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背誦、日記、積累,學好語文沒有捷徑,必須做到以上四點

語文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沒有語文就沒有其他學科的教育。

從古至今,語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類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即便目前流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一言論,但是,若沒有良好的語文基礎,學習數理化的成效也會大打折扣。

就像竇桂梅說過: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所以,想學好語文,必須要掌握這4大學習習慣。

1、閱讀

語文時代,毫無疑問得語文得天下。

但是,很多家長紛紛吐槽:平時孩子上課很認真,做作業也很認真,但成績就是提不上去,語文這一學科真的太難了。

其實啊,是因為孩子沒能找到語文的根。

萬物皆有根,根是事物的決定因素。

著名學者錢理群曾說:“學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閱讀。”

所以,要想學好語文,一定要抓住閱讀的根。

若語文的“根”丟了,那語文也就失去了生命。

特別是隨著中高考的改革,閱讀顯得越來越重要。

所以,學習語文,單靠教科書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想要考個好成績,學好語文,首先要重視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

因為,只有“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方可枝榮。”

閱讀是學習之母,也是智慧之源。

2、背誦

葉聖陶說:“吟詠的時候,對於探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

學習語文最笨拙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

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篇,不會做詩也會吟。

試想一下,武亦姝會背2000多首古詩詞,熟讀名言名句,她的語文會差嗎?她的寫作能力會差嗎?她的理解能力會差嗎?

答案是:肯定不會差。

閱讀、背誦、日記、積累,學好語文沒有捷徑,必須做到以上四點


腦子裡的墨水多了,寫出的東西也有底蘊了,作文的水平也越來越好了,理解能力好,解題思路也就清晰了,這樣的孩子,成績一定不會差。

不論如何,家長幫助孩子建立記憶的存在,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往小點說,大量背誦,孩子可以輕鬆解決作文問題,往大點說,一個飽讀詩書的人,以後混的也不會很差。

3、勤寫日記

寫日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可以把每天發生的趣事、特別的人、特別的心情都記載在筆記本中,不僅是為了記錄生活,也在不斷積累素材。

但是,不少孩子認為,寫日記對學習沒什麼幫助,寫著寫著就放棄了。

其實,寫日記的好處有很多。

寫日記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讓孩子發現生活中的趣事,並且動腦思考。

每天寫日記,字寫多了,字自然就寫端正了。寫一手好字,能直接影響孩子的成績。

每天寫日記,記錄點點滴滴,能讓孩子有更深邃的想法,記錄更多的成語、好詞好句,豐富學識,考試時,寫作文就更加容易駕馭了。

寫作水平提高,唯一的捷徑,那就是勤寫。

4、積累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書,多積累,需要用時才會遊刃有餘。

而很多學生也吐槽過,平時寫作文時,想運用一些名言名句,突然就忘記了。

其實,這就是平時不注重積累的原因。而學習語文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重在積累。

常言道:天才在於積累,知識在於勤奮。

學習語文,積累很重要。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積累知識呢?

從生活中積累:學問的源頭,始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新人新事、新風新貌,這些都值得我們去積累素材。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積累語言。

從書本中積累:學習語文離不開書本,只有多讀書、多看書,才會積累更多的知識。看書時,我們可以積累一些名言名句、古詩詞、優美的句子,方便日後寫作時可以用的上。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學習語文,重在積累。

只有加強積累,在理解中積累,在積累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運用,才能真正的學好語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