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嗅觉和视觉并不灵敏的依据,要从《达尔文进化论》开始!

之前发表了一篇: 但貌似许多钓友都对于我所阐述的鱼类视觉跟嗅觉并不灵敏之说表示不赞同,我原本逐一回复一些钓友们的反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觉得有必要再次重申一些事情!许多钓友说我说的并没有科学依据,好吧我不是科学家我不谈科学!我只谈钓鱼和鱼类的进化!

  • 鱼类的视觉为何会退化!
  • 鱼类的嗅觉为何会不灵敏!
  • 鱼类为何都是“小人”,难道它们就不能大度一点吗?

我纠结了很久很久要不要写这篇文章,最后还是写了吧!我觉得有必要出来说明一下,针对本篇文章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完整的看完文章后在发表言论!感谢,感谢!

鱼类的视觉为何会退化!

鱼类的嗅觉和视觉并不灵敏的依据,要从《达尔文进化论》开始!

鱼类算是最早的一批生物,在自然界生活了几亿年同时它们也进化出适应在水中生存的能力!所有的生物都会向更能适应当下环境的方向去发展,这也是《达尔文进化论》里面提及的事情!下面我举例分别为大家说明:

正向进化:海洋中水质清澈能见度极高,鱼类为了能够看清楚更远的地方从而进化出大大的眼睛!此点尤其是在许多捕食型鱼类的身上尤为突出,比如:金枪、石斑、黑头、鲨鱼等等大家常见的肉食性鱼类!

功能退化:深藏在水底下的鱼类则由于能见度低的原因从而导致眼睛的作用减低,从而它们会依靠其他能力进行捕食。我们常见的底层鱼:多宝、小丑鱼、以及深海里面的灯笼鱼,虽然它们有眼睛但却不是它们非常依赖的器官!

定向进化:在水中有许多鱼发现其某种特定的能力能够极大的帮助自己,那么此等鱼类则会往更适应这点特征的方向进行进化!那么其他器官常年得不到利用,从而也就逐渐开始退化!最好的案例就是:海豚!虽然海豚并不属于底层鱼,它们也会围捕其他鱼类!但它们的眼睛很小但脑袋很大,大家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它们依靠声呐进行捕食!

淡水鱼普遍眼睛不大的原因是:淡水中光线暗淡能见度并不太高,而且许多环境下水质也并非清澈。这就导致水底层的光线并不会像空气中那样透亮,虽然不至于漆黑一片但也不可能一览无余!因此淡水鱼当中很少有眼睛很大的鱼类!对了,上层鱼和捕食鱼除外!它们为了捕食需要观察水中一切的动静,所以他们才进化出很大的眼睛!其代表鱼种为:翘嘴!

鱼类的嗅觉为何不灵敏!

鱼类的嗅觉和视觉并不灵敏的依据,要从《达尔文进化论》开始!

水中不想空气中的味道可以借助风的作用传播的很远,水中的一切味道都会被水接纳从而也就意味着在一片区域内会掺杂着许多许多味道。及时可以被水流所带动从而漂向远方,可水流可是会被地形所改变流向的!但风不一样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茂密的森林,风的大方向一直都是某一个方向从未改变过!

所以如果鱼类真的依靠水中味道来寻找食物的话,它们很有可能会迷失在寻找食物的路上!有些钓友会说:难道你不知道在大海中一滴血就可以招来鲨鱼吗?我承认这个说法可我们要知道大海实在是太宽广了,任何的阻挡物在大海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况且鲨鱼即使能游过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吧,所以我认为拿海水跟淡水举例并不很科学!

鱼类的嗅觉虽然灵敏但并不适合大范围的搜寻,而嗅觉的作用更适合在小范围内进行寻找食物!换个思路来说:鱼类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嗅出周围的气味分子,但如果距离太远则根本无法判定其味道分子的来源!

还有一些钓友跟我说:我只看到鱼类有鼻孔并没有看到震动器官!我只能说:兄弟,您貌似没有仔细看完文章吧。鱼类身体两侧的侧线就是它们感受震动的器官,而且这个貌似比鼻孔更大吧!所以我才推断出鱼类最依靠的是震动而非嗅觉和视觉的依据!

鱼类为何都是“小人”,难道它们就不能大度一点吗?

鱼类的嗅觉和视觉并不灵敏的依据,要从《达尔文进化论》开始!

自然界当中只有适者生存,而从我们小时候就知道一件事情:生命的起源是源于海洋,因为有水的地方可以立体式生存并不会像陆地上大家都需要抢占资源!可正是因为这样也就造成水中的生物种类非常庞大,而且大家都是四散开来并不会大量聚集。这就导致水中虽然整体食物非常多,但在某一片区域内却很少发现大量的食物!从而导致所有的生物常年都处于半饥饿状态,自然它们就会因食物从而进行争抢了!

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道理大家都懂,这就意味着只要身体长大了就能够抢夺别人更多的食物!况且水中降低了大气压的作用,从而导致所有的鱼类只要能活下来就可以一直生长!从而引起另一个事情:生长就需要食物,而且是大量的食物!所以个体越大的鱼越对大颗粒物质感兴趣,只有当附近没有其他更大食物时才会觅食小颗粒的!

我并不是说鱼类不吃酒米,而是阐述当鱼类闻见酒米的味道但是想要吃到却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这对于鱼来说并不划算,而与之相比鱼钩上的饵料就显得尤为突出了。所以我才认为酒米的味道要比其本身颗粒更能留住鱼,并不是说鱼类游到大面积的酒米附近不会吃!希望大家不要混淆言论!

况且在自然界当中食物极其分散,从而也就导致鱼类在单次获得能量都非常有限。这就引起当某个地方有大量食物时,几乎附近所有的鱼类都会逐渐前往此地来分一杯羹!大鱼会驱赶个体小的鱼,当它们吃饱后会留在原地休息从而进行消化。这也是我们钓鱼人经常说的:守窝鱼!


总结:希望大家不要以点盖面,不同的水域、不同的鱼种、不同的生长习性都会造成其不同的觅食特点,而我给各位传达的也仅仅是我们最常遇见的鱼类:鲫鱼和鲤鱼等等!也希望通过一些“另类”的角度来为大家打开对钓鱼知识的另一扇门,而非哗众取宠、博取大家眼球、这并非是我写文章的初心!所以那些想要喷我的朋友,请您看完整体文章后再做结论也不迟!当然我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也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的去评价此件事情!

对于之前这篇《 》里我也给部分钓友给鱼回复,因为我认为您们的的确确是认真回复这个问题!在此柯南小饵谢过各位的评论,也谢过各位钓友的支持!当然大家如果想要当面向我争辩的话,可以看下面的直播时间!

我也同时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到12点期间在西瓜视频直播间与大家现场分享作钓思路,让我们钓鱼之路上不在迷茫!座右铭:不讲鱼情的言论,都是无稽之谈!我是柯南小饵,一名热爱钓鱼的钓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