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旧时,谷物脱壳和麦粟磨粉加工之"碓"分几类。

山区山厂居人稀少都以石臼舂米和小石磨手工推磨,或以"脚踏碓":利用杠杆原理人力脚踏舂米(俗称磉米,以下仍称舂米)。而有较大水源处,人烟稠密地,即就近建有水碓。水碓古即有之,始于何时无力考证。《东鲁农书》载:“水碓,水捣器”。三国时孔融《论》云:“水碓之巧,胜于圣人斫木掘地”。据我所知壶溪沿溪上下前建水碓颇多,上至岩下、杨柳树、三里、唐市、潜明坑禅明寺碓、应庄、姓汪、关坛庙、街狗坑碓、丐倪殿、下南顿、大溪滩、溪圩、直到长兰等等皆有水碓。

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脚踏碓

但水碓有大、小水碓、冲碓、浇碓、雨伞轮之分。雨伞轮:只能磨粉,较为简易,一至两具麦磨,磨楼上及四周复以稻秆栅;浇碓:仅限于小溪港水源较少处,利用落差,以上向下浇水,冲水车轮带动轮轴为动力,一般为一磨一舂臼;而水源充沛、水流量大处即建大、小水碓,以围堤岸冲水车轮为冲碓。下文介绍我颇熟知的大型南顿水碓为例。但若逢大旱,好溪干沽少水,下游对面大溪滩大水碓也停摆,那只能挑谷麦去长兰水碓加工,因其水碓水源落差大。


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轮桁与磨盘相交接水碓水车轮

南顿水碓:形成较晚,建于清末民初,由下蔡蔡氏族人肇起:蔡桂云、桂炎、云奎、周柱、汉松、茂坤、其汉、与余钦、关钦兄弟等八股(俗称"八脚"),后或因各兄弟扩股至十八股(俗称"十八常")。直至解放后,到高级社时无偿入社,归大队所有。而水碓一直使用到六、七十年代。由各生产队分组到社员轮值收租管理。我亦与蔡银枝两人一组轮值,曾当水碓主人(俗称水碓主"银"数次:夜晚提灯笼、背秤和五个磨弄齿去上齿、开水闸、开磨、舂米)。


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水碓水车轮

水碓选址:至为重要,高薪聘请专业建造水碓木工师傅陪同考察,主家介绍历年溪水涨旱水流程度,综合各种因素:何处修筑拦水垻,水车轮深挖是否会遇到岩根(岩塔),大轮桁所需大挓树粗细、曲直、长短要求,所备石板、石柱长度,遇洪水大涨时考虑碓屋及设备安全和止损等等,故选址尤为慎重。


用料与建造:水碓轮桁:南顿水碓属大水碓:有四臼碓二大麦磨。故而轮桁长约十米左右,大㭦树活树粗约为,需人一抱加三掌托。用“过山龙”大锯(H型无弦弓锯,锯条两端嵌入园木把手,两人或四人合锯。如特大锯,则四人拉锯另四人拉绳助力)。锯倒树后,二根"四尺牛"或加一根"六尺牛"绑大㭦树,八至十六人如蜈蚣百足般抬到施工现场,搭棚,去树皮,粗略斧劈成四方,尔后八角,再修至成大木圆柱体。


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待轮桁干燥透后,仔细设计凿各类榫洞榫孔:先从轮桁大头开凿水车轮孔洞、四臼碓须间花穿插"碓豁"对穿孔洞、两磨分别磨弄齿洞若干、(与磨樓上之下伸两"磨盘",又称水盘)成T字型相挨交接),又凿约小指粗细深浅、整个桁体缠绕两条"水线"到轮桁末端,以便轮桁旋转轮轴发热,自引水降温,或有以竹爿接水至轮轴降温。轮桁头、水车轮另侧及轮桁尾端箍以特制大铁箍箍紧轮桁轴。桁身所凿榫洞、榫孔狠砸揳进早巳干燥做就的黄檀、苦楮树或者青钢枥部件四副"碓豁"和两副"磨弄齿"(备与磨楼板下磨盘相铰接)。


