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感染、高治愈、打胜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131人凯旋返湘

迎冬出征,踏春而归,全程警车开道护航,沿路群众夹道欢迎,用最高礼遇和最深敬意欢迎131名白衣战士载誉归来。4月1日下午,伴随着慷慨激昂的歌声,湖南首位支援武汉的医疗专家、坚守72天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吴安华教授和在武汉协和西院区重症病房坚守55天的湘雅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130名队员抵达长沙。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万名援鄂医护人员作专业培训,治愈118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镌刻在他们的“军功章”上,他们带着“零感染、高治愈、打胜仗”的成绩光荣凯旋。

医务人员零感染,筑牢“防火墙”

作为湖南首位支援武汉的医疗专家,早在1月2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吴安华教授就踏上了北上武汉的列车。

两个多月以来,吴安华教授每天都像个陀螺一样高速运转,一方面要到武汉中南医院、肺科医院、金银潭医院检查和指导感染防控工作及医生个人防护工作,另一方面,往返武汉各地为国家医疗队和各省医疗队队员培训感染防控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知识。最多的一天,他一个人讲了7场课、450分钟,培训了9支医疗队、1182名医疗队队员。

零感染、高治愈、打胜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131人凯旋返湘

他为支援湖北的120支医疗队做了102场培训,巡查指导了10家医院,共计培训医疗队员1.5万人,且实现了“零感染”。他用专业和敬业,构筑起前线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墙,为“创造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员4.2万余人无一人感染的‘中国奇迹’”做出了突出贡献。3月5日,吴安华教授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重症患者高治愈,生命“守护神”

2月7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一调度下,湘雅医院仅用1个半小时组建了历史上外出执行援助任务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支医疗队。队员由30名医生与100名护士组成,涵盖了呼吸与为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10多个专科,其中医生高级职称占60%,70%以上的队员为党员,其中很多人还参加过援塞抗疫等大型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他们此行的任务是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

为了充分发挥队伍的战斗力,医疗队设立了前线临时党总支,坚持疫情防控、支部党建两不误,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总支每周召开一次质量改进持续推进会,查找工作问题、完善诊疗规范、梳理工作流程,确保医疗工作平稳高效有序;通过将“支部建在分队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起一对一结对子关系。

零感染、高治愈、打胜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131人凯旋返湘

及早治疗、联合会诊、专人负责,湘雅人把在湖南抗疫工作中总结的经验,逐步运用到武汉抗疫工作中: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尽早选择合适的氧疗模式、及时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开展重症救治技术;治疗上严格遵循国家指导方案基础上,根据病人病情特点、基础疾病情况实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严格执行“一人一策”;积极发挥队伍中中医小组优势,推动中医药治疗,辨证施治,中医药(含成药)治疗比率达100%。

危重症患者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医疗队半天就在病房里腾出了一个小型“临时ICU”;面对陌生型号的血透设备,队员们跟着视频自学一上午就顺利开机;缺乏护理耗材,队员们立即自制简易尿壶、约束带、管道标识牌、体位翻身垫……

由于是隔离病房,患者们没有亲属陪在身边,难免有些恐惧和不安。医疗队的建立起“临时家属”制度,一对一地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生活帮助,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先后收到表扬信百余封,“临时家属”成为了最暖心的亲人。

“湘雅模式”在武汉协和高效运转,两次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简报的点赞。截止3月31日,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157人,已治愈出院118人。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