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風:珠澳情緣有多深?12位普通人的講述動人心

大灣風:珠澳情緣有多深?12位普通人的講述動人心

珠海和澳門,一衣帶水,情繫緣牽。

清晨6時,珠海拱北口岸關閘開放通關,滿載著新鮮水產、蔬果等生活物資的大貨車列隊徐徐駛入驗貨區域,通過“鮮活產品綠色通道”檢驗後過關,一路運送到澳門的菜場超市。

“每天清晨4點多就起床,清點雞隻數量,過磅稱重,查驗品質並轉送屠宰場。”珠海糧油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家禽水產部經理羅強勇說,公司生產的粵香牌肉雞在澳門市場很受歡迎。出口的冰鮮雞當天宰殺後立即冷藏, 第二日裝車輸往澳門。“按照出口標準,必須經過排酸、預冷處理,達到好的品質和好的口感。”

這條珠澳兩地的民生保障綠色“生命線”,數十年如一日,暢通無阻,從未中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珠海一如既往,供澳鮮活產品保質保量,源源不斷地充實著澳門居民的“菜籃子”。

下午3點多,珠海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開始忙碌起來。來自雲南等地的菜心苗、土豆、芋頭、芹菜等蔬菜卸車後,分門別類整齊堆放在分包車間,經過工人細心分揀,打好包裝,再重新裝車過境。

“春節期間我們的工人基本沒有休息,全部堅守崗位,保障蔬菜供應。”中心員工小何坦言,每天下午開始工作,要一直忙到凌晨才能完成。“很多運貨大車半夜來,我們一樣要立即分揀、包裝,趕在清晨6點前運抵拱北關閘,驗貨、出關。”

數據顯示, 自1月24日至3月11日,珠海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已累計供澳冰鮮雞約400噸、活大豬1200頭、數十個品種的新鮮蔬菜1845噸、水果約50噸。這些生鮮農產品,讓澳門居民的餐桌更加豐盛。

為澳門送水、送電、送菜,只是珠海與澳門情同手足、密切往來的一個縮影。

珠海經濟特區自設立以來,就擔負著服務“一國兩制”、服務澳門的使命。自1999年澳門迴歸祖國至今,兩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日趨緊密,合作日漸頻繁。特別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珠澳迎來了攜手發展、共創未來的新機遇。

珠海與澳門合作更加緊密,百姓之間的情感也更加深厚,有很多故事特別打動人心。

為展示20年來珠澳兩地合作共進的發展成就,真實紀錄兩地百姓血濃於水的兄弟之情,經珠海市委宣傳部立項,珠海傳媒集團、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聯合攝製了紀錄片《珠澳情緣》。

紀錄片的主角,大都是身處平凡崗位的普通人。在崗36年的拱北海關隸屬閘口海關副關長賈心明,堅守對澳供水第一線珠海供水公司洪灣泵站生產班長沈榮華,在珠海參加乒乓球集訓的澳門學子陶昶,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科技園創業的澳門青年周運賢……

紀錄片以生活在珠澳兩地的12位典型人物為主線,用雙城人的視角和點滴細節,原汁原味地呈現珠澳兩地都市生活;通過精美的畫面、流暢的剪輯和精緻的包裝,傾力呈現兩座城市在大時代背景下守望相助、發展共進的故事。

紀錄片一共4集,分別是《往來》、《牽掛》、《守護》和《追夢》。大灣風從中截取了兩個短視頻,咱們先睹為快!



“《珠澳情緣》創作歷時8個多月,在珠澳兩地進行大量實地拍攝,掌握了很多一手素材,充分記錄了珠海、澳門兩地交流合作取得的顯著成效。”付冰介紹,紀錄片《珠澳情緣》每集25分鐘,總時長100分鐘。作為一部社會現實類題材紀錄片,《珠澳情緣》全片無解說,主打純紀實風格。它不僅描述了珠澳兩座城市一衣帶水的獨特地理位置,也紀錄了新時代所賦予兩座城市的使命與擔當,更印證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發展的背景下,珠海與澳門共生共榮的美好情緣。

此外,《珠澳情緣》的聲音製作也是一大亮點。據付冰介紹,該片的錄音合成部分特邀北京專業團隊完成,該團隊是著名導演陳可辛所執導電影《中國女排》的製作團隊。為進一步凸顯珠澳特色,該團隊深入珠澳兩地採集具備城市特色的聲音素材,力求呈現出原汁原味的珠澳城市形象。同時,片中配樂均採用原創音樂,更加契合紀錄片的主題風格。

對了,這套紀錄片自3月31日起,每天19時22分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珠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也從3月31日開始,在每晚《珠海新聞》節目之後同步播出。各位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歡迎您準時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