长,过滤效果越差。当过滤层失去作用的时候,这个口罩也失去的它应有的价值。放置折叠的纸巾,并不能起到延长其寿命的作用。

_


_


谣传5

15个口罩轮流用,1天1个,用完1个就密封。到第15天时,再用第1个,因为第1个上的新冠病毒应该也死了,所以就是安全的口罩了。


_


首先口罩的选择就是个问题:如果是一次性的外科口罩,建议不能连续佩戴超过四个小时。如果是N95口罩,随着病毒的吸附,滤过率也是在下降的。还决定于当天去过什么地方,佩戴了多长时间。

_


同时我们不提倡久长时间放置口罩,是因为戴过的口罩上可能会滋生其他细菌和病毒,新冠病毒是否有极少数的留存还是未知。一旦密封,就给了病毒滋养和繁殖的条件,再次戴上已经滋生了病毒细菌的口罩也是危险的。

_


原说法中的“备15个口罩每个轮流戴,一天换一次”,应该是把病毒失活时间和人感染病毒后的潜伏期混淆了。病毒感染之后有一个潜伏期,潜伏期内一般没有症状,超过这个潜伏期仍然不发病的话就基本上能排除新冠感染的可能性,这个时间为14天。但14天并非病毒在体外能存活的时间。


_


谣传6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学口罩,以家用保鲜袋包裹,家用电热吹风处理30分钟后可再次使用,不影响其原有的滤过截留效果,并可灭活污染的病毒。


这则更甚,以“复旦专家”为噱头,更兼有院士亲自教你怎么处理操作,看似权威认证,其实也是疑点重重。

高温电吹风能复活失效的一次性口罩?小心受伤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浙江省援助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总队医疗队长喻成波就此辟谣。

_


新型冠状病毒的确高温敏感,在56℃以上30分钟环境中可自行消亡,75%医用酒精也可杀灭。但病毒进入体内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用电吹风强档吹对体内病毒无效。

_


普通人的防护可以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在出厂前已消毒可直接佩戴。这种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使用。如果用热气吹拂,这样使得口罩的滤效、气密性都发生了改变,防护效果大大降低。病毒通过飞沫进入人的呼吸道发生感染,如果沾染了病毒的手指挖鼻孔、抠嘴巴、揉眼睛,病毒可能通过粘膜进入人体。所以一定要强调勤洗手,电吹风高温吹拂面部无法进入呼吸道,

而冠状病毒主要感染的是呼吸道,用电吹风反而容易造成烫伤。

_


用取暖器全身烘烤、饮60度的热水都没有作用。病毒侵害的是呼吸系统,热水进入的是消化道。喝这么烫的水不仅不会消灭病毒,还极易造成烫伤。


高温电吹风能复活失效的一次性口罩?小心受伤


“我们希望提供的实验数据,能对解决民用口罩紧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闻玉梅院士表示。同时,她特别叮嘱:“在非常时期,民间可以采取这一简便技术,但不适合于其他时期或医用单位。”“这确实是个小事情,但国家和百姓目前急需,能立刻见效。”闻玉梅说。


也就是说 ,这仅仅是一项试验,目前尚未证明,存在新冠状病毒的口罩是可以通过吹风机方式有效杀毒的。把一则谣言当作救命稻草,属于病急乱投医。事实上,理智分析、敢于提出质疑的人们也并不少——


高温电吹风能复活失效的一次性口罩?小心受伤

高温电吹风能复活失效的一次性口罩?小心受伤

高温电吹风能复活失效的一次性口罩?小心受伤

高温电吹风能复活失效的一次性口罩?小心受伤

高温电吹风能复活失效的一次性口罩?小心受伤


都说,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


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保持沉默也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非常时期,理智、自律才是对自己、身边人最好的守护。


面对疫情,我们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去理性应对,相信国家,做好个人与家人防护,不轻信谣言吓唬自己,保证自己不管在外部疫情如何变化的影响下,都能始终心中有光保持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