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乡,爱自然——野鸟系列之二 升阶篇12

爱家乡,爱自然——野鸟系列之二 升阶篇12

乌鸦,又叫老鸹,嘴大喜欢鸣叫。为雀形目中体形最大的鸟类,体长50厘米左右。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乌鸦。

杂食性,吃谷物、浆果、昆虫、腐肉及其他鸟类的蛋。很多种类喜食腐肉。一般性格凶悍,富于侵略习性,常掠食水禽、涉禽巢内的卵和雏鸟。主要在地上觅食,步态稳重。

乌鸦寿命一般为13年左右。

主要栖息于低山、平原和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次生杂木林、人工林等各种森林类型中,尤以疏林和林缘地带较常见。常结群营巢,并在秋冬季节混群游荡。集群性强,一群可达几万只。群居在树林中或田野间,为森林草原鸟类,多在树上营巢。除少数种类外,鸣声简单粗厉。

分布几乎遍及全球。

乌鸦大多为留鸟。

我们在小学里都学过《乌鸦喝水》这篇文章,现代研究也证明乌鸦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行为较复杂,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民间对乌鸦褒贬不一。有一句歇后语是这样说的:乌鸦落在猪身上——光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引申为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在这里需要提示的是,以前华北地区农户家中喂养的猪都是黑色的,不同于现在养殖场里饲养的白毛猪。

我国古代,诗人往往以乌鸦来营造一种苍凉、悲苦的意境。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轻声诵读,是不是不知不觉中整个人就被一种淡淡的羁郁悲凉、凄清迷茫的情绪给笼罩上了?

我们再看另外一首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不是也满含了一种悲秋里的萧瑟和落寞的意蕴?如果再联系上马致远郁郁不志、穷困潦倒的一生,更是会让人潸然泪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