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贸:食品安全该从哪里溯源

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后,各级政府与农贸行业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迅速上升,溯源体系日益加速发展,针对目前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仍为农贸市场,因此,对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以及智慧化运营成为了建设重点,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吃得饱”已无法满足大众化需求,食品安全溯源已经成为大众焦点,可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智慧农贸还未完全在各大城市普及,建设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成为第一要务。

智慧农贸:食品安全该从哪里溯源

传统农贸的问题在哪里?

传统农贸市场是一个容器,一端是商户,一端连着消费者,里面基本都存在着管理困难、整个过程复杂繁琐的问题,因为商品流通、农残问题等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也频有发生,但因为时代的性质以及技术手段的限制,基本也没有智慧运营以及安全溯源的紧急需求。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普遍低下,就算有富户,追求的也基本不是食品安全问题。在传统农贸市场中可能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要像菜摊老板详细询问菜价并进行比较,然后再三衡量;市场基础陈设破旧,摊位也相应单薄,无法衡量是否干净;市场水电、排污杂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的干净整洁度;少有人考虑食品安全问题,肉、禽、蔬菜的新鲜度全凭良心买卖,很难从源头考察。

智慧农贸升级为何如此重要?

现如今,监管部门的完善、数据的模块化,通过前沿技术的改革,农贸市场升级、完善溯源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并且从长远来看,传统农贸势必退出历史舞台,纵观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复合化混业经营、连锁品牌扩张、综合化市场服务、电子化交易方式势必占据主导地位。传统农贸市场的经营收入主要是以收租金为主,但商户“店小利薄”,市场租金提升有限,整体利益难以得到提升,升级智慧农贸,统一有序管理,并且简化了一系列冗杂步骤,商户自己也可以清晰、实时的看到自己的经营情况,并且在智慧农贸市场中,所有的农产品是统一经过市场检验员查检过的,以至于一物一码,消费者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产品流向,流程更智慧,消费更放心。

智慧农贸:食品安全该从哪里溯源

食品安全溯源到底该怎么做?

2019年,济宁市陈庆厂生产凉皮、面筋含有硼酸,三全、科迪、金锣等11企业疑检出“非洲猪瘟”饺子香肠,合肥街头出售18元烤鸭系30天无毛鸭,北京同仁堂核桃油检出苯并[a]芘超标;2018年,金华7岁小女孩因食用毒木耳致多脏器衰竭,张家口市察北汇盛牲畜交易中心销售未经动物检疫淘汰奶牛肉品,辣条“同品不同标”,食品过期、食物中毒也是层出不穷,在国务院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中,为什么仍旧有这么多问题出现?为什么仍旧有这么多无良产品顶风销售?是法律没有制裁还是检查端口出现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重在溯源,溯源体系到底该怎么做?

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相似度高、检验项目重复、检测机构的重复设置、缺乏特色,必然带来重复检测。从原料到生产过程中,由农业检验机构先检测一遍,到企业、质检部门的检测机构再检测一遍、等到进入流通领域后工商部门又检测一遍,其结果必然导致热点问题,热点食品每个部门都去检测,而有些食品检测项目则无人问津。致使检验人员天天满负荷工作,没有时间研究新的危害因素,从而导致刚解决完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又曝出一个新问题,检测机构已经疲于应付。

因此智慧农贸提供一个检测平台,让我国的检测机构能够为食品生产企业承担原材料的检测任务,为食品生产企业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与食品生产企业共同承担工艺改进方面的研究,制订有效的工艺参数,生成待检数据,筛选待检商品,进行取样,接样,检测,检测结果录入,对整个流程流转进行记录,一物一码,全程可追溯。

将食品安全的管理前移,做到预防性管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食品加工行业的食品质量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