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浮士德追求的是悲剧?

浮士德一生有许多追求,但最终都无疾而终。他的人生悲剧可以分为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五部分 。浮士德的五个悲剧都来源于个体有限性和欲望无限性、现实不可控性之间的矛盾。正如他自己所说:

“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想互相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要脱离尘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的居地。”

知识悲剧

为什么说浮士德追求的是悲剧?

书斋里的浮士德

浮士德的知识悲剧一方面体现在书斋里的忧郁和空虚,另一方面体现在即使离开书斋,跳脱书本知识和经院哲学,投入现实生活中开展实践,结果却同样是一种悲剧。浮士德作为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他明明对中世纪那种传统的经院哲学感到厌倦与蔑视,可是竟然花费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在书斋里研究书本里的陈腐知识,却没有在实践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人生,这就是他的知识悲剧所在。

爱情悲剧

为什么说浮士德追求的是悲剧?

浮士德与葛泪卿

浮士德和葛泪卿两人地位差距悬殊,葛泪卿是贫穷的宗教女孩而浮士德是贵族青年,他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宗教鸿沟。浮士德是资产阶级的一分子,但是他在追求个性解放、人生幸福和爱的权利之时,却遭受到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的阻挠。因为跨越阶级的自由恋爱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背道而驰,葛泪卿最后只能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她与浮士德爱情完全是被世俗观念和宗教鸿沟葬送了,爱情终究也在悲剧中幻化。不过葛泪卿被抛弃的主要原因是两人性格、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根本差异。葛泪卿的小市民价值观,明显和浮士德不满现实、追求人生理想等等在他身上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不符合。

政治悲剧

为什么说浮士德追求的是悲剧?

浮士德本想为罗马帝国服务,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他还帮助罗马皇帝解决了一系列政治危机。但是久而久之他发现封建王朝是腐朽不堪的,于是想颠覆罗马帝国的统治,但是这并未能实现。这就说明资产阶级有意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腐朽堕落的封建王朝,但是资产阶级自身发展还未完善,具有政治上的妥协性和思想上的软弱性,所以对于封建统治的颠覆仍属于政治的幻想阶段,也就是浮士德的政治悲剧。

美的悲剧

为什么说浮士德追求的是悲剧?

海伦

“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 ”展示了一个陌生化的古希腊。它阴森混沌、杂乱怪诞、淫荡无耻,完全有悖于人们对高贵、纯净的古希腊的想象。浮士德在瓦尔普吉斯之夜寻找海伦揭示了古希腊美的虚构性。在古典审美中,海伦既是古希腊美女,也是美的概念的化身。她当然不可能出现在瓦尔普吉斯之夜。整个浮士德戏却围绕寻找海伦而展开。其中着墨最多之处就是浮士德的梦和幻境以及他与马人喀戎的对话。梦和幻境解构了浮士德寻找海伦的崇高动机,对话以滑稽和夸张的形式表明海伦不过是学者虚构的形象。 浮士德对于海伦的追求以失败告终,这说明以希腊的古典美来构筑社会、影响世人的办法是行不通的,进而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此外,浮士德对于海伦的追求掺杂了强烈人性私欲。他对喀戎坦白说:“你从前见她,我见她是在今天,美丽而迷人,美丽而令人思念。我的身心都已被紧紧捆绑,我得不到她,就无法活在世上。”

可见浮士德无比渴望占有海伦,而不是单纯的瞻仰,这种狭隘的私欲也导致了他的失败。

事业悲剧

为什么说浮士德追求的是悲剧?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

最后,浮士德想在国王赏赐的封地上建造一个乐园,“我要获得这可贵的享受,把那专制的海水从岸边赶走,而使湿土的境界趋于缩小,把海水远远逐回它自己的巢窝。”但是浮士德在这个中却死去了,这也预示着资产阶级想构建“理想王国”的不可实现性。

所以说,浮士德的人生是具有悲剧指向的。明知是悲剧,仍愿意立下契约,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