水车轮下清基:因水车轮盘一半在水下,须提前清除轮下沙石,预留空间,以备安装上阔下窄厚松木板水槽,使水流直冲车轮旋转。车轮两侧壘好护墙,防洪水冲坍,两护墙石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木置"轮头架",与轮桁末端亦置桁架成水平一线。三木架上皆镶嵌半月型铁托架,类似今之轴承半个外圈。诸工序毕,众人合力扛抬轮桁上轮桁架。随后在轮头上安装轮叶框、板。古语有千年水底松之说,故多以松木做轮鐧、轮框、轮板。轮框一头揳进轮桁轴,成扇形向外圆幅射,尔后加装毎档车轮轮叶板高矮二片,成夾角120度排列,称冲水叶板、承水叶板。最后各轮叶板装毕成圆型后,安装六块水车轮外框,大半个圆车轮就矗立于溪滩边沿。


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建水闸架:紧挨水槽上首建水闸、水闸架。水闸门框架:两侧各深嵌至"岩塌"脚大松木各一根,並相对刻粗槽,以备水闸板升降。闸板框下端紧装松树闸板,上部即毎空约15一20公分毎格空档,一般为三至五格空档,以便撬棒撬动闸门。水闸架前面两端各壘坚墙,两端置放二块长石板桥,石板下以使水流湍急直冲水槽推动车轮,带动轮轴成顺时针方向滚动。水闸架上距离闸门约20公分处另装一横木,並放置二根硬木棒,以用于提升水闸门时,二棒轮番撬动升闸。如关闸停碓,抽出所压撬棒,另有木制大榔头(俗称"榔兴)敲击水闸门框下落。即水车轮停转,可去轮桁上卸下磨盘磨弄齿。


碓臼:南顿水碓规模大,有四臼碓。毎臼石板厚于家臼,且臼面边沿宽平,深埋与地面三合土(俗称磨砖地)相平,便于舂米和扫集谷、米。由六至八人用"六尺、八尺牛"从宅塘岙石匠定置购买抬回。因"岩老齿头"频繁插进臼中易发热,获悉永康某私有山㘯有乌青硬岩,先期侦察,入夜多人偷抬回來,为免路人纠缠,故以香灯前导,旧时迷信,人或误以遇丧事不吉,急忙避让,顺利偷抬到工㘯。雇请石匠精凿榫头,精雕细琢齿头使之光滑圆润。木匠分别对正轮桁巳装"碓豁",造四具“碓头架” :每具一根大木料,一头楔进夯紧"岩老齿头"榫头,一头长度刚好挨到轮轴"碓豁",大木料距"碓豁"三分之一处打一圆洞,横穿一青钢枥园木,成杠杆作用。水冲轴转,"碓豁"挨着"齿身"末端即行上翘,尔后落下舂米。


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如需短暂停舂,碓头架上方各掛一多股枷藤打就的"碓头索",长度早经计算恰好,待"岩老齿头"落下又即上扬一定高度瞬间,把握瞅准时机,一手借力上托"齿头",一手拉"碓头索"套住"齿头"前略长木头勒住,停舂。如若续舂,复借力上托放索,切忌不重时机,如果恰反弹时,可关人命!(我轮做水碓主"银"时,时为“半作后生”,别的学会,终不敢停舂、放舂!旁观他人,收放自如!)四口臼碓可同时轮番(因"碓豁"安装时角度不同) 舂米、插米(去米皮)、炼糠(舂细喂猪)等功效。备有六页笨重大风车(防偷)两具。筛米,"十八常"水碓主皆为好手,米谷入筛,旋转数下,谷粒便集中一撮,手把一抓谷重新入臼,筛下皆米!


碓屋和磨楼磨粉:除水车轮露天外,造水碓屋。东彭头(东山墙)后述。南、西、北三方底部用岩柱,覆盖整个轮桁上和舂米(俗称磉米)㘯地。岩柱上架木柱,栋桁居中,成"稻桶披"状,向东(后述)、南、西、北方向钭披盖瓦。距碓臼地面约一人许的岩柱上安装木楸㭦,再舖设木楼板,抬磨至上。南、北、西三方装有木板隔墙,可遮风挡雨。先期搬运二具麦磨各上、下爿上楼。下爿磨爿圆心为圆孔,磨心孔四周一圈微凸约指许,防圆孔隙面粉漏落。磨芯以青钢枥或者黄檀做就,且计算精准,伸楼板下与磨盘(俗称水盘)圆心相对接。


