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一說吳國的崛起

周定王時期(公元前606年-前586年)基本上是楚晉爭霸,從楚莊王跟趙盾隔空發功,到趙盾死後作為正卿的郤缺與楚國小贏一架,再到後來荀林父打輸了一架,楚國的風頭超過了晉國。

來說一說吳國的崛起

周天子則從征伐四方,後降格到參與諸侯打群架,再到看諸侯打群架,此時的周天子基本上屬於看諸侯打群架階段,不殃及到基本就屬於上天保佑了。像碰到楚莊王來問問這九鼎究竟有多重這種諸侯“擦槍走火”把周王朝給滅了也是隨時可能會發生的事。不過當初周王朝給自己算過命,說周王朝有八百年國運,所以往後的周天子的任務基本上就是把“八百年的國運”混滿,到期就算光榮完成任務了。

來說一說吳國的崛起

周定王在位二十一年,死後其子姬夷即位,那就是周簡王。

周簡王在位基本上也屬於混日子,彷彿只有諸侯才需要努力。此時有個諸侯比較努力地冒了出來,這個諸侯排輩分比較牛,他們的開國鼻祖就是把爵位讓給弟弟的周王朝開國天子周武王的大伯公吳太公和二伯公仲雍,這個國家就是楚國東面的吳國。那是個好地方,江南水鄉,長江以南的安徽、江蘇以及環太湖的浙江北部都屬於他們的地盤,囊括了現在的大上海、蘇杭等富庶之地,在現在的無錫、蘇州兩地建過都城。

不過那時候的吳國不像現在的上海是全國最發達的城市,那時最發達的還是在中原地區,吳國算是邊緣地帶了,所以所謂高科技的東西幾乎都在晉楚那些中原國家。楚國的申公巫臣為了紅顏夏姬遭到楚國的滅門跑到了晉國。為了報家仇,便給晉國國君出主意帶著戰車與陣法來吳國當教授,讓吳國兩面夾攻楚國以削弱楚國的實力。所以吳國的崛起也可以說是有些託了“紅顏禍水”夏姬的福。

話說當年周文王的爺爺看著少年周文王說,我們周國的興旺要看姬昌了;姬昌就是周文王的大名。周文王的大伯聽出了父親的話外之音,便帶著二弟仲雍遠避他鄉,將繼承人的位置留給了姬昌的爸爸季厲,那麼等季厲一死,姬昌即位就完成了爺爺的夙願了。

來說一說吳國的崛起

吳太伯和二弟仲雍竄到了江淮以東停留了下來,然後對當地的“土著”實行了領導,這就成了吳國的開始。吳太伯沒孩子,吳太伯一死,二弟仲雍自然就成了領導人。二弟仲雍死後傳兒子,兒子傳孫子,所以吳國其實是二弟仲雍的後代,但吳國不忘本,寫歷史是尊吳太伯為第一代領導人的。到第五代周章時,武王革命成功大封諸侯,這可不能把大太伯公和二太伯公的推賢讓位的功勞給忘了,於是就留了兩個諸侯的位置授予倆太伯公的後人,得知他們已經建立了吳國,便讓周章繼續擔任吳國國君,並畫出中原一塊地給周章的弟弟虞仲建立了虞國;這個虞國就是後來晉獻公假道伐虢借道被滅的虞國。吳國因為遠離中原是非之地,所以平安地從吳太伯開始一直傳到第十九代姬壽夢。壽夢即位後的第一年便去拜訪遠房親戚周天子,當時的周天子就是周簡王。

有親人從遠方來自然是不亦樂乎,通過對於十八代祖宗的攀談,得知這位壽夢“小祖宗”有想當“王”過過癮的想法,於是就承認了壽夢“小祖宗”為吳王。畢竟現在“王”也不值錢了,人家楚國早稱王了,承認自家“小祖宗”為王也沒什麼不妥。為什麼說壽夢是“小祖宗”呢?因為從吳太伯到壽夢才十九代,而且第一代和第二代仲雍還是同輩的兄弟。但從周武王開始到周簡王已經傳二十二代王了,何況周武王還是吳太伯的孫子輩,所以論輩分年紀輕輕的姬壽夢比周簡王姬夷不知道要高出多少輩呢。於是吳國從壽夢開始便稱“吳王”了!

來說一說吳國的崛起

吳王壽夢即位第二年,楚國逃到晉國的能人申公巫臣(也就是屈巫)就來到了吳國,不僅帶來了戰車,還帶來了教練,這一下就把處於“蠻荒之地”的吳國給牛掰大了。本來打仗還是用木棍子捅捅的,突然用上二輪的“坦克”了,比鳥槍換炮只有過而無不及。

於是乎,吳王壽夢不僅打郯國、巢國、徐國這些小國家,也敢叫板楚國了,還打贏了楚莊王兩弟弟子反和子重率領的部隊。這就叫“初生牛犢不怕虎”。吳國也開始接觸中原文化,與中原各諸侯來往,並多次參與諸侯會盟。

感謝你的閱讀。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