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最强起义军“瓦岗寨”失败的原因?

前言


隋唐最强起义军“瓦岗寨”失败的原因?

瓦岗农民起义,在历史舞台上活动了七、八年时间,动员了上百万的群众,转战中原, “破化及,摧世充,声动万里,威行四方”,演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活剧, 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推翻隋王朝的整个斗争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瓦岗军的巨大历史功绩。遗憾的是,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及其保护下的政权,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走向下坡路, 以至最后失败。

隋唐最强起义军“瓦岗寨”失败的原因?

隋朝末年,隋炀帝骄奢淫逸,荒废朝政,穷兵黩武,百姓苦不堪言,各地农民揭竿而起。611年,震动全国、以翟让为首的瓦岗寨农民大起义就这样爆发了。公元613年,韦城人翟让便率领一支起义军在此举兵兴事,号称瓦岗军,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事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瓦岗军战果的不时扩展,内部也逐步呈现了团结,不久,瓦岗军被王世充击溃,李密率残部投唐。轰轰烈烈的瓦岗寨农民起义至此失败。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使腐朽的隋王朝灰飞烟灭,为唐王朝的树立作出了出色的奉献。作为隋末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瓦岗军的作用不可疏忽。

隋唐最强起义军“瓦岗寨”失败的原因?

那么为何名将云集的瓦岗军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呢?

首先,领导集团的内争消耗了瓦岗军的实力,李密因为与翟让在路线问题上看法不一,翟让只想占山为王,而李密则想逐鹿中原,另外瓦岗军内部的派系问题也是导致李、翟矛盾激化的原因,在瓦岗寨中分为义李密为首的蒲山公营集团,以及以翟让为首的老势力集团,还有变民集团,三个派系不同的想法,蒲山公营集团效忠李密,老营集团效忠翟让,变民集团无所谓。

隋唐最强起义军“瓦岗寨”失败的原因?

其次,李密还犯了战术策略的失误,瓦岗军在取得兴洛仓后没有及时撤走,导致陷入隋军的包围之中,所以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对翟让的不信任也导致他不敢让翟让守洛口,自帅精兵入关。从而把大好机会给了李渊。

最后,瓦岗军过于依赖粮仓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密是以取得兴洛仓后,以粮招兵。但同时又没有将粮食分散存放作为战略储备。兴洛仓失守后,失去了粮食这个强大号召力,瓦岗军也就如鸟兽散了。王世充联合东都的随军主力,击垮了瓦岗军,瓦岗军分化为三部分,一部分投降了王世充,一部分由李密率领降唐,还有一部分则坚守在原地。

以上原因导致最后瓦岗军没有走上发展壮大的道路。最后被李唐收编,纳入了军阀体系,以瓦解而结束,没有创立一番英雄大业,可悲可叹。农民起义大多数都这结果,即使大隋气数全尽,也轮不起农民义军坐天下,就算让他们暂时坐了天下,结果也未必能坐稳天下,其实李密就已给出结果了,自已刚有些权力,就忙着享乐和争权,他们是没有大志向和大目标的,目光短浅,只能给人当棋子。


内容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