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风:珠澳情缘有多深?12位普通人的讲述动人心

大湾风:珠澳情缘有多深?12位普通人的讲述动人心

珠海和澳门,一衣带水,情系缘牵。

清晨6时,珠海拱北口岸关闸开放通关,满载着新鲜水产、蔬果等生活物资的大货车列队徐徐驶入验货区域,通过“鲜活产品绿色通道”检验后过关,一路运送到澳门的菜场超市。

“每天清晨4点多就起床,清点鸡只数量,过磅称重,查验品质并转送屠宰场。”珠海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家禽水产部经理罗强勇说,公司生产的粤香牌肉鸡在澳门市场很受欢迎。出口的冰鲜鸡当天宰杀后立即冷藏, 第二日装车输往澳门。“按照出口标准,必须经过排酸、预冷处理,达到好的品质和好的口感。”

这条珠澳两地的民生保障绿色“生命线”,数十年如一日,畅通无阻,从未中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珠海一如既往,供澳鲜活产品保质保量,源源不断地充实着澳门居民的“菜篮子”。

下午3点多,珠海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开始忙碌起来。来自云南等地的菜心苗、土豆、芋头、芹菜等蔬菜卸车后,分门别类整齐堆放在分包车间,经过工人细心分拣,打好包装,再重新装车过境。

“春节期间我们的工人基本没有休息,全部坚守岗位,保障蔬菜供应。”中心员工小何坦言,每天下午开始工作,要一直忙到凌晨才能完成。“很多运货大车半夜来,我们一样要立即分拣、包装,赶在清晨6点前运抵拱北关闸,验货、出关。”

数据显示, 自1月24日至3月11日,珠海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已累计供澳冰鲜鸡约400吨、活大猪1200头、数十个品种的新鲜蔬菜1845吨、水果约50吨。这些生鲜农产品,让澳门居民的餐桌更加丰盛。

为澳门送水、送电、送菜,只是珠海与澳门情同手足、密切往来的一个缩影。

珠海经济特区自设立以来,就担负着服务“一国两制”、服务澳门的使命。自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至今,两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日趋紧密,合作日渐频繁。特别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珠澳迎来了携手发展、共创未来的新机遇。

珠海与澳门合作更加紧密,百姓之间的情感也更加深厚,有很多故事特别打动人心。

为展示20年来珠澳两地合作共进的发展成就,真实纪录两地百姓血浓于水的兄弟之情,经珠海市委宣传部立项,珠海传媒集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摄制了纪录片《珠澳情缘》。

纪录片的主角,大都是身处平凡岗位的普通人。在岗36年的拱北海关隶属闸口海关副关长贾心明,坚守对澳供水第一线珠海供水公司洪湾泵站生产班长沈荣华,在珠海参加乒乓球集训的澳门学子陶昶,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科技园创业的澳门青年周运贤……

纪录片以生活在珠澳两地的12位典型人物为主线,用双城人的视角和点滴细节,原汁原味地呈现珠澳两地都市生活;通过精美的画面、流畅的剪辑和精致的包装,倾力呈现两座城市在大时代背景下守望相助、发展共进的故事。

纪录片一共4集,分别是《往来》、《牵挂》、《守护》和《追梦》。大湾风从中截取了两个短视频,咱们先睹为快!



“《珠澳情缘》创作历时8个多月,在珠澳两地进行大量实地拍摄,掌握了很多一手素材,充分记录了珠海、澳门两地交流合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付冰介绍,纪录片《珠澳情缘》每集25分钟,总时长100分钟。作为一部社会现实类题材纪录片,《珠澳情缘》全片无解说,主打纯纪实风格。它不仅描述了珠澳两座城市一衣带水的独特地理位置,也纪录了新时代所赋予两座城市的使命与担当,更印证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发展的背景下,珠海与澳门共生共荣的美好情缘。

此外,《珠澳情缘》的声音制作也是一大亮点。据付冰介绍,该片的录音合成部分特邀北京专业团队完成,该团队是著名导演陈可辛所执导电影《中国女排》的制作团队。为进一步凸显珠澳特色,该团队深入珠澳两地采集具备城市特色的声音素材,力求呈现出原汁原味的珠澳城市形象。同时,片中配乐均采用原创音乐,更加契合纪录片的主题风格。

对了,这套纪录片自3月31日起,每天19时22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珠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也从3月31日开始,在每晚《珠海新闻》节目之后同步播出。各位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欢迎您准时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