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的行業劇《安家》,沒有霸道總裁,才是家的味道

《安家》是現實題材的電視劇,也稱得上是“行業劇”。但是跟《精英律師》等“行業劇”不太一樣,

《安家》裡面的人物特別“接地氣”,不再是隨處可見的精英、白領或霸道總裁,而是一個又一個有故事的小人物。

正是這些貼近我們現實生活的小人物,讓我喜歡上了《安家》這部電視劇,圍繞著房子和“家”,實在是讓我感觸良多。

接地氣的行業劇《安家》,沒有霸道總裁,才是家的味道


你瞭解房中介嗎?

說實話,《安家》前面幾集真有點“三觀不正”的感覺。比如:門店職員能光明正大地化妝、吃零食?上司能光明正大地撬下屬的單子?做領導的能跟著下屬一起瘋?為了賣房子能讓兩個老人一輩子的積蓄給搭進去?明明知道對方是小三,還帶她去看房?

稍微羅列幾條,都會讓人覺得這樣表現房中介這個行業,是不是有點“陰暗”呀?

幸好《安家》的劇情足夠牽動人心,所以我繼續往下看了,慢慢才知道這些“前情”都是埋下的伏筆。

這個安家天下的靜宜門店,原來並不是養了一群白吃白喝的員工,原來那個上班化妝的朱閃閃竟然人美心善,原來房似錦之所以如此飛揚跋扈,是因為有個糟糕的原生家庭加個黑心的領路師傅。

看看看著,就禁不住感慨,原來房中介這一行有那麼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不得不承認,目前我們社會上的人普遍都瞧不起房中介這個職業,我們還經常嘲笑那些一本正經穿黑色西服的人說:“你怎麼穿得像個房產中介一樣啊?”

為什麼會這樣呢?

是因為他們賺了我們買賣房產中2%的佣金嗎?是因為他們的工作太輕鬆,賺錢太容易了嗎?

我想,這是一部分的原因。

就像《安家》裡的一對老夫婦一樣,他們讓房似錦帶著去看房,但是全程不把房似錦當人看,一點不客氣不說,還怨聲載道、挑挑剔剔的,連關車門夾了房似錦的手時,也沒有一句道歉。他們還說:“你們房中介賺錢真容易啊,隨便帶著看看房子就賺2個點的佣金。”

我們大多數人也一樣,不瞭解某個行業,就很容易對某個行業存在誤解。尤其是那種能直接賺了你的錢又展現不出太多技能的行業,比如銷售、中介等,畢竟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錢落到了他們的口袋嘛,又看得見他們背後的服務,就會覺得他們賺錢太容易了。

看了《安家》才知道房中介背後的努力。我相信,在現實社會和職場,有很多像小樓一樣的人,吃著苦中苦,卻難以成為人上人;有很多像王子一樣的人,業務能力強,卻因為沒有本地戶口找不到好對象;有很多像爺叔一樣的人,表面看是一根老油條,背後是個熱心人;當然也有很多像朱閃閃的人,能力不強,卻有一顆樂觀、善良的心。

我們看到的只是他們帶我們看房時的輕鬆,看不到的是他們不知道帶看了多少次才能成交一次的艱難,也看不到他們為了代理一套房源,與保安、物業、鄰居、競爭對手等等之間的鬥智鬥勇,更別提在這個購房政策時時變的時代,他們花在提升業務能力上的時間和心血了。

當然,除此之外,很多人看不起房中介,還有另一部分的原因:管理不規範,太多黑中介。

就像《安家》裡的安家天下門店的兩旁,就有兩所“黑中介”,而且用劇中人物的話來說,這種不正規的小中介那是多了去了,跟他們買房,分分鐘被坑得體無完膚。能像劇中安家天下靜宜門店這樣的好中介,現實生活中真的不多。

我記得幾年前,我賣房子的時候,買家找到那家中介就是一個黑中介,在辦理購房手續的過程中,他們以各種理由又多收了買家兩萬元,我們作為賣家,也提醒過買家,但買家卻以為我們別有所圖。最後,那家黑中介就像安家天下隔壁的那家黑中介一樣,連夜搬走了,讓人狀告無門。

正因為如此,通過電視劇來宣揚好的房中介,就是對好房產中介們最大的鼓勵,讓更多的人瞭解房中介,瞭解他們的不容易。也提醒人們千萬小心,不要貪便宜,買賣房子一定要找正規中介,別掉進黑中介的坑裡。

接地氣的行業劇《安家》,沒有霸道總裁,才是家的味道

你聽說過上海老洋房的故事嗎?

在我看來,《安家》最精彩的部分在於其中有關老洋房買賣的故事。

北京有四合院,上海有老洋房。這種帶有時代印記的房子,本身就承載了太多讓人難忘的故事。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很難接觸到這些“神秘”的老洋房的,即使它們曾經有過顯赫一時的主人,經歷過風雲變幻的老上海灘,但它們曾經的故事都被歷史的積塵掩蓋了,到了現在,它們又因為價格、產權等各種原因,極少上市交易,因此遠離這俗世塵囂。

所以,很感謝編劇六六把好幾個老洋房的故事放進了《安家》,讓這些個普通房中介的故事變得不那麼普通。

劇中出現的三個老洋房買賣的故事,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性的複雜面。

第一座老洋房,明明沒有產權問題,卻因為老主人早年救濟過一個窮親戚,憑空生出一夥“釘子戶”來,是典型的“農夫與蛇”的故事,而且一開口就是五千萬的補償款。

讓人感嘆,人怎麼能貪婪兼無恥到這種地步。

第二座老洋房,主人早就移民了,只留下了忠心耿耿的管家看房子,一看就是三代人。他們與第一座老洋房的釘子戶們截然不同,從來沒有過任何竊取主人房產的想法,卻搭進了三代人的一輩子。可憐的是,他們明明從老主人處獲贈了一樓的兩小間,卻苦於無人作證,被新主人趕了出去。

儘管後來房似錦和徐姑姑完善解決了這個問題,但也讓人感嘆,做了一輩子好人,不要說得著好報吧,竟然還可能攤上莫須有的罪名。

第三座老洋房,最讓人唏噓。一對恩愛一生的老夫婦,無兒無女,一直把兩個姐姐的孩子視如己出。老爺爺得了癌症,老奶奶著急賣房給他治病,但共有產權的兩個外甥卻以各種理由拖拉著,表面上客客氣氣,背地裡卻盼著兩老走了,可以繼承他們的房產,多分那麼一千多萬。

一邊是全心全意的愛和理解,另一邊卻是利益驅使的自私,讓人潸然淚下。

接地氣的行業劇《安家》,沒有霸道總裁,才是家的味道



《安家》這部電視劇,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收視率和關注度,除了劇情之外,還有演員演技的襯托。

羅晉和孫儷扮演的男女主角是成功的,門店裡的那班小職員們個性鮮活,也是成功的,就連那些如匆匆過客一般的客戶們,都各具特色,圈了一波粉。

而最有意思的是,前面買過房的那些客戶,他們的故事並沒有因為買賣結束而消失,他們到了後面還會再次出現,將“房子”的故事,演變為“家”的故事。

所以,我想說的是,電視劇《安家》已經結束了,但關於房子和家的故事,永遠也不會結束。

接地氣的行業劇《安家》,沒有霸道總裁,才是家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