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磨盘园形,空悬楼板下,皆以耐磨青枥、黃檀做就,盘园周除空己凿好上面带凹形五个磨弄齿洞外,其余固定安装青枥或黄檀磨弄齿,间距五寸鲁班尺。与车轮桁轴前己装毕磨弄齿成90度相铰接,如今之齿轮竖横紧挨。磨芯伸出下爿麦磨后些许,磨芯改为方形。上、下爿早已凿好磨锏纹路,纹路从圆心向外幅射,能使面粉外溅。上爿上面中心凿通四方孔洞,可安嵌正方形磨芯。上爿园心略高,逐渐下钭至园周刻一圈刻槽,槽中留空一磨眼洞,可使玉米、麦粒流或扫进磨洞磨粉。开磨前务必爬进轮桁上,仰对磨盘,由上向下嵌进磨盘空留凹槽的五个磨弄齿,尔后到水闸架,开闸放水,开磨。若磨毕,先关闸门,轮停,由下向上敲脱五个磨弄齿,即磨停,或续开闸舂米无碍,磨即不转。


打箩头:水碓入口处,有矮楼梯直达磨楼上,便于重担上下。两具磨配二个大面柜。面柜一侧底板长出柜身约20多公分,供双脚踩䂿 ;面柜宽处两侧专以厚实木板,以备撞击。面柜长方形内侧约三分之一处两边各镶钉略凸出木条各一根,并分微凹处共四处,以备活动箩头突出二根木棍搁置。箩头呈"井"字形但二划横线皆不出直线,有如"月"字少上面一横。内绷紧"箩头纱",分"全东箩"、"半东箩"、"乌面箩"、"夾麩面"箩头数种。


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顾名思义:"全东箩"震动筛下面粉称"头面",既白且细,似应供给"东家"享用,故有头面、二面、夹麸面之区别!每种箩头(俗语"露头")内中镶嵌一小园木棍,便于操作人站在面柜外侧突出底板上,探身弯腰,手握箩头中园木棍,前后撞击面柜两侧,震动筛下细面粉。因前后撞击面柜,呯呯作响,声闻于外,故有形容骚扰声、嘈杂喋喋者贬为“打箩头”人!箩头中筛下粗粒,重新添磨再三,最后仅剩麦麸或官粟麸,携归喂猪或拌糠饭飼鸡鸭。


另外,磨楼上和碓臼处都设有专门挂灯处,以备夜间操作,照明挂灯。


大水龟和拦水坝:前面曾说到水碓屋东彭头(东山墙),实乃一大型“水龟":多以大卵石砌成大馒头状,规避上游洪水直接冲击水碓。又可将水碓屋顶钭披到水龟彭头墙上盖瓦。考虑到枯水期,首先在选址时就开始建埧。自水闸门起钭线延伸上游溪中拦水。先以木制大榔槌(榔兴)敲击“千年水㡳松”松木桩,深埋至河床沙石中,尔后以长毛竹爿沿木桩编排成列。杠挑大鹅卵石砌磡,以木桩竹排居中,高度略高于水闸底板一尺半左右。再在垻上首沿垻倾倒小卵石和沙石砾堵水。


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水碓近水闸下,因长年水冲,形成深潭,称水碓潭。少时玩伴,游泳嬉闹,时有几人溺斃。传言毎年须換潭神,水鬼方可超生。然戏水洗澡者白日依旧,但夜晚非水碓主人提灯轮值,或担谷麦加工者,因离村较远,溪滩乔木阴森可怖,又传多鬼,加之"水碓路"两侧坟墓连连,鬼火茔茔。非三二人结伴,夜行方可。


收益与修缮:"十八常"水碓主人除自己舂米磨粉外,皆以轮值:依次传递五个"磨弄齿"和大秤(俗称大令称)。夜间自备灯笼或双管油灯盏,对无水碓外村和村人加工。视溪水枯盈收租归己:每百斤谷收米2至三斤;每百斤麦粟收面粉5斤。一昼夜收益颇丰,故碓主家储粮亦盈。水碓运作多年需大修,1965年因电力仅限夜间照明几小时,更无碾米机、小钢磨。时水碓已归大队所有,我被派水碓做粗工,专门高薪聘请岱石村瑞川师及其胞弟连修数天。一般小修,即请本村木匠蔡丁厚、蔡周宝操作。


水碓!旧时好溪流域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它的构造你知道多少?


星转斗移,岁月流逝。 现如今无论山区平原,水碓仅存遗址和老人口传,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拙笔并非怀古,对旧时农户实现水碓如此工程,所投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之巨,实乃钦敬先人们的聪慧才智和胆识及苦干实干精神!并蒙年过九十的蔡周良老人提供某些细节,特此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