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縣青駝鎮迎旗山秀麗,山下有古長春寺遺址


沂南縣青駝鎮迎旗山秀麗,山下有古長春寺遺址

初春時節,詩友三人,奔往沂南縣青駝鎮迎旗山下,尋覓古長春寺遺址。

有殘碑六塊,興得留存。

碑文依稀可辨,雍正年碑文曰:尚庵寺;民國年記載曰:長春寺。始知來龍去脈。


沂南縣青駝鎮迎旗山秀麗,山下有古長春寺遺址

四處散落碑基、寺廟柱基,千年松柏兩株,蒼翠依然,莊嚴肅穆,令人端莊。有千年銀杏樹一株,飽經風霜,傲然挺立。尚有一株法國梧桐,有六十餘載風塵。

沂南縣青駝鎮迎旗山秀麗,山下有古長春寺遺址

有碑載文:今尚庵寺之歷久而常新者,豈億百萬之神感乎?
抑□葛仙翁之飛長於此也,□其境而始快也?
況東有蒼海,西有云蒙,汶水繞於前,英奇峙於後,且山之上有□翁之所以洗濯其心者也。

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洋洋乎誠盛地名區,琅琊之才茂高明者其哂諸!
沂州儒□生員盧璨撰
沂州儒□程□洛
仝書
□士智
大清雍正四年歲次丙午季春 吉旦

“英奇峙於後”之說,竊以為是迎旗山之名的來源,“英奇”與“迎旗”本為諧音,長期口口相傳而為山之名乎?是為取碑文之說而為山之名。


沂南縣青駝鎮迎旗山秀麗,山下有古長春寺遺址

同行詩友蘇子以詩歌記此行。


沂南縣青駝鎮迎旗山秀麗,山下有古長春寺遺址

長春寺感悟

蘇子


要行多遠才能找到自己

要躲到何處才能不再逃避

長春寺已破敗不堪

這裡的春風卻依然渡人


沿著殘碑和古柏就能到達東晉

幾次輪迴之前

我應該在這裡吃齋,唸經

晨鐘暮鼓,摩訶薩

而今,無木魚可敲

只能敲落日,敲自己


在老君爐我們沒找到丹藥

卻尋幾株苦菜青綠如禪機


學會放下

必有蓮花

經過多少磨礪

就會成為修行多高